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殺雞給猴看
- 華夏不為奴
- 叫天
- 3105字
- 2025-04-24 17:00:00
當小袁營和昨天一樣集合完畢之后,唐平安還有一個發現。
昨日集合的時候,不少人是在議論紛紛的。但是這一次,大部分人卻沒有說話,顯得有點反常,就連小孩,都沒多少像昨天一樣玩耍的。
袁時中跨步而出,站在最臺前,大聲喊道:“我們也不多廢話了,想走的兄弟,都站起來,我看看有多少人,好給散伙費!”
趙繼德等人,大聲把他的話傳開,讓所有人都能聽到。
唐平安掃視著眼前的一萬多人,看著有多少人會站起來。
然而,讓他意外的是,來回掃視了兩遍,竟然沒看到有人站起來。
頓時,他就詫異了:這是擔心散伙是假的,還是真沒有人想散伙?還是說,想散伙的人,在想著其他人先站起來,怕當出頭鳥?
又過了一會之后,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唐平安有點摸不清,當下到底是什么情況,便轉頭看向身邊的人。
他發現,劉玉尺的臉上,似乎是帶著果然如此的微笑,和袁時中以及朱成矩不同。
這是什么意思?
袁時中也看到了唐平安在看他們,知道唐平安在想什么,便又大聲喊道:“沒時間耽擱的,難道你們還不信我老袁的話么,要散伙就散伙,給散伙費!”
在等了一會之后,還是沒有人站起來。
于是,袁時中看看前面的戰兵,又大聲喊道:“黃牛,你要散伙么?”
聽到點名,坐在前面的一個壯漢,便想站起來說話,但是在站了一半之后,他又連忙坐下,然后大聲回道:“大哥莫要叫我,我可不要散伙!”
“哦,以前的時候,經常是你繳獲最多,我知道你有老娘的,一切繳獲都歸公,你還愿意?”
唐平安聽到對話,仔細觀察那個叫黃牛的壯漢,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但是臉上帶著憨厚,此時被袁時中點名說話,似乎還有點急的意思。
“都是有大哥,我和我娘才活著,離開大哥,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才能活下去。再說了,會首可是當時張良,那可是神仙看中的,跟著干就成了。跟著大哥和會首,就算我死了,你們也不會虧待我娘是不是?”
“對,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要跟著大哥繼續干,不走!”
“俺要加入太平會,那樣才有好日子過!”
“……”
在黃牛回答了之后,他身邊的不少戰兵,跟著一起附和了起來,隨后,更遠的地方,也都響起此起彼伏的聲音,都是一個意思。
他們都認袁時中,離了袁時中也不知道去哪,又知道會首是得神仙傳授本事的人,跟著一起干,未來也有希望。
又過了一會之后,局勢就明了了,沒人站起來的意思,是真沒人想散伙。
唐平安看得很欣慰,袁時中所領的小袁營,雖然人數少,實力在明末中的各方勢力中算弱的,但是,他們卻很團結。
想想也是,要是不團結的話,就算袁時中之前要北上殺韃子,怕也不會有人愿意跟著他去了。
或許說,那些意志不堅定,想法多的人,都在那個時候離開了小袁營;堅定跟著袁時中北上殺韃子的,就不可能因為如今這點改變就離開小袁營。
畢竟韃子的兇殘,還有韃子的威名,可都是非常有名的。
他正在想著時,忽然聽到身邊的劉玉尺低聲說道:“昨日我就給他們說了會首得道士傳授天書的事情。這個沒經過會首同意,莫怪,莫怪!”
唐平安聞聲,轉頭看向劉玉尺,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之前扯出天書的故事,其實不就是為了給自己身上加一層光環,可以更大的影響袁時中和劉玉尺他們么!
如今,劉玉尺把這個傳出去,他又怎么可能會怪罪!
不過經過劉玉尺這么一說,又聽到有人回答袁時中的話中,也有這個因素,他便也多明白了一分。
看來神神鬼鬼的事情,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
“會首,看來沒人要散伙。”
唐平安聽到袁時中對他說話,便轉頭看向他,微笑著說道:“那好,我們就開始下一步吧!”
聽到這話,袁時中便大喊道:“會首給我們選了一個家,大家收拾東西,準備走人。有能寫會畫的,過來這邊,其他人散了。”
聽到這話,唐平安趕緊提醒道:“不管男女!”
這個事情,他們開會的時候說過,但是袁時中顯然忘了。
此時,得到他的提醒之后,袁時中趕緊又補了一句道:“男女老少爺們,只要能寫會畫的,都來!”
