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利字當頭,富賈同途
- 從打鐵開始求仙問道
- 曾根美雪
- 2196字
- 2025-04-29 08:06:34
從百煉齋經營的方式就看得出來。
賈老板是一個豪橫大氣的東家。
對方話里的意思多半不是要周銳隨他單飛。
周銳那么一說只為在他的面前彰顯自己重情重義的性格。
在賈老板的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
畢竟生意場上不光有利益上的沖突,還有人情的往來。
哪怕你的技藝再怎么出色,缺乏與人協調的能力。
也不一定會受到達官貴人的器重。
聽見那爽朗的笑聲,周銳就知道自己對賈老板的看法沒有錯。
“你這小子手藝過人,品性也不錯,是塊可造之才。
能與你結識,我下嶺南這趟算是沒白跑。
只可惜咱們一邊是外地來的客商,一邊是沒入行的鐵匠。
在嶺南縣打出一片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還需要一些時間站穩腳跟,免得同行的擠兌。”
周銳點點頭,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沒有行會背景,意味著沒有正名,工錢低、接不到大單。
就算打出了名聲,也只會被同行敵視。
輕則被打壓封爐,貨源斷供,名聲被黑。
重則遭到牙行的地址,被按上私造兵器的污名,搞不好還會丟了性命。
“你們家入會的銀兩就由我來付吧。
這既是購買這把匕首的錢,也是我們開始合作的基礎。”
想要掙錢,首先得舍得花錢。
若沒有識人的眼力勁,賈文在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地位。
賈文在與叔侄二人圍爐而坐,既然眼前沒有酒水。
拿點溫熱的羊湯過口,也算是有點談生意的架勢了。
“謝過賈老板的好意,只是還有一事您有所不知。
我們周家原本是外地的刀匠,因為一系列變故才來到嶺南這方水土。
您也知道,謀生的手藝向來是傳內不傳外。
作為外地人,恐怕鐵匠行不會那么輕易的收下我們。”
賈老板笑著搖搖頭,仿佛在說這不成問題。
反倒是對刀匠這一詞起了不小的興趣。
“原來你家祖上還有刀匠的血脈。
可否透露一下姓甚名誰,就像陽河的十六子刀具一樣。
我們商會日后宣傳的時候也好起個招牌的名字。”
見有機會重振家族的威名,周啟文趕緊拿出家傳的斷刃。
把那個故事又講了一遍。
賈文在聽后若有所思,心中勾起了一些坊間傳言。
江南當年的確是有這么一號人物,姓周名礪成。
以刀工見長,曾投身于泗水的堂口。
上好的鋼料,最貴的委托,最穩當的名聲接踵而至。
他的手藝也得以盡展,一朝成名天下知,被封為刀座。
甚至年年有銀,月月有奉。
不過正如古話說的:歸堂如入籠,鳥兒雖肥,天卻望不見。
隨了堂口,自己的手藝就成了他人的財產。
不得擅自接活,不得傳藝于外,甚至連堂口的勢力范圍都不能走出。
若想私下打器,另立門戶,便是背堂之罪。
輕則被逐,重則人頭不保。
后面的故事就和周啟文講的相差無幾。
因為名聲被毀,周家被行會逐出了泗水。
沒了堂口的庇護,只得一路流落到嶺南這塊地方。
見了那把斷劍,賈文在心中頗有折戟沉沙之感。
名匠淪落至此,名也好,亡也罷,天命自有歸處。
只看誰能熬過這爐火,敲出自己的刀痕,才能有條出路。
“入行會的事放寬心,這世上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情。
如果解決不了,那就是給的錢還不夠多。
打點關系的那點銀兩就充作是我投資百煉齋濺出的水花好了。
你們不必在意,過個幾日興許就有機會把二人引薦給行會。”
賈老板的底氣并非憑空而來。
做生意除了能有品質過關的貨物之外,還得有渠道賣出去。
南方水路發達,他又和船幫和鏢局經常往來。
這就意味著他的貨走得快、走得穩、不會被截貨。
“多謝賈老板的傾囊相助。”
大哥大嫂過世之后,無親無故,周啟文只得自己勉強把侄子拉扯大。
可以說他大半輩子都活在他人的冷眼旁觀之中。
今兒卻碰上一位如此慷慨大方的貴人。
這個年過三十的男兒百感交集,竟然想要跪謝賈老板。
“男兒膝下有黃金,萬萬不得!”
賈老板趕忙拉住周啟文。
“我只是一介牙商,若非有利可圖,也不會找上你們家。
你也不必拿我當恩人看,咱們各取所需,圖的都是個實在。”
穩住周啟文后,賈文繼續說道:
“眼下你這情形,明著打難,暗里做或有生路。
不妨用我名帖接活,你躲在后頭專心打器。
利分你多,我只要活絡些舊交,沾點邊角便夠了。
名聲這東西,不急在一時。
等你們入了行會,打出名頭來,再正大光明接活也不遲。
若有值錢的大單子,我自會派人來委托你們。
二位這段時間好生休息吧。日后自有周家大放光彩的機會。”
賈文在離開前還不忘留下二兩銀錢。
直到對方徹底遠去,叔侄二人激動的心情才平復下來。
雖然文書尚未簽下,看樣子合作的事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周銳很清楚鐵匠的上升門路并不多。
頂多像自己的祖父,依憑自己的技藝在行會中拿到神冶的頭銜。
歸了地方豪強,過上籠中鳥一樣的生活,過上受制于人的生活。
要不然就是投靠商會或鏢局作為靠山。
奔走四方,為江湖人士打制刀具。
若是被有名的鏢師看中。
成了專供鏢局武館的刀劍名家。
倒也可以過上較為安穩,閑散自在的日子。
想要得到這樣的機會,氣運實力缺一不可。
試問在嶺南縣摸爬滾打的幾百戶鐵匠行。
哪個不是起早貪黑、任勞任怨的工作。
可即便如此也還是免不了被牙行收去鋪子,淪為奴婢的命運。
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
賈文在同為尚未站穩腳跟的外地人,很能理解周銳的心境。
這才愿意冒著風險給他們家一個機會。
“入行會的事情倒是用不著咱們操心了。
不過按照賈老板的意思來看。
這段時間最好不要接大單,免得同行嫉妒。
要不是縣衙的訂單難搶,有官印背書。
行會的人不便阻撓。
我幾日倒是想多打些刀劍。”
正當少年在心中摸索這段時間要不要偷摸著打些器具。
快些把打鐵的專精突破小有所成的境界時。
一股暖流順著脊背鉆上了他的脖頸。
只見眼底銘文乍現,一個從未見過的專精出現在那。
莫非是【習得物主之技】這一詞條為他學來了新的專精?
【專精:形意拳(初窺門徑)】
【經驗:(1/100)】
【能力:氣沉丹田,內外分明、神氣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