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進城赴會,文化圈局中局

江東市,四月末。

文化中心三樓會議廳,燈光潔白如晝,頭頂大紅橫幅赫然寫著:

“全省新生代青年作者交流會”

林浩第一次踏入這樣的場所。腳下不是泥土,而是打蠟的地板;耳邊不是雞鳴犬吠,而是一聲聲寒暄客套:“哪位主編?”“您是哪個刊物的推薦作者?”“小林,就是他吧?”

黃先生給他引薦了一圈人。

“這是《江東文藝》的副主編洪老師?!?

“這位是省青作協(xié)的組織干事劉秘書。”

“還有這位,《花木少年》雜志社副社長鄒老師?!?

林浩禮貌應(yīng)對,眼神沉著,心中卻悄悄打量——

這些人穿著光鮮,話語藏針帶刺,一句“你寫得蠻有農(nóng)村味道”“現(xiàn)在文壇就缺這種草根調(diào)調(diào)”聽得他分外刺耳。

農(nóng)村調(diào)調(diào)?意思就是你“上不了臺面”,只能作為“獵奇”存在?

他微微一笑,不爭辯。

會議開始后,一位女作家在臺上慷慨陳詞,說什么“寫作不該局限于苦難,要反映希望與現(xiàn)代性”;另一位男編輯則提出:“青少年寫作,要回歸主旋律,不能傳播過度個人化情緒?!?

林浩聽完,輕輕皺了皺眉。

他們口中的“現(xiàn)代性”“主旋律”,其實就是“聽話”“合規(guī)”,最好寫點陽光向上、不惹事的東西。

當(dāng)輪到林浩發(fā)言時,場下本就沒多少期待。

一個二十出頭的農(nóng)村小子,能說出什么?

誰知,林浩站起來,神情自若地說:

“我想寫的,是我們村里的小學(xué)生,寫的是他們吃不上肉卻能把一個紅薯分成三口;我想寫的,是我娘三十年沒坐過火車,卻知道哪一站最早下雨;我想寫的,是我們這代人,窮得叮當(dāng)響,也沒丟過志氣?!?

全場一靜。

隨后,有掌聲響起,稀稀拉拉,卻干凈堅定。

散會后,洪副主編主動找上他。

“你這人有點意思。但我提醒你,別太倔,真想往上走,就得和‘圈子’打交道?!?

林浩笑而不答,只道:“我不擅長打圈,只想寫好字?!?

洪老師不再多言,卻在離開時,低聲嘀咕了一句:“黃望川這老狐貍……果然不死心?!?

林浩聽得一清二楚,心中頓時警覺:黃先生,把我?guī)磉@里,真是“提攜”,還是另有圖謀?

當(dāng)天晚上,林浩未住在文化中心安排的賓館,而是找了間廉價旅館獨自寫稿。

凌晨三點,一封電報被送到他手中。

是陳支書發(fā)的:

“林浩:縣文教局下通知,稱你班屬非法教學(xué),限三日內(nèi)停辦。村辦壓力大,速回?!?

林浩一把攥緊電報,眉頭緊皺如山。

他明白了。

這場“交流會”,是一次試探——將他擺到明面,觀察他會不會順從;而鄉(xiāng)下那邊,王長根的人已經(jīng)趁機出手,用行政壓力強行封殺。

這是一記“明打暗掐”:你出頭,我就壓你;你聽話,我就留你一線。

林浩不是沒見過世道黑白。

但他沒想到,這才剛剛“起步”,就已經(jīng)步入了權(quán)力、利益與資本交織的漩渦。

次日一早,他沒有出席任何安排活動,而是帶著稿件和錄音,直奔江東廣播電臺,找到那位曾采訪過他的許婧。

“我要爆料,也要自證?!?

許婧聽完來龍去脈,眼睛一亮。

“你知道你在玩火吧?文化系統(tǒng)不是鬧著玩的。”

林浩點頭:“可我知道,我在救一群孩子。那是他們的唯一一條出路。”

許婧沉默片刻,忽而起身:“走吧,我?guī)阋娍偩??!?

與此同時,南山鎮(zhèn),王長根坐在鎮(zhèn)文教所的辦公室里,悠然泡茶。

“讓你嘴硬,我就讓你開不了班,看你能囂張幾天。”

身邊的小科員笑著奉承:“這林浩也就蹦跶這幾天了,沒根基、沒靠山,還敢搶風(fēng)頭?!?

王長根輕輕一笑:“小池塘里起了蛙聲,終究不是龍。等他認清這點,他就會安分了?!?

可他卻不知道,一場由“媒體正面反擊+實名舉報文化壟斷”的風(fēng)暴,正悄然在醞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噶尔县| 区。| 临安市| 临夏市| 大田县| 柳河县| 田林县| 游戏| 安溪县| 方城县| 绵阳市| 靖边县| 尚义县| 辽源市| 民县| 施甸县| 泰兴市| 凤台县| 普兰店市| 泉州市| 泗洪县| 藁城市| 栾城县| 个旧市| 湘潭县| 莱芜市| 铁岭市| 望都县| 新邵县| 辛集市| 咸宁市| 辉县市| 昌平区| 霞浦县| 遵义市| 扬中市| 云阳县| 乌拉特前旗| 凤阳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