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整編大會
書名: 華夏不為奴作者名: 叫天本章字數(shù): 3029字更新時間: 2025-04-24 07:00:00
四人這次碰頭,商量了之后,決定于明日一早,召開小袁營全體大會。
當然,家屬是不參加的,其他人,一共就一萬多點人左右。
有關消息,也先傳了出去,讓小袁營的將士們能有些準備。
這消息一傳開,所有人都立刻議論紛紛起來了。
“什么太平會,我們?yōu)樯兑阋粋€太平會啊?”
“指不定就和白蓮教一樣的吧,聽說會首還不是袁大哥!”
“不是袁大哥?那就是劉三哥了吧,他是讀書人!”
“好像也不是,他們三人都是副會首,最大的會首,另有其人!”
“反正不管什么會也好,還是什么教也罷,我們都是造反的,無所謂了!”
“……”
唐平安的身份,也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知道,主要是為了唐平安肉身的家族考慮,否則有可能會牽連他們。
因此,小袁營的人,并不關心太平會要干些什么,在他們想來,大概和白蓮教一樣。因此,他們更關心的是,那突然冒出來的會首是什么人?
等到第二天一早,小袁營的人,在好奇心之下,都不用催促,紛紛自發(fā)地聚集到昨日臨時搭建起來的臺子附近。早點到,能搶個靠近的位置。
有凳子的,帶凳子;沒凳子的,直接一屁股坐地上,最多拿點什么墊下屁股。坐一起的,大都是熟悉的人,彼此之間都是興致勃勃的聊著這個即將開始的大會。
當然,聊得最熱鬧的,還是在外圍看熱鬧的家屬,七姑八大婆的,一噴起來那比男人要起勁多了,順帶著,不時訓斥下在周邊亂跑嘻嘻的小孩。
也沒讓他們等多久,袁時中等人出現(xiàn)的時候,所有人就都停止了聊天,紛紛帶著好奇看過去,第一眼就盯上了為首的陌生人。
然后,這會場上,又“嗡嗡嗡”地響了起來。
“我猜,和袁大哥走一起的這個白面書生,就是那會首了!”
“不可能吧,看這年紀,好年輕,我懷疑,還沒娶媳婦呢!”
“看到沒有,長得英俊,又是讀書人,真是可惜了,我那妹子死得早,要不然當我妹夫就最好了!”
“老王,你女兒是不是還沒嫁的,趕緊去給袁大哥說說,說不定以后你就是會首丈人了呢!”
“……”
唐平安早就注意到了,小袁營其實就是一群普通老百姓,在袁時中等人的帶領下,抱團求活而已,根本不像一支軍隊。
不過,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剛開始造反的時候,他們的隊伍估計也差不多。
對于這個資訊受限,文盲率極高的年代,能模仿現(xiàn)有軍隊都算有見識了的。
上了臺子上,也沒有安排座位,就站在了臺前。
袁時中、劉玉尺和朱成矩身邊的親衛(wèi),也就是關系最親近的戰(zhàn)兵,則在下面,按照事先交代的站了,方便傳話。
袁時中先開口,大嗓門吼道:“跟你們說,以后我們要成立太平會,會首是唐公子,我和老劉、老朱是副會首。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后,我們要跟著唐公子造反,為達到太平會的目的而努力!”
“現(xiàn)在,大家鼓掌,歡迎我們的會首講話!”
臺子附近的人聽清了,好奇地看著唐平安,開始鼓掌。
傳話的人,都還沒把話傳到遠處,這邊一鼓掌,遠的地方也跟著鼓掌。對他們來說,反正鼓掌就對了。
唐平安伸手虛按,示意安靜。
在過了好一會之后,現(xiàn)場才安靜下來。
他隨即開口,大聲說道:“大家聽,不要說話,回頭有時間,留給大家說話。”
趙繼德等人,把這話傳了出去,現(xiàn)場倒是安靜了。絕大部分人,都是帶著好奇的目光在打量這個白面書生。
隨后,唐平安便大聲說了起來。
“我們成立太平會,就是要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奮斗。你們先聽聽,太平會是干什么的,如果認可太平會,會為了太平會的目的而努力,經過我和三位副會首商量后認可,就可以加入太平會。”
“當然了,就算不加入太平會,我們也還是自己人,不是外人。”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下太平會的會章,也就是太平會的規(guī)矩。”
“……”
虧了唐平安事先打過招呼,因此小袁營的絕大部分人都在好奇地聽著,只有極小部分人,沒能管住嘴,和邊上的熟人在竊竊私語。
當然了,這不包括那些外圍家屬群里的小孩,他們照樣玩得高興,只是動靜大了的話,會引得大人的訓斥。
唐平安在介紹完太平會之后,又強調道:“太平會是為天下大部分人說話的,成立太平會,人多力量大,就能做成更多的事情。大家加不加入,都憑自愿。覺得自己可以為此出力,做更多的事情,就歡迎加入!”
