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漸烈,鍛刀大賽第二輪的抽簽與準備工作已然開始。
演武場上的氣氛有些凝重。
畢竟能從近兩百名匠人中脫穎而出。
進入第二輪的,無一不是各家坊中有些真本事的師傅或得意弟子。
周銳站在人群中,臉色略顯蒼白,眼下也帶著淡淡的青黑。
昨夜在義莊幾乎耗盡了他所有心神與體力。
即便有形意拳的氣血搬運之助,此刻也難免顯露出幾分疲憊。
他這副模樣,自然落入了周圍那些有心或無心的鐵匠同行眼中。
“看,那周家小子,一副被酒色掏空了的虛浮樣子!
莫不是昨夜得了頭名,便出去尋花問柳,慶祝得太狠,得意忘形了?”
“哼,年輕人,根基淺薄,稍有所成就,便不知天高地厚。
昨日僥幸讓他靠著一塊奇鐵出了風頭。
今日這第二輪,比的是真刀真槍的鍛打功夫。
可沒那么容易再讓他僥幸過關了!”
周銳聽著這些夾雜著嫉妒與輕蔑的議論,心中也是無奈。
這些人……罷了。
昨日我謙虛幾句,他們便當我心虛無能。
今日我略顯疲態,他們又當我恃才傲物、不知禮數。
真話被說成狂言,沉默又被視為默認。
從古至今,說閑話的旁人都是這個性子。
他收斂心神,不再理會外界紛擾,只全神貫注于即將開始的比賽。
抽簽結果很快出來,周銳的位置不好不壞,居于中游。
排在他前一位出場的,正是昨日海選時表現也極為出色的南溪坊代表。
一位約莫三四十歲的中年鐵匠,名叫陳通。
此人神情內斂,雙目開合間精光偶現,手掌粗大,布滿老繭。
一看便知是浸淫此道多年的老師傅,氣質沉穩剛勁。
昨日海選,這陳師傅便以一手極為精湛的“百煉鋼”提純之術技驚四座。
雖非傳說中需要真正千錘百煉、反復鍛打上百次方能成鋼的古法。
但他憑借對普通官鐵進行數十次精妙的折疊鍛打。
精準無比地控制著每一次入火的火候與滲碳程度。
硬生生地將尋常鐵料的硬度與韌性都提升了一個可觀的臺階。
其提煉出的精鐵,品質僅次于周銳那塊出奇制勝的水鋼雛形。
實力確實不凡。
周銳看著那陳師傅不疾不徐地走向自己的爐位。
心中并無半分氣餒或嫉妒,反而升起一股遇到強手的坦然與敬意。
南溪坊陳通師傅……昨日他那手百煉鋼的功夫,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能與這等人物同場競技,一較高下,倒也不失為一件快事。
他排在我前面,我無話可說,是個值得尊敬的對手。
待所有參賽匠人各就各位,高臺之上,行會王執事再次出面。
朗聲宣布了第二輪比賽的題目與規則:
“諸位師傅,今日第二輪比試,題目為——‘軍用便攜匕首’!
要求如下:刃長不得超過五寸,刀身總長不得超過八寸。
成品必須兼顧鋒利、一定的破甲能力、足夠的堅韌度。
以及最重要的——隱蔽便攜之特性!
形制上不求花哨繁復,一切以實戰效用為先!
限時,依舊是一炷香燃盡!”
此題目一出,場下不少匠人都是精神一振。
匕首雖小,但要兼顧如此多的實用特性。
極其考驗匠人的巧思與對材料性能的極致運用。
難度反而比尋常長刀更高。
隨著一聲鑼響,第二輪比試正式開始!
各家匠人紛紛就位,檢查鐵料,升起爐火。
叮叮當當的錘打聲再次響徹整個演武場。
周銳深吸一口氣,摒除雜念,也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然而,當他將官方統一分發的木炭投入爐膛。
試圖將爐溫提升到鍛打所需的高溫時,卻立刻察覺到了不對勁!
這炭……有問題!
周銳眉頭猛地一皺。
只見爐中這些木炭,看似與昨日海選時所用的一般烏黑油亮。
但投入爐火之后,燃燒起來火苗卻顯得有些發虛發飄。
遠不如昨日那般火力猛烈持久,而且煙氣也格外大。
帶著一股劣質炭特有的嗆鼻味道。
是劣質炭!而且是被人精心篩選過,混在好炭里。
表面上看不出太大區別的劣質木炭!
用這種炭,爐火的溫度極難穩定。
他不動聲色地用眼角余光掃了一眼鄰近幾個爐子。
那些匠人似乎并未察覺異樣,爐火燒得正旺。
是特意針對我的?
還是……只是我今日運氣不好,恰好分到了這批次品?
多半……是前者了!
昨日我那手水鋼雛形太過惹眼,終究是讓某些人坐不住了。
想在這爐火上給我使絆子么?哼,無妨。
周銳并未當場聲張,也沒有去找執事或管事理論。
此刻若是大聲嚷嚷,只會引人注目。
說我怯戰未戰先找借口,反而落了下乘。
這點手段,還真當能難得倒我周銳不成?!
少年凝練心聲,用目光掃過圍觀的人群。
顯現的心火并無異況,看來使絆子的人不在現場。
他不再猶豫,既然對方在爐火上做了手腳,那他便在材料上找回來!
油布打開,露出的,正是他此番參賽最大的倚仗。
那塊他親手提煉出來的水鋼。
既然你們在炭火上做手腳,那我便用這水鋼來破局!
水鋼之堅韌鋒銳,遠勝尋常精鐵,對火候的要求雖高。
但其一旦成型,所需鍛打次數反而能比普通精鐵更少!
只要我能精準把控住那稍縱即逝的鍛打與淬火時機。
未必不能在這一炷香之內,用這劣火,鍛出絕世好匕!
爐火熊熊,水霧蒸騰!火星四濺,錘音鏗鏘!
終于,在一炷香即將燃盡的最后關頭。
一柄線條簡練流暢的匕首,在他手中淬火成型!
周銳放下最后一錘,長長地吁出一口濁氣。
擦了把額角的汗水,將新成的水鋼匕首從淬火的水槽中鉗出。
幾乎就在他完成作品的同一時刻。
不遠處南溪坊的那位陳通師傅,也高聲示意自己完成了鍛造。
兩人幾乎同時將各自的作品呈交到評審臺前。
眾位師傅和高臺上的貴賓們紛紛湊上前去。
只見兩柄新鮮出爐的匕首并排放在鋪著紅絨的案板之上。
風格迥異,卻都寒氣森森,刃口鋒銳,顯然皆是難得的精品。
兩柄匕首,各有所長。
竟讓臺上的郭柱首、洋玄、孟威等一眾見多識廣的評委們。
也一時面面相覷,眉頭緊鎖,似乎都難以在瞬間判斷出孰優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