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博學多才露一手
- 自帶AI,我教崇禎做昏君
- 黑咖啡少糖
- 2026字
- 2025-05-06 16:13:32
既然誤會消弭,陳子履便招呼大家一起坐下,接著飲酒慶賀。
幾杯下去,席間氣氛重新活絡,又問起林舒近三個月的經歷。
林舒將陳子履視為大恩人,于是不再忌諱,娓娓道來。
原來高承弼早在設局之前,就曾派人找到林耀,意欲重金買下林舒為婢。
林耀當然不愿意,一口回絕。
只因不想打擾林杰讀書,才沒有提起。
林舒被誆進高府的第二天,林耀找上門要人,驚動了高運良。
或許出于謹慎,高運良將其單獨囚禁,后來林耀死訊傳出,更移送至鄉下,藏了起來。
林舒說得梨花帶雨,一度哽咽難言,可知其間彷徨苦楚,實在難堪回首。
陳子履聽得連連點頭。
高承弼喜在醉仙樓天字雅廂廝混,從窗口看出去,正好能看到常去仁德堂的林舒。
想來隔街見過幾次,起了強占之心,托人買不成,便想出了設局拐賣的毒計。
這種事太常見了。
以高家在本縣的權勢,不會有什么風險。
可惜他們遇上了倔犟的林耀,還有正想立威的陳子履。
林舒含淚說完,又凄然問道:“高承弼殺了人,真就沒法懲治了嗎?縣老爺,我……我好恨。”
陳子履嘆道:“陳某官卑言輕,拼盡所能,亦只能做到這一步。妹子、林杰,對不住。”
林杰再次拜倒:“林杰只恨自己無能,不敢埋怨縣尊。”
林舒也連忙跪地,自責不該無禮。
沈青黛將林舒扶起,抱在懷中安撫了幾句,又轉向陳子履:“那你怎地不考個進士,狀元?偏偏只考了舉人,官忒小了。”
陳子履兩手一攤:“陳某也想呀!可惜太過昏庸,考不上,那也沒法子。勞煩沈大夫和沈姑娘妙手回春,好好治一治。”
“哈哈,陳知縣說笑啦!”沈汝珍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沈青黛一聲輕啐,亦作勢惱怒,終于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一時間,醫館內愁云盡散,推杯換盞間,好不熱鬧。
-----------------
酒飽飯足,陳子履終于提起來意。
大災將至,他希望沈汝珍主持惠民藥局,提前準備災后防疫。
沈汝珍沉吟半晌,忍不住問道:“陳知縣為何篤定必有大災?”
“一定會有,而且很大。”
陳子履將官府塘報,以及各省行商的見聞,細細道來。
今年各省的情形,與嘉靖年的那次大災前夕,十分相似。
再加上廣西全省酷熱潮悶,連續一個多月未曾緩解,可知不久必有大雨。
見大家將信將疑,陳子履找來筆墨,先畫出一個圓球,又在球上撇上十幾條斜線。
眾人一臉茫然,不知紙上所畫為何物,更猜不出,這與大災有何關聯。
“大家請看,這是西洋海商傳來的季風圖。圓球是地球……就是大地;這斜線是季風……”
“太陽照射,水氣蒸騰,刮風下雨,皆為此故……”
“今年北方異常干旱,水氣淤積于嶺南,遠勝往年……”
“因此本縣推斷,一個月內,必有洪災。”
陳子履一面回憶少時所學,一面參照AI圖例,侃侃而談。
為了說動沈汝珍,他講得十分詳細,眾人提出疑問,他亦耐心回應。
書上都說“天圓地方”,大地怎么會是一個球呢?
若果真是一個球,住在另一端的人,為何不會掉進無盡深淵呢?
太陽照射,地球轉動,為何形成季風?
陳子履繁中取簡,一一做出解答,實在不方便說的,才推到未曾精研上。
時至崇禎三年,大航海時代已經開啟。
自從哥倫布繞地航行,成功回到歐羅巴,西方航海家便開始確信,腳下是一個大球。
后來利瑪竇、畢方濟等傳教士,相繼來到大明,以西洋之數學、天文和歷法為誘餌,吸引儒家學者入教。
經過幾十年孜孜不倦,不少大明人接受了西洋學說,推崇西洋之法。
其中,又以徐光啟、李之藻跟楊廷筠等人,最為著名。
陳子履將預測洪災的能力,推到西洋人身上,是一個大膽,卻又不得已的嘗試。
因為……
應驗之前,他可以忍受大家的嘲笑;
應驗之后,他卻不想被天下人看成妖孽。
徐光啟入了西洋教,都能當上禮部尚書,自己利用西洋學說預測洪災,總不至于獲罪,對吧?
然而廣西不通大海,消息遠比沿海閉塞,閉塞得多。
沈汝珍生于斯,長于斯者,對這方面的見識,難免粗淺。就連海外有個歐羅巴,也是紅薯傳入廣西,才略有耳聞。
至于什么地球,什么季風,那真是……
太深奧,太難懂了。
盡管他豎耳傾聽,極力領悟,又哪能完全明白。一直沉默不語,不敢輕易認同。
幾個年輕人,腦子則靈活得多。
林舒側頭傾聽,看著陳子履侃侃而談的樣子,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她從沒想過,世界竟然如此之大。
幾萬里之外,不是阿鼻地獄,而是有人居住的歐羅巴。而那些耶穌會的西洋和尚,竟敢乘一葉小船,浮海萬里而來……
沈青黛則滿不以為然,連稱陳子履瞎掰唬人。
可聽到酣處,她又不禁連連點頭,心中暗想:“所謂風云雷電,原來都是太陽照射,熱氣蒸騰的緣故。聽起來,倒比神仙作法可信一些。”
林杰更是一臉崇拜。
陳知縣真是博學多才,學究天人,竟連泰西秘法都如此精通。
可惜就連這樣的飽學之士,也考不上進士,看來科舉之道,真是難啊!
唯有孫二弟有點發懵。
廣州南海縣離澳門不是很遠,幾個西洋和尚的名號,他是聽過的。
可畢方濟似乎……并沒有那么神啊!
還有,少東家什么時候拜會過他,我怎么不記得了?
陳子履談天說地,不知不覺到了二更天,聽到打更聲,連忙收尾。
幾個年輕人如癡如醉,均有意猶未盡之感。
良久,沈汝珍終于嘆道:“如此說來,陳知縣的大災之說,并非占卜算卦所得?”
陳子履忍俊不禁:“當然。占卜之謬,陳某歷來不信。都說醫者父母心,請沈大夫不吝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