第8章 認真負責,超越簡單雇傭關系(2)
- 你在為誰工作
- 梁漢橋
- 3197字
- 2015-02-11 10:58:39
有一天,一名11歲的美國男孩踢球時,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向他索賠12美元。在那個時候,12美元可是不小的數(shù)目,足足可以買120只雞呢!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了錯誤,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男孩為難地說:“我哪有那么多錢賠給人家?”父親看了看他,拿出12美元說:“這錢可以借給你,但一年后你必須還給我?!睆拇耍泻㈤_始打工賺錢。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賺夠了12美元,還給了父親。你知道這個男孩是誰嗎?他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tǒng)的羅納德·里根。小男孩里根之所以成為總統(tǒng)里根,“責任”二字起了很大的作用。
WTO的首席談判官龍永圖有一次到瑞士出差,在衛(wèi)生間里聽到旁邊的蹲位有持續(xù)不斷的奇怪響聲。他很好奇,通過小門的縫隙向里張望。這一看使他驚嘆不已。小間里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正在修馬桶。原來,這個小男孩上完廁所以后,因為沖刷設備出了問題,他沒有把臟東西沖下去,因此他就一個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計地想修復那個沖刷設備。而他的父母、老師當時并不在身邊。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強烈的負責精神,讓人感嘆。
從上面的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出,對自己的責任要主動承擔。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也是一樣。主動承擔責任,不要在領導說是你的責任的時候,還推三阻四——這樣的人永遠不能做成大事。
案例
小南是一家服裝廠的工人,縫制服裝是流水線作業(yè),她只負責縫領子。
一天,工長怒氣沖沖地對整個流水線上的工人說:“這批衣服都不合格,全部都得返工?!痹瓉硎且驗椴妙I子的工人沒有認真聽工長布置的任務,領子裁得不正確。小南的任務只是負責縫領子,根本不知道裁領子的要求,可是小南卻主動承擔一部分責任。她說:“要是我在縫領子的時候去問一下,就沒有這些事情了,這件事情我也有責任。”看到小南這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工長的怒氣漸消。大家經過商量,一起加班返工,最終在交貨日期前完成任務。
有責任感的員工,會勇敢地擔起自己的責任,一個逃避困難、不敢面對挑戰(zhàn)的員工,很難讓人相信他會真正為公司擔當什么責任。
一定要樹立這樣的觀念:承擔責任光榮,推卸責任可恥,我承擔的責任越大,說明我的能力越強,公司對我越重視,我今后在公司的機會就越多。很難想象一個不想也不能承擔責任的人會有好的發(fā)展前景。
不推諉是承擔責任最基本的要求,也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職業(yè)素養(yǎng)。被老板或上司追究責任,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但不管多么沒面子,都要給老板或上司留一個好的印象。如果是自己的責任,哪怕只是一點點錯失,都應該主動承認,千萬不要辯解,不要找客觀原因。即使被冤枉、被誤解也沒關系,時間久了,大家都會知道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老板或上司也會反思他當時的處理是否恰當。
我們要敢于承擔責任,做自己的主人,成為公司需要的優(yōu)秀員工。
不僅僅是為薪水工作
也許是親眼目睹或者耳聞父輩或他人被老板無情解雇的事實,現(xiàn)在的年輕人往往將社會看得更冷酷、更嚴峻些,因而也就更加現(xiàn)實。在他們看來,“我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他們看不到工資以外的價值,在校園中曾經編織的美麗夢想也逐漸破滅了,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tài)度,寧愿少說一句話,少寫一頁報告,少走一段路,少干一個小時的活……他們只想對得起自己目前的薪水,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將來的薪水,甚至是將來的前途。
案例
某公司有一位員工,在公司已經工作了10年,薪水卻不見漲。有一天,他終于忍不住內心的不平,當面向老板訴苦。老板說:“你雖然在公司待了10年,但你的工作經驗卻不到1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
這名可憐的員工在他最寶貴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年的新員工工資外,其他一無所獲。
也許,這個老板對這名員工的判斷有失準確和公正,但我相信,在當今這個日益開放的年代,這名員工能夠忍受10年的低薪和持續(xù)的內心郁悶而沒有跳槽到其他公司,足以說明他的能力的確沒有得到更多公司的認可。或者換句話說,他的現(xiàn)任老板對他的評價基本上是客觀的。
這就是只為薪水而工作的結果!大多數(shù)人因為不滿足于自己目前的薪水,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丟棄了,到頭來連本應得到的薪水都沒有得到。這就是只為薪水而工作的可悲之處。
