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第一冊)
-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編委會編
- 924字
- 2025-04-29 19:34:16
前言
齊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鮮明的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的文化精神,不僅在我國古代社會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已經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對今人依然有許多啟迪和借鑒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編寫委員會以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指針,從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上把握齊文化的特點,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面向中小學生,一體化設計本書的編寫內容與編寫體例,使本書由淺入深,由分到總,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點面結合,縱向延伸,呈現出層級性、有序性、銜接性和系統性。
本書編寫以“親近齊文化—感知齊文化—理解齊文化—探究齊文化”為總體編寫思路。
小學低年級(一至二年級),以滋養學生對齊文化的親近感為側重點,開展啟蒙教育,培育熱愛齊文化的情感。
小學高年級(三至五年級),以提高學生對齊文化的感知力為側重點,開展認知教育,使學生了解齊文化的豐富多彩。
初中階段,以增強學生對齊文化的理解力為側重點,開展通識教育,使學生了解齊國歷史的重要史實和發展的基本線索,以及齊地風俗,賞析齊國的文學藝術和經典名著選段,提高對齊文化的認同度。
高中階段,以提升學生對齊文化的理性認識為側重點,開展探究教育,引導學生認識齊文化形成與發展的悠久歷史過程,領悟齊人創造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探究齊文化的重要學說,發掘齊文化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弘揚和光大齊文化。
基于上述編寫的指導思想與編寫思路,本書在編寫過程中與時俱進,注重齊文化教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齊文化教育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課堂學習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
正如經濟領域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一樣,教育領域也有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第三課堂。本書的編寫意在為中小學生的第三課堂提供一套系統化的齊文化“課程”。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共計十二冊,學生經過十二年的序列化學習,逐步深入了解齊文化、繼承齊文化,并創新性地發展齊文化。青少年學生通過親近、感知、理解、探究齊文化,以此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家國情懷,提升文化自信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然前行。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編委會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