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顯著上升,在1980年,糖尿病在我國人口中的患病率不到1%。在隨后的1994年和2000—2001年的全國調查中,糖尿病患病率分別為2.5%和5.5%。2007年的全國調查顯示,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為9.7%,2010年我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50.1%。這些數據表明糖尿病作為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在中國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的數量,無論是確診的,還是尚未確診的,每年都在增加,因此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數量也在增加。在60歲及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估計超過30%。由于這個年齡段的患者占住院患者數量的很大一部分,保守估計,在綜合醫院所有住院患者中有25%~30%患有糖尿病或糖代謝異常。
隨著近2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綜合醫院的規模逐步擴大,全國三級綜合醫院達到近700所,每家醫院床位數均在1 000張以上,甚至出現5 000張床位以上的超大規模綜合醫院,每日有25%~30%的糖尿病或糖代謝異常患者分布在醫院非內分泌科的各個科室。僅有很小比例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因糖尿病的急性或慢性并發癥入院治療,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因為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更多因為外科問題住院治療。糖尿病或高血糖往往是這些患者的伴發疾病,如果不能早期識別和良好控制,將導致原發疾病的惡化和手術預后不良。此外,糖尿病前期或未確診的患者在入院或住院期間經常出現高血糖,增加了其醫療或外科問題的復雜性,是術后并發癥、院內感染、住院天數延長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院內高血糖的識別與處理,院內任何病房、任何時間發生的低血糖同樣帶來了嚴重的不良結局。因此,管理血糖,包括對高血糖與低血糖的監測、預警、處理、評估和反饋等重要環節。
隨著糖尿病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升高、相關低血糖發生率的升高以及醫院規模的擴大,住院患者中血糖異常的比例大大增高,然而住院天數卻進一步縮短,這使得傳統的內分泌科會診模式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推進全院血糖管理成為當今醫院發展中提升醫療質量的必然模式。
2013年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發表了《中國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標專家共識》,2017年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等發表了《中國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專家共識》。我國各級綜合醫院在全院血糖管理的理念、人才和設備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目前僅有少數醫院實施了全院血糖管理模式并積累了較好的經驗。為了推進這一模式的普及和提高,我們編寫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一書,希望能在國內外住院患者血糖管理指南和共識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綜合醫院特點,強調院內血糖管理是醫療質量改進的重要部分,形成由醫療質量管理為基礎的多學科合作團隊,推進醫療安全和質量方面的培訓、實踐和研究。通過逐步建立全國綜合醫院住院患者血糖管理模式,形成標準化數據庫,總結我國院內血糖管理的循證依據,完善我國院內血糖管理的方案,最終達到減少住院患者血糖異常導致不良結局的目的。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外科、檢驗科、信息科、營養科等相關科室專家的大力支持,在此向各位編者致以誠摯的謝意。同時也希望各位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時修正。
高 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