隨著小袁營將士全都散去,朱成矩也離開,去安排拔營的事情,人都差不多走光了,竟然也沒人到臺前來。
見此情況,袁時中無奈地對唐平安說道:“看看,都說了吧,就只有老劉是秀才,其他人,都是大老粗!”
小袁營中的人,大部分是豫東的窮苦百姓,少部分是山東或者皖北的普通百姓,他們還真沒有識字的。
如果是江南一帶的話,普通百姓中或許也有幾個識字的。
唐平安聽到袁時中的話,看到這個結果,心中苦笑,在這個時代干大事,果然是任重而道遠啊!
他對此也有意料,也不氣餒,當即微笑著說道:“沒事,我來教就是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袁營相當于是一張白紙,可以任由他書寫了。
這么想著,他忽然問道:“袁大哥自己的名字認識么?”
聽到這話,袁時中有點不好意思道:“不認得。”
唐平安聽了,轉頭看向劉玉尺,然后說道:“這樣,我們先從教大家認識自己的名字開始。讓人找一塊能寫字的東西,木板,布料等等,都可以,我們兩人寫上他們的名字,讓他們自己認,然后他們身邊的人認,這樣最容易記住。”
這是后世時候在軍中掃盲的時候,用的一種方法,他自然隨手就借鑒過來了。
劉玉尺一聽,頓時笑道:“這個法子好,他們記不住別的字,自己的名字總能記住吧!”
袁時中聽了,也是附和道:“對的,自己的名字肯定是要認得的!”
對于一般人來說,他可以不在乎認不認得其他字,但是,就算再頑固的人,對于自己的名字,也還是有意愿去認識的。
他們一邊走下臺子,一邊說著:“我們的花名冊,還是要盡快搞出來,還包括大家擅長什么,這個事情,主要要我們三個人來做了。”
唐平安指的三個人,是他自己,劉玉尺,還有一個不是袁時中,而是他的書童唐順。
要做的事情很多,就聽他又說道:“還有,也要盡快挑選出一些伶俐的人,讓他們會學軍紀曲子,然后在軍中傳開,爭取到膠東半島的時候,所有人都記住了。”
“……”
事情實在太多,這時候的唐平安,甚至都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十個人,百個人來做事。
與此同時,遠在襄陽,當然,這時候已經被李自成改為襄京,在原襄王府,如今也已經改為新順王府。
大堂之上,獨眼的李自成,大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聽著手下人在稟告事情。
在他的下首一側,是一群讀書人裝扮的人,為首那人,便是李自成隊伍中目前唯一的舉人,叫牛金星。而在他之下,卻是一個身材矮小之人,此乃李自成的謀士宋獻策。
在這群讀書人的對面,則是一群穿著盔甲的武將。為首那人,牛高馬大,一看就是有一把大力氣的人,此乃鐵匠出身的李自成手下第一大將劉宗敏。
此時,堂中之人,正在稟告消息的武將,則是李自成的妻弟高一功,只聽他在說道:“……楊承祖那廝狡猾,表面答應,趁我們不備時出逃,我追之不及,他已投靠了鄖陽守將徐起元,因此,只能無奈回來。”
李自成聽了,有點不高興。
這楊承祖是羅汝才的心腹,他殺羅汝才之后,為收買人心,對于其他人,都是安撫為主,結果沒想到,這個楊承祖竟然還是叛逃了!
不服他,真是該死!
邊上的宋獻策看到這一幕,便出來說道:“大元帥,去一個楊承祖而已,無關緊要。如今我們連得兩支大軍,實力一下遠超其他,派人去訓斥八大王,而其膽寒不敢應之。如今天下,以大元帥獨尊!”
李自成一聽,又重新高興了起來,在吞并了羅汝才和革左五營之后,他的實力,問鼎天下的希望,就一下提高了不少。
不過,他只是高興了那么一會,很快就臉色一沉說道:“但是,那袁時中卻不肯從我!”
袁時中在開封之戰中私自離去,而后對他的命令不管不顧,很是有損他的面子。
聽到他這話,牛金星出列說道:“如今羅汝才和革左五營的部眾,未必就真心擁戴大元帥了。因此,以我之見,袁時中這個刺頭必須除掉,此乃殺雞給猴看,告訴那些人,不肯臣服大元帥者,殺!”
宋獻策聽到這話,立刻點頭,說道:“聽說他還領兵去殺遼東義軍了。如此看來,估計也是和官府有勾結,否則如何會去殺遼東義軍?”
袁時中主動北上抗擊滿清這個事情,其他任何人,包括李自成這邊和朝廷那邊,都是沒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