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這是我們最后一次了……”
- 重生07,從造新能源汽車開始
- 寶安堂
- 2039字
- 2025-05-05 09:13:02
“收購企業?“林如江的眉峰輕輕一蹙,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沿,
“縣里確實找我談過,固投集團50%股份 2000萬可以轉讓......”他的聲音低下來,目光落在墻上掛著的電車廠老照片上,“可咱們拿什么湊這筆錢?”
林松背著手走到父親面前,臺燈在他鏡片上投下一片暖光:“爸,資金的事您先別操心。我現在最想知道——”他頓了頓,喉結微微滾動,
“你歡不歡迎我進江北電車廠上班?”
林如江稍稍沉默后,手掌用力拍了拍林松的肩膀,“父子齊心,其利斷金!小松,既然你有這么大的理想,做父親的也不推三阻四的了!明天我就走程序,去你學校要人!”
“爸,謝謝你......”
林松的聲音突然發顫,前世的種種不如意突然在眼前閃過。他猛然抱住父親寬厚的肩膀,眼圈瞬間滾燙。
沒有人能體會到林松此時的心情,沒人知道這個擁抱的分量。
——進到電車廠,意味著前世人生徹底改變。電車廠明年或許不會破產,父親就不會重病,母親也不會抑郁而終……
……
一個星期后,林松選擇去江北電動車廠的消息在汽車系很快傳開了,頓時成了全校的熱點,說什么的都有。
江北大學雖非985、211學府,汽車制造專業卻在國內汽車制造專業排名中穩居前列,僅次于清華與吉大。
憑借著過硬的專業實力,從這里走出的學子向來不愁前程,即便進不了合資大廠,也有國內大廠或是汽車供應鏈企業兜底。選擇去縣城瀕臨破產小廠工作,林松成了有史以來的第一人。
這樣的決定,難免被人議論。
當然,大多數人都是吃瓜群眾看熱鬧的。
最難以接受的是林松女友江晴晴。
與林松同齡且同為江北人的她,就讀于本校管理學專業會計專業。
二人確定戀愛關系已有兩年,見過雙方父母。
此前,林松拿到了鵬城《汽車博覽》雜志社的 offer,兩人滿心歡喜地規劃著未來,約定一同奔赴鵬城發展。為了這份約定,江晴晴早早在鵬城找好了會計師事務所實習,滿心期待著和林松開啟新的生活。
沒想到,林松沒跟她商量,就決定去江北電車廠上班。
這樣的背信棄義,江晴晴當然接受不了!
此刻,江北大學外幾百米處的旅店房間內,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江晴晴坐在凌亂的床邊,纖細的手指顫抖著,將地板上散落的衣物一件件撿起。她的動作機械而遲緩,眼神中滿是失落與憤怒。
內衣帶子纏住了指尖,她用力扯開,嘴里不住地嘟囔:
“林松,你太不是人了!去江北電車廠這么大的事,都不跟我商量一聲!你要是不改變主意,這是我們最后一次了!”淚水在她眼眶里打轉,卻倔強地不肯落下。
曾經,他們一起憧憬著鵬城的繁華,規劃著未來的每一步。如今,林松的突然決定,讓她所有的期待瞬間化為泡影。
換成誰都受不了。
……
“這是我們最后一次了……”
江晴晴哽咽的聲音像一把生銹的刀,瞬間劃破林松的記憶屏障。前世,在鵬城的第五年,在林松出租屋里,兩人享受完性愛后,江晴晴提出分手時,說的也是這句話。
當然,與今世的語境完全不同。
那時,父親的重病,母親的抑郁,好好一個家庭變成了不幸家庭。林松也從充滿陽光的大男孩,變得郁郁寡歡。即便這樣,江晴晴依舊不離不棄,和她一起五年。
他深知,沒有哪個女孩能承受這樣的重擔,所以當江晴晴提出分手,他選擇了成全。
在他看來,江晴晴是個好女孩,應該有幸福的人生,自己給不了,就不能拖累她。
本來是好聚好散,沒想到三年后,江晴晴竟然與自己大學同寢同在鵬城的老三王義結婚了。
這件事像一根根鋼針,深深扎進他的心。為此,消沉了很久,才緩過來。
重生后,林松對江晴晴始終不冷不熱,決定留在江北、去江北電車廠上班也沒跟她講。
江晴晴甚至從別人口中知道這件事的。
此刻,江晴晴顫抖著扣上外套紐扣,睫毛上的淚珠在昏暗的燈光下泛著冷光。林松望著她單薄的背影,喉嚨發緊。重生后的他刻意保持著距離,卻還是被這份熟悉的溫度觸動了。
緩緩靠近,將她裹進懷里,輕聲說:“晴晴,江北是我們的根,比不上鵬城的繁華,卻更有人情味,留在江北我們能更幸福。”
江晴晴劇烈地掙扎著開林松的手臂,體香混著眼淚的咸澀撲面而來:
“不!
你這么不在乎我,
你不去,我自己去!”
說完,她甩開林松的手,抓起桌上的包,用力拉開房門,帶著滿心的委屈與不甘,沖進了夜色之中。
門被狠狠摔上的瞬間,林松的身體微微一顫。他望著空蕩蕩的房間,前世的遺憾與今生的抉擇在腦海中不斷交錯。
江晴晴的離開,他也徹底釋然——既然選擇了改寫命運,就不能再困于過去。
江晴晴沒有答應留下來或許是好事,不然心里有著前世的芥蒂,將來在一起也不會幸福。
這么一想,頓時沒那么難過了。
想著小時房時間快要到了,林松連忙穿上衣服,拿著房卡,匆匆忙忙離開了房間。
……
江北大學,能源存儲與轉換創新實驗室。
再有十天,林松就正式畢業離開學校了。
與其他畢業生到處留影,相互道別互訴衷腸不同,林松一頭鉆進了實驗室,抓緊時間收集《低溫異質碳源+分段包覆法》的實驗數據,為接下來申請專利做準備。
依據前世做汽車雜志編輯的記憶,2009年1月,國家將出臺《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13個試點城市補貼新能源乘用車,混動補貼5萬、純電補充6萬、混動客車最高補貼42萬、純電客車補貼50萬……”
而補貼的“技術門檻”,是“電池續航8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