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父子的分歧
- 重生07,從造新能源汽車開始
- 寶安堂
- 2146字
- 2025-05-08 00:05:00
之所以找個第三方公司做合作主體組建華夏新能源,是林松深思熟慮的。
別看現在江北電車廠是燙手山芋,誰都不愿意碰。等到電池量產開始掙錢了,一群牛鬼蛇神都會出來。
技術投資300萬增股的時候,在林松授意下,林如江與石橋固投集團簽訂了一份2000萬收購股權的補充協議。
“在2009年1月1日前,林如江可2000萬收購石橋固投集團所有的江北電車廠股份……”
這意味著,一定要用最短時間掙到2000萬。
那樣,江北電車廠股份就超過了50%,成為自己企業,做什么都不會有掣肘了。
于是,林松開始布局。
不違規,不違法,集體資產不流失的大前提下,他首先在京城買了一家空殼科技公司——三林科技,由在外地的親戚擔任法人;
緊接著,以京城三林公司與江北大學展開深度合作,聯合組建江北華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磷酸鐵鋰專利申請方。
為確保財務環節的絕對掌控,讓已經退休的母親李敏發揮余熱,出任新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將資金流轉牢牢握在手中。
如此布局,不僅為后續的電池專利收益鋪設了專屬通道,還能通過專利轉讓,短時間積累財富,實現收購縣固投集團的江北電車廠股份的短期目標。
林松將這個計劃與父親林如江商量時,卻遭遇父親強烈的反對。
林如江嚴厲地指出:“不行!這種做法分明是在打擦邊球,稍有不慎就被定性以權謀私,造成集體資產流失,是違法的!”
作為在江北電車廠深耕多年的老員工,林如江對集體利益有著近乎執拗的堅守,無法輕易接受兒子這個利己的提議。
面對父親的質疑,林松不慌不忙,耐心解釋:
“爸,這次和江北大學的合作,從頭到尾都沒有動用電車廠的任何資源。從技術研發到成果轉化,全都是我個人利用業余時間、依靠個人能力完成的。
而且這項技術的研究方向,和電車廠現有的業務完全不同,最多只能算是我這個技術部副主任在工作之余搞的'私活'。”
說到這里,林松特意加重了語氣,“更重要的是,華夏科技的技術成果應用到電車廠,也是以極低的成本進行轉化,不僅沒有損害企業利益,反而能提升生產效率,增加企業收益,這怎么能算是集體資產流失呢?”
林松的這番話,如同一把鑰匙,漸漸打開了林如江心中的顧慮。他反復琢磨兒子的解釋,最終緩緩點頭。
林如江明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或許需要一些突破常規的思維。既然一切操作都嚴守法律底線,又能為企業和家庭帶來新的機遇,倒也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
于是,在經過深思熟慮后,林如江選擇支持兒子,按照這套精心設計的架構,一步步將計劃付諸實踐。
……
晨光為江北大學的紅磚建筑鍍上一層金色薄紗,離上午九點的校企合作簽約儀式還有整整一小時,林松便已踏入校園。
作為從這里走出的學子,他熟稔地繞路前往教學樓,敲響導師辦公室的門。此次與校方聯合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他特意將汽車制造學院納入合作版圖,如此一來,未來整車技術研發的專利申報便能擁有更堅實的學術支撐。
拜訪完導師,林松沿著林蔭道朝主樓會議室走去。五百多米的路程,三十分鐘的緩沖時間,他步伐從容,任由梧桐葉的斑駁光影在肩頭跳躍,故地從游,心情格外愉悅。
臨近樓口時,一道淺藍色的身影從側邊小徑輕盈飄來——身著雪紡長裙的姑娘扎著利落的馬尾,發梢隨著步伐輕輕晃動,清甜的嗓音如清泉流淌:
“同學,我想問一下,主樓大會議室從哪個門走?“
姑娘轉身的瞬間,林松的目光被她靈動的大眼睛吸引。那雙眸子仿佛藏著星光,在晨光中閃爍著璀璨光芒,搭配上白里透紅的鵝蛋臉,格外動人,“二號門進,坐四號電梯,六樓就是……我也是去大會議,可以一起走。“
他不自覺放柔了語調,話語里帶著恰到好處的殷勤。
姑娘頷首致謝,率先朝著二號門走去。林松急忙跟上,皮鞋踏在石板路上的節奏都變得輕快起來。
行至電梯廳,姑娘突然駐足轉身,仰頭望向高出自己半頭的林松:“我要是沒記錯,你是汽車制造專業畢業生林松吧?”她忽閃的睫毛像振翅的蝶,瞬間喚醒林松的記憶。
“要是我沒記錯,你是材料學的學姐葉晚?”林松輕拍后腦勺,恍然大悟地笑道,“沒想到你還記得我……”
葉晚唇角勾起一抹淺笑,露出若隱若現的梨渦:
“那天在實驗室大家都戴著口罩,哪里能認得清。不過今天學院下發的合作名單里有你名字,你又說也去大會議室,才敢確定是你。“
“這么說真是太巧了!”
林松難掩欣喜,主動攀談起來,
“葉晚師姐,我這個月總往學院跑,怎么一次都沒碰上你?”
葉晚捋了捋被微風拂亂的發絲,解釋道:“暑假回春城了,我前天才返校。對了,還有件事要告訴你——導師安排我跟進這個項目,以后我們可得并肩作戰了。”
“求之不得!“
林松眼中亮起熾熱的光芒,連聲音都不自覺拔高幾分。電梯上升的數字跳動間,他望著葉晚認真整理會議資料的側影,心底泛起陣陣漣漪。
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這次看似偶然的相遇,或許正在開啟未來無限可能。
……
六樓會議室里,水晶吊燈灑下柔和的光芒,簽約儀式現場早已布置得莊重而典雅。暗紅色的絨布長桌上,燙金的簽約文本整齊擺放,兩旁的綠植生機勃勃,為整個會場增添了一抹清新。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林松的遠房親戚作為京城三林科技的代表,分別與江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汽車制造學院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江北華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緊接著,江北華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江北電車廠也簽署了戰略協議,新研發的磷酸鐵鋰電池生產工藝優先用于江北電車廠電池生產線。
隨著兩份協議的落筆蓋章,《低溫異質碳源+分段包覆法》磷酸鐵鋰電池生產工藝研發項目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