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城邦

各個聚居區被綿延的山脈、森林或海洋分隔。該地區最基本的政治單位是城邦(city-state),在泰語中稱作勐(Mueang)。其原型是在山間盆地中發展起來的,在那里最初的勐通常是一個堅固的城鎮,是統治者或昭(jao)的家。村莊沒有向外擴張,而是聚在一起環繞在中心勐的四周,以防御敵人、動物和疾病。

有人認為,地廣人稀意味著土地非常豐富,幾乎沒什么價值。事實絕非如此!肥沃且位置優越的土地非常珍貴。在勐的早期階段,昭行事就像一個地主,管理土地并指導耕種。隨著定居點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昭才更接近一個統治者。村莊管理土地,共同持有土地,并根據家庭的勞動供給和糧食需求重新分配土地。村民們相互合作,通常在廣闊的區域內修建堰渠系統(muang fai),為稻米種植提供灌溉。等級制度發展起來了。最初的定居者往往成為精英,享有土地的特權和權利,相應地,他們需要承擔必要時拿起武器保衛它的義務。后來的定居者可能只有成為這些精英的家眷才能獲得土地。戰俘或者交易來的奴隸可能根本沒有機會得到土地。人們被迫向昭支付費用,多數情況下是交納實物,以及為其進行諸如建造和修繕宮殿等勞力服務。昭的親族或其他協助管理勐的名門望族,將會分配到特定村莊的稅費和勞務。

在低地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區建立的定居點,只在細節上有所區別。最受青睞的地點是建在河曲處,這里可以開鑿運河,建成一個護城河。與山區的勐相比,更多的人依靠的是貿易而不是農業。統治者之所以被選中,可能更多是因其財富和貿易技能,而不是因其血統出身或武力實力。

只有少數地方能夠隨時間推移發展成為較大的城市,這可能是因為大規模的定居點極易遭受傳染病或搶劫的侵襲。在素可泰早期的歷史傳說中,全體居民在一場傳染疾病之后遷徙到一個孟人國家。在哈里奔猜(南奔)的傳說中,全部人口又被一支獲勝的軍隊擄走。13世紀之前,在東北部的蒙河河谷有數百個定居點,但是在隨后的400年時間里幾乎都湮滅了。位于海岸線上的港口很容易遭到敵人或海盜的攻擊。在洛坤編年史的早期記載中,這個城市反復經歷著創建、荒棄、重建的過程。宋卡僅在17世紀內就被兩次“摧毀”。地貌上的變化同樣是破壞性的。沙廷帕(Satingpra)[2]是半島上最大的史前定居點之一,它之所以被廢棄,很可能是因為海岸線發生了變動。當河道因三角洲的發展而改變的時候,許多湄南河流域的城鎮遺址都被遺棄或遷移了。

整個地區有幾個地方避免了人口驟減和下滑的趨勢,部分原因是其位置的優越。有一種叫“猜亞普”(chaiyaphum)的觀念,字面意思是“勝利的地勢”,是本土科學的一個特殊分支。一個地點的猜亞普特質包括防御性特征(易建護城河)、神圣性特征(例如山丘、河流交匯處)、水與食物的供給以及當地氣候。統治者也可以被加入這些自然優勢之中。在素可泰著名的(也頗有爭議的)一號碑文中,統治者向未來的居民宣傳他的城市,描述他對猜亞普特征的貢獻:他夸耀自己作為一名保護者的武藝;保證食物的供給(“水中有魚、田中有稻”);承諾公平的司法、低稅收和自由貿易;列舉了娛樂活動和節日(“欲戲者戲,欲笑者笑”);最后對宗教場所進行分類,強調它們數量眾多、輝煌壯麗和多種多樣。[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西青区| 张家港市| 宁都县| 江达县| 屏边| 东乌珠穆沁旗| 井研县| 巴林左旗| 通州市| 闽清县| 长乐市| 柳河县| 乌兰察布市| 获嘉县| 华蓥市| 玉溪市| 祁阳县| 安化县| 南平市| 沧州市| 贡觉县| 德昌县| 莱州市| 北川| 丰都县| 牡丹江市| 额济纳旗| 南涧| 萍乡市| 和顺县| 合川市| 呼玛县| 马山县| 阳高县| 临颍县| 东阿县| 宁津县| 从江县| 普定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