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跟牛搶著吃
- 重回1987從放牛娃開始
- 秦楚川
- 2103字
- 2025-05-20 12:25:00
唐建軍對楚林楓安排的宴席很重視,特意給安排了最好的包廂,二樓,通過玻璃能看見旁邊的河,清澈的水流,還有河岸邊的粗壯大樹,遒勁的枝干,還有水鳥,藍天,白云。
盡管是冬季,也是賞心悅目的。
菜式都是精心安排的。
唐建軍說:“兄弟你盡管放心,我這店是鎮上各單位的定點餐廳,領導們喜歡吃什么,誰喜歡吃咸的,誰喜歡吃辣的。誰不吃蔥,誰喜歡吃蒜,我這都一清二楚的。保證給你安排的好好的。”
楚林楓提前都去專程邀請過。有人請吃請喝,當然是好事。都只是嘴上客氣幾句,都答應了。
約好的時間,客人漸漸來齊了。父親和金長貴來的最早,鐘文禮算是半個主人,自然不能怠慢了。
張天普來的時候還帶上了信用社的肖主任。這讓楚林楓有些愧疚,自己咋沒想到這一點。好在張天普說,是永福大哥特意委托他代請的,才避免了尷尬。
涼菜都已經上桌了,張鄉長還沒到。大家都只好坐著喝茶、聊天,說一些寡淡無味的話,打發時間,緩解一下尷尬的氣氛。大家相互之間都認識,但不是很熟悉,聊一聊鎮上的人和事。
憶苦思甜的話題,永遠是熱烈的。
“現在政策變了,是不一樣了。起碼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能吃的飽了。以前家里做米飯,一半是洋芋或者紅苕,吃個白米飯都跟過年一樣!”
“是啊,你看這菜,大魚大肉的,多豐富。我們前幾年,一個冬天全靠腌菜、辣椒醬,偶爾吃個燉白菜,再有點豆腐、粉條,那就像過大年一樣,一口氣能吃三碗飯。”
“那你們家條件還算好,我們家里,一年四季都是清湯寡水的,一把米,一把玉米碎,熬一大鍋稀飯,好的時候能放點紅苕。哪里能吃的飽啊,全憑放牛的時候在坡上自己找吃的,……”
“家家都一樣啊,我們家,我奶奶有規定,吃芋頭、吃紅苕、吃洋芋,都不許刮皮的。”
“吃紅苕不刮皮可以,洋芋皮麻一些也可以忍受,這芋頭帶皮吃,那是割喉嚨啊,咽不下去啊!”
“咽不下去也得咽,還舍不得吐出來,浪費啊!”
“哈哈哈……”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聊得正熱火呢,張鄉長來了。張鄉長個子不高,皮膚黑,一年四季好像都是藍色的中山裝,四個明兜,左上衣兜里別著一支鋼筆。
張鄉長笑著揮手:“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來晚了,來晚了。年底了,事情多,各種總結,各種計劃、報告,多得不得了。事情多。來晚了,讓大家久等了。”
楚永福上前雙手握住鄉長的手:“沒事,沒事。誰讓你是一鄉之長呢,我們就操心家里幾張口,都一天忙不過來。何況你要操心一萬多人呢。”
張鄉長也不客氣,直接在留好的位置上坐下。楚林楓趕緊把酒都滿上。
楚永福站起來:“既然咱們人到齊了。那就開始吧。我嘴笨,就隨便說兩句。一是,快過年了,大家也都辛苦忙了一年了,坐一起開心一下。二來是,我兒子楚林楓,這娃愛折騰,你看,這秋季弄白果,麻煩了大家,給大家添了不少的麻煩,今天,略備薄酒,表示感謝。咱們共同舉杯,干了這一杯。”
“永福,這可不行。按照規矩,你這敬酒的,要先干三杯,才有資格敬酒啊!”張天普笑著將他軍。
“一起干。我這人貪酒,萬一三杯下去不過癮,再續上幾杯,我怕你們眼饞,著急。這酒可是好酒,好酒大家一起喝,總不能我一人享受。”楚永福舉著酒杯。
“好好好,大家一起干!”
楚林楓沒想到,父親居然也很會說話,話說的很到位。
張鄉長夾了一片醬牛肉,沾了醋碟,塞進嘴里,一邊吃一邊問:“林楓啊,今年的白果生意咋樣?都說你們賺了不少?”
楚林楓一邊倒酒,一邊抬起頭笑著說:“說沒賺錢,肯定是假話。說賺大了,也是假話。實事求是地說,賺了個辛苦錢,多虧在座各位幫襯,沒有白辛苦。起碼賺了兩身衣服,賺了兩頓酒錢。”
信用社肖主任說話了:“小楚啊,鄉長是想具體了解一下,不要說的這么含糊,放心,大家不會找你借錢的。”
張鄉長趕忙說:“我只是想了解了解,看看能不能作為一項產業,發展起來。”
楚林楓笑笑:“我真的,我也算過賬。前后總的拉下來算,一共收了一萬一千多斤,刨去請人、請車、日常攪合,凈落兩千多一點。算是我爸、我、我爺爺,還有我表哥鐘老師,我們幾個的辛苦錢。”
“不錯不錯。兩千多塊?這才多久啊?前后有一個月吧?這樣算下來一人五百多塊啊!趕上人家半年多的工資了。”張鄉長點著頭,“看來,這白果還是能搞啊。”
楚林楓笑笑:“是我運氣好。瞎貓碰上死耗子。”
金長貴發話了:“林楓侄兒,叔叔咋覺得你打埋伏了。我光粗略算一下,你們又是買摩托車,又是高檔西裝,又是皮鞋的,就這加起來都不止兩千多塊吧?我聽說,光在城里下館子,吃小籠包子一次就是八籠啊!”
楚永福端起金長貴的酒杯:“你喝喝喝,他們年輕人,愛顯擺,有個十塊錢,就要擺出個一百塊錢的闊來。說白了,騷料子,二桿子貨。”
大家哈哈一笑。楚林楓趕緊舉起酒杯,招呼大家喝酒,他想轉移個話題,如果繼續深究下去,場面可能會變得極為尷尬。
張鄉長舉杯說:“鄉里的年終報告,需要寫幾個典型,需要反映我們農民,在新的形勢下,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帶動更多農民發家致富的典型。我看這個不錯,表面上是楚永福楚林楓父子賺了錢,其實,更深層的是,讓更多的農民,讓賣白果的農民,通過他們的努力,讓農民的白果有了銷路,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這才是關鍵,是這件事情的意義所在!”
“還是鄉長有高度!”
“鄉長看問題的眼界就是不一樣。”
“嗨,差距啊,這就是普通人與領導的差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