說完這些之后,唐平安看向袁時中。
之前定下的事情,太平會的事情,由唐平安這個會首來公布,而整編軍隊的事情,則由袁時中這個原帶頭大哥來宣布。
因此,袁時中看到唐平安退回,便上前一步,大聲喊道:“我們以前都是過一天算一天,但是,如今我們有了會首,定下了太平會的目的,那就要好好干了。我們接下來,要有真正的軍隊,軍民要分開。”
“現(xiàn)在,我公布軍隊的軍規(guī),要是誰不認可的,我們好聚好散,我老袁都不虧待別人,也肯定不會虧待一起的兄弟,散伙費肯定是有的。”
“大家伙聽好了,現(xiàn)在我開始說軍規(guī)了!”
“……”
接下來,他說一條,趙繼德他們就傳話一條。
說到后來,他有的忘記了,劉玉尺便看著手中的紙,立刻給他念一句,他再說一句。
等到軍規(guī)宣布完了之后,也公布了軍屬的待遇。
等到說完之后,差不多也快中午了。
于是,袁時中就大聲說道:“大家伙回去好好想想,如果有什么聽不明白的,就到臺前來問,半天時間,明天一早,要散伙的就來領散伙費,留下的,我們在會首的帶領下,一起真正開始干大事了!”
說完這些之后,有關太平會的會章,還有軍規(guī),全都貼在臺前,劉玉尺這個秀才留下,負責解答。
而唐平安和袁時中等人,則要繼續(xù)商量隊伍整編的細節(jié)。
臨下臺之前,唐平安掃視了下眼前的小袁營。
對于他要干的事業(yè)來說,人數(shù)肯定是越多越好的。小袁營除去家屬外,戰(zhàn)兵、輔兵加起來也就一萬來人,真正能打的精銳更少。
如果能全部留下,那當然是最好的了。
但是,新的軍規(guī)之下,特別是一切繳獲要歸公這條,更是顛覆了這個時代的慣例,唐平安懷疑,會有不少人會選擇離開。
對此,他只能安慰自己,先輩們在當初,不也只有八百火種么,到了后來,不一樣成功了!
這小袁營的基礎確實差,大部分是普通百姓,能讀書識字的,更是沒幾個,要實現(xiàn)太平會的目標,絕對是任重而道遠!
但是,對唐平安來說,有困難,解決困難,在后世軍中鍛煉出來的意志,根本就不怕困難!
他倒要看看,他能在明末這個亂世之中,帶來多大的蝴蝶效應!
等他們一走,現(xiàn)場頓時“轟”地一聲,所有人幾乎不約而同地說話,猶如炸鍋了一般。
有疑惑的,有興奮的,也有皺眉的,總之,各種反應都有。
他們和身邊的人議論,也有去找家里人商量的,還有人,則是擁到臺前這邊,紛紛向劉玉尺提問的。
大部分人,甚至都忘記肚子餓了。
“劉三哥,我要報名,我要加入那個太平會。”
“軍師,這好好的,咋弄那么多事情呢,感覺可麻煩了!”
“劉哥,為啥一切繳獲要歸公,五五分不成么,我們也有家小的啊!”
“軍師,要是走的話,能分多少錢?”
“……”
面對紛紛發(fā)問的人群,劉玉尺一個腦袋兩個大,不由得有點羨慕袁時中和朱成矩那兩個文盲了。
不過也沒辦法,誰讓他是小袁營軍師,是小袁營中讀書識字最多的呢!
于是,他就開始努力地一個個回答他們的問題,甚至是一邊端著碗吃,一邊回答端著碗問的問題。
小袁營駐地這邊,最熱鬧的,就是臺前這塊了。然后以這塊為中心,消息往外傳遞,讓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
等到傍晚,人群終于散去之時,而劉玉尺已經啞了。
唐平安和袁時中一見回去的他,連忙問候他,唯獨朱成矩,卻是幸災樂禍地拍拍劉玉尺的肩膀道:“老劉,可惜我不識字,幫不了你什么忙啊,哈哈!”
等到了晚上,唐平安他們商量出來的細節(jié),也給劉玉尺說了,隨后又是商量接下來的事情,同樣到了很晚。
第二天一早,唐平安很早就起來了。
根據(jù)昨天公布的要求,今天是小袁營的人選擇去留的時候,最終,小袁營能留下多少人,留下的又是多少人,誰也不好說。
如果能多留一點,那就是最好了。
唐平安帶著期待,去找了袁時中他們,一起前往搭建的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