薪水只是工作的目的之一,你一定要認識到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如果你只為薪水而工作,那么你只能得到那些薪水,同時會失去很多東西。你如果只為吃飯而活著,那么,吃飯就變成吃飼料了。千萬不要不要被金錢奴役。
提到薪水,必然涉及金錢的問題,還有人們對待工作、薪水的態(tài)度。可是讓人感到震驚的是,對很多職場人士而言,他們工作的意義竟是為了比挨餓強一點。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大部分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這些方式就是:干活掙錢,然后吃飯。還有另外一種可怕的理論這樣說:“員工努力工作以避免被解雇,而老板則提供最低的工資以防止員工辭職。”如果你看一看大部分公司的薪水,你就會明白這一說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其實說白了,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隨著生存壓力的增大,養(yǎng)家的重擔不僅壓在男人肩上,也同時落在了女人肩上。結果,大部分人從不敢越雷池一步,他們唯一的心愿就是:得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大部分人為工資和短期福利而工作,但從長遠來看,這樣做無疑是危險的。因為僅僅為了錢而工作,很容易變成金錢的奴隸。
案例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貧寒,在他創(chuàng)業(yè)初期,人們都夸他是個好青年。當黃金像貝斯比亞斯火山流出的巖漿一樣流進他的口袋時,他變得貪婪、冷酷。
深受其害的賓夕法尼亞州油田的當?shù)鼐用駥λ類和唇^,有的人做了他的木偶像,親手將“他”處以絞刑,或者亂針扎“死”。無數(shù)充滿憎恨和詛咒的威脅信涌進他的辦公室。
連他的兄弟也十分討厭他,特意將兒子的遺骨從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遷到其他地方。他說:“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內,我的兒子變得像個木乃伊?!?
由于洛克菲勒為金錢操勞過度,身體變得極度糟糕。醫(yī)生們終于向他宣布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以他身體的現(xiàn)狀,只能活到50歲。醫(yī)生建議他必須改變拼命賺錢的生活狀態(tài),他必須在金錢、煩惱、生命三者中選擇其一。
這時,離死亡不遠的洛克菲勒才開始領悟到是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反省,他開始考慮如何將龐大的財富捐贈給別人。于是,他相繼設立了洛克菲勒醫(yī)藥研究所、洛克菲勒教育普及會、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夫人紀念基金會。
財富是過眼煙云,金錢是身外之物,這的確有一定道理。除了錢,人的一生還有許多值得去追求的事物,如果一個人把賺錢當做生命的全部,便容易被金錢所俘虜。如此癡迷于金錢的人,充其量不過是一個直立著裝錢的錢袋子罷了。
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不只為薪水而工作的意識。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絕不是唯一的一種。一個人如果只為薪水而工作,沒有一些更高遠的自我提升和發(fā)展的意識,工作起來也就沒有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一個以薪水為個人奮斗目標的人,是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從來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雖然工資應該成為工作的目的之一,但是從工作中真正獲得的東西卻不只是工資卡中的數(shù)字。
如果工作僅僅是為了面包,那么生命的價值也未免太低了。人生的追求不僅僅只是滿足生存需要,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有更高層次的動力驅使。不要麻痹自己,告訴自己工作就是為賺錢——人應該有比追求薪水更高的目標。
工作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無論薪水高低,工作中盡心盡力、積極進取,能使自己得到內心的平安。這往往是事業(yè)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工作過分輕松隨意的人,無論從事什么領域的工作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將工作僅僅當做賺錢謀生的工具,這樣的人其實是很悲哀的。
案例
有一次,英國女王參觀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臺。當她得知任天文臺臺長的天文學家詹姆·布拉德萊的薪金級別很低時,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布拉德萊得悉此事后,懇求女王千萬別這樣做。他說:“如果這個職位可以帶來大量收入,那么,以后到天文臺來工作的人,將不會是天文學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