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微課版·第2版)
- 胡雷 黃紅麗主編
- 536字
- 2025-04-24 16:59:48
2.2 面向對象方法
2.2.1 面向對象方法簡介
面向對象方法(Object-Oriented Method,OOM)是一種把面向對象的思想應用于軟件開發過程中,指導開發活動的系統方法。該方法是建立在“對象”概念基礎上的。對象是由數據和容許的操作組成的封裝體,與客觀實體有直接對應關系。一個對象類定義了具有相似性質的一組對象。而繼承性是對具有層次關系的類的屬性和操作進行共享的一種方式。所謂面向對象,就是基于對象概念,以對象為中心,以類和繼承為構造機制,來認識、理解、刻畫客觀世界,以及設計、構建相應的軟件系統。

面向對象思想
在面向對象的軟件系統開發過程中,首先進行面向對象分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OOA),其次進行面向對象設計(Object-Oriented Design,OOD),然后進行面向對象編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和面向對象測試(Object-Oriented Test,OOT),但是面向對象方法的發展歷程卻是先有OOP,然后發展到OOD、OOA和OOT的。
用計算機解決問題需要用程序設計語言對問題加以描述并求解(即編程),實質上,軟件是問題求解的一種表述形式。顯然,假如軟件能直接表現人求解問題的思維路徑(即求解問題的方法),那么軟件不僅易于理解,而且易于維護和修改,從而軟件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能得到保證,公共問題域(Problem Domain,PD)中的軟件模塊和模塊重用的可靠性也能得到提高。面向對象的機能和機制恰好可以使人們按照通常的思維方式來建立問題域的模型,設計出盡可能自然地表現求解方法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