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烽火四起造反了
- 自帶AI,我教崇禎做昏君
- 黑咖啡少糖
- 2092字
- 2025-06-03 23:34:45
早在大洪水之前,陳子履就曾想過,土司可能會造反。
成立義勇營,主要為防瑤,打土匪只是順帶罷了。
畢竟土匪占山為王,就很滿足了,膽敢攻打縣城者,是很少的。至少廣西不多。
土司則完全不同。
群山之間,一呼百應,席卷全省,只在旦夕之間。
別說縣城,就是府城、省城,土司都敢打。
前幾年的播州之亂,叛軍甚至一度打到成都,震撼整個西南。
為及早防范,陳子履多次買通少民,前往大藤峽深處打探消息。可惜,每次都徒勞無功。
如今,大藤峽瑤民果然反了,怎能讓人不頭疼。
留守縣衙的衙役們聽聞,個個膽顫心驚。
因為逃下山的僮民口中,這次瑤亂之聲勢,十分浩大。碧灘、紫荊、綠水等地的土巡檢,全都響應了。
據說瑤兵漫山遍野,成千上萬。
他們看到漢民就殺,就連親近漢家的熟僮,亦被視為叛徒,一個不留。
貴縣境內的北山山脈,就是大藤峽右臂。
歷次瑤亂,土司兵都會攻打貴縣縣城。前幾次,全靠衛所兵防御。
如今衛所廢馳,一衛七所加起來,還不到五百精兵。若瑤兵果真殺下山來,如何抵擋得住。
兩人紛紛提議,應遣快馬前往南寧、橫州、潯州等地通報軍情,乞求援軍。
“當然要通報上官。不過,咱們也不能死等。”
陳子履派出幾個使者,星夜前往附近各城報信。
然后讓留守衙役前往各鄉,通知屬官、胥吏、三班衙役、巡檢……所有吃公家飯的人,即時取消沐休。
一日之內,全部回縣衙,或各官署報到。
又前往軍營,找到喝得爛醉的甘宗毅,令他馬上點齊鄉勇,立即趕往銀場。
因為平天山屬于北山群峰之一,距離出口不遠。
銀場那么惹眼,很難不引起土司注意,兵鋒所指,首當其沖。沒有足夠的兵丁防衛,十分危險。
甘宗毅聽說大藤峽瑤亂,嚇得七魂不見六魄,臉都沒洗,就嚇醒了。
他跑出校場,吹響銀哨,口中高呼:“所有人,都別喝了。整隊,整隊……”
隨著尖銳的哨聲響起,全城很快騷動起來。
百姓放下飯碗出門張望,看到義勇營將士齊齊出城,都知道出大事了。互相一打聽,得知發生瑤亂,更是陷入恐慌。
住在城里的士紳們,紛紛打著燈籠,來到縣衙打聽消息。
然后個個目瞪口呆,直呼大禍來矣,菩薩保佑。
還好,瑤民似乎也要過年。
除夕夜,只有小股瑤兵在礦場附近晃悠,甘宗毅帶兵一到,他便跑了,沒有大事發生。
第二天,捕快、衙役陸續返回縣衙,陳子履將他們分為四隊,全部上城警戒。每隊四個時辰,全天不間斷巡邏。
同時派出幾個得力的捕快,前往各鄉打探消息。
又在城內劃出一個空地,令未返鄉過年的鄰縣民夫,全部帶家眷進城,重新蓋窩棚。逃難熟僮,同在此列。
一通忙活,花費了兩三天。
還好貴縣的冬天不算太冷,要不然這番折騰,非凍死一批人不可。
隨著探子陸續返回,瑤亂的前因后果,越來越清晰。
原來在幾十年前,有任潯州知府上書奏請,提議經過大藤峽的運鹽官船,給土巡檢留下一些鹽貨。
此舉本是緩解瑤民缺鹽窘迫,安撫土司的權宜之計。
哪知交著交著,就成了所有船只經過大藤峽,都要交買路錢,官船也不例外。
最近廣西錢糧十分緊缺,許巡撫查了查賬目,發現每年竟向土司上繳二三千兩,真是豈有此理。
土巡檢比王法還大怎么的?
于是下令取消此例,不再給錢。
當地土司吃慣這份安樂錢,哪里愿意放手,前幾天發了狠,硬是扣著運鹽船不讓走。后來,還把一個隨船的小官殺了。
就這樣,一不做二不休,就揭桿造反了。
大藤峽其他土司看到漢人民亂,早就蠢蠢欲動,事情一出,全部舉旗響應,就鬧成了這樣。
陳子履心中痛罵,這許如蘭真是其蠢如豬。
你巡撫大人要撤銷成例,可以。
可你至少得派一營精兵,到附近蹲著,震懾那些貪得無厭的宵小。
毫無防備,不出事才怪了。
這下真是點了火藥桶,不知怎么收場。
又過了幾日,貴縣這邊沒出事,鄰縣倒出了大事。
數千瑤民沿江而上,進攻武靖州城。武靖知州本就是瑤官,眼見支撐不住,便投降了。
周邊瑤寨見攻下城池,深受鼓舞,全都動了起來。緊接著,就連一些生僮、苗民,亦有參與其中。
幾日之內,柳州府、梧州府、郁林州、南寧府,山上插滿反旗。數個小縣城相繼淪陷,人心惶恐不安。
有些膽子大的土司,已經開始窺視府城了。
就這樣,一場小小的風波,竟釀成波及半個省的大動亂。舉事的土司少民,恐怕十萬不止。
陳子履知道這次翻天了,通令各鄉村落,抓緊整修寨墻,打造兵器,操練弓兵。
同時,再也不顧得觀瞻,向鐵匠一口氣定了200把鋼刀,300個矛頭,召集修路民夫,開始操練。
這日,韋金彪匆匆忙忙趕回縣衙,一進大堂便撲倒在地,叫了起來。
“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慌慌張張的,到底什么事?”
“瑤兵來了,瑤兵快來了……”
陳子履大吃一驚,連忙讓韋金彪細細說來。
韋金彪前言不搭后語,東拉西扯半天,總算把事情說清楚了。
原來,昨夜一個瑤使秘密來到綿村,找到韋族長,勸他里應外合,一起把銀場占了。
綿村最近幾個月,光賣柴薪和草木灰,就賺了一百多兩銀子。那些在銀場干活的青壯,更是每人拿到好幾兩工錢,過了個肥年。
過上了好日子,誰肯摻乎造反的事,韋族長當場就拒絕了。
那瑤使痛罵綿村僮是叛徒,大王們不會坐視容忍。
等大軍一到,銀場連帶村子,均要夷為平地。
陳子履冷笑不已:“好呀,終于找到咱們頭上了。”
韋金彪小心翼翼地問道:“銀場的數百礦丁,是不是先撤回城里來?”
“撤?撤了咱們吃啥?”陳子履不以為然,“咱們花了二萬多兩銀子,才辦成如此規模,他們一句話就想奪,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