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速之客
- 重生07,從造新能源汽車開始
- 寶安堂
- 2289字
- 2025-05-21 00:05:00
江晴晴狡黠地眨了眨眼,嘴角揚起一抹促狹的笑:“陪老板娘過年,有沒有加班費拿呀?”
被她這么一問,林松一時語塞,只能含糊地應道:“有……會有的。”
“逗你呢,不為難你了。我和葉晚的關系,用不著你給加班費。”
江晴晴晃了晃手里的信封,笑意盈盈地說,
“這20萬年終獎做首付,我要買寶馬了!謝啦老板!”話音一落,她轉身邁著輕快的步子離開了辦公室。
望著江晴晴漸漸遠去的背影,林松下意識摩挲著方才搭在她腰間的那只手,仿佛還殘留著溫熱的觸感。
記憶如潮水般涌來,前世今生與江晴晴相處的點點滴滴,在他腦海中不斷回放。前世遺憾化作了甜意,不再是灰色。
……
兩天后,2009年除夕之夜悄然降臨。
對于林家而言,這個春節有著別樣的意義。除了林家一家三口,葉晚來到了林家過除夕。
不僅如此,江晴晴也一起來了。
讓林松感到意外的是,江晴晴竟是葉晚邀請過來的。
細究緣由,倒也說得通:
葉晚覺得在林家住得不太習慣,可除夕之夜直接說不留宿又不好開口。思來想去,她想到了父母回老家、獨自一人在江北的江晴晴,邀她一起過除夕。
總不能讓江晴晴也住在林家住吧?
不留在林家,和江晴晴一起回公寓住,就好開口了。
去林家過除夕,江晴晴本沒有想過,現在葉晚邀請當然愿意,沒有猶豫一口答應。
江晴晴和林松在大學時期談戀愛時就來過林家,如今她又是華夏科技投融資部的負責人,林松的父母對她很熟悉。
江晴晴也沒把自己當外人,和葉晚一起,主動幫著林松父母張羅晚上的團圓飯。
原本,林松想著省事,提議去酒店訂上一桌年夜飯,大家吃得輕松又省心。但李敏卻堅持,年夜飯一定要在家吃才有年味。在這種事情上,林松自然尊重父母的想法,也就沒有再爭執。
林松家住在電車廠家屬樓,整棟樓里住的大多是電車廠職工。每到除夕下午放過鞭炮后,樓上樓下的同事、街坊鄰居就會相互串門拜年。
林入江作為廠長,來他家拜年的人自然是最多的。平日里,大家想見廠長都找不到合適的由頭,可春節就不一樣了,帶著孩子上門拜年,成了一個再合適不過的理由。
與往年大家來林家時滿臉抱怨的情形不同,今年登門拜年的人個個喜氣洋洋。年底,廠里給每位職工最少發了5000元的紅包,這讓多年來只能拿基本工資的電車廠職工們,終于能過個富足的好年。
林松也準備了不少紅包,每個紅包里裝著200元。只要是帶著孩子來林家拜年的,他都會送上一個,權當是給孩子們的壓歲錢。
眼看著差不多到了飯點,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林家屋內熱鬧的氛圍。
來人竟是不速之客——原副廠長沈建平,他已經好些年沒來過林家了。
自打林如江當上電車廠廠長,再到后來收購石橋縣固投集團股權并股改為華夏新能源汽車,沈建平就一直對林如江的決策橫挑鼻子豎挑眼,沒說過一句好話。
年底廠里給員工分紅,大家都拿著錢歡天喜地回家過年,唯獨他在一旁嘟嘟囔囔,抱怨說好處大頭都被林家拿走了,其他人就能喝點湯湯。
平日里,他也沒少在廠里傳播這類負能量的言論。
林松打開門,看到是沈建平,臉上立刻堆起笑容,客氣地打招呼:“沈叔,春節好。”
沈建平挺直了上身,神情嚴肅,語氣帶著幾分不容置疑:“小松,你在正好,我正好有些事要跟你掰扯掰扯。”
聽到這話,林松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也嚴肅起來:“沈叔,今天是除夕之夜,闔家團圓的日子,咱們不談工作。要是有什么事,春節之后到辦公室再談。”
沈建平揚了揚頭,態度強硬:“不多說,就幾句。你要是不讓我進去,我就在這兒站著說。”
林松心里有些無奈,但想著大過年的,總不能把人晾在門外,便開口道:
“大過年的,哪有不讓人進門的道理。沈叔進來吧。”
林松一邊說著客氣話,一邊將沈建平迎進客廳。等沈建平在沙發上落座后,林松主動開口:
“沈叔,我爸媽都在廚房忙著做菜呢。我的公司江北華夏科技現在是華夏新能源汽車最大股東,什么事可以直接跟我說。”
沈建平直了直腰板,眼神里透著一股較勁的勁兒,伸手從內衣兜里掏出一份文件,語氣帶著幾分咄咄逼人:
“我就是要跟你說!
林松,你好好看看,根據去年六月份華夏科技收購石橋固投集團2000萬股份的協議,公司增股必須要通過股東代表大會,得多數代表同意才能生效。
可當時的增股,根本就沒走民主表決這道程序,華夏科技增資的五千萬只能作為借資,不能轉為公司的股份!”
林松聽著沈建平的話,又掃了眼那份文件,心里頓時明白,沈建平這次上門是早有準備,擺明了就是不想讓他們一家過個安穩年。
就在林松想著該怎么回應時,廚房方向傳來腳步聲,江晴晴端著一盤色澤金黃的鍋包肉走了出來,“林總,這個問題我來解釋。”把鍋包肉放到餐桌上,自然地站到林松身邊,臉上掛著職業性的微笑。
沈建平上下打量著江晴晴,眼神里滿是警惕,語氣不善地質問道:“你是誰?”
江晴晴神色從容,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意,不緊不慢地回應道:
“我是華夏新能源科技投融資部主管江晴晴。
有件事您可能還不清楚,在華夏科技向華夏汽車注資5000萬之前,我專門召集股東代表簽訂了一份補充協議。協議里明確規定,只要超過50%股份的股東同意,就可以進行增資入股。
當時,華夏科技占股45.6%,林如江個人占股11.6%,兩者合計占股達到57.2%,已經超過了規定比例,
這次增資入股完全合法合規!”
原來,兩個月前,林松計劃將高交會通過轉讓外觀設計和磷酸鐵鋰電池工藝轉讓所得的5000萬資金注入華夏汽車時,江晴晴就敏銳地察覺到了潛在問題。
在她看來,人心復雜難測,如果按照以往的民主表決流程,說不定會橫生枝節,影響股權稀釋計劃的推進。
于是,她提議并組織召開了股東代表大會,在會上提出新的增資入股規則——
只要股權比例超過50%的股東同意,即可完成增資。大部分股東代表對股權規則沒有深入研究,覺得新規定和之前的表決方式差別不大,這份補充協議便順利通過了審議。
當然,江晴晴背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股東代表逐一攻破,也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