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亞的民族國家建構與民族整合進程研究
- 何平 陽舉偉等
- 1198字
- 2025-04-28 19:53:25
序言
本書是何平教授主持的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東南亞民族國家建構的歷史基礎、目標構想與民族整合進程研究”(項目編號14BMZ043)的修改版。該項目于2019年通過結項,結項鑒定結果為良好。后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聯系,有幸得以在該出版社出版。因版面限制,需要壓縮;又因出版社編輯工作認真,把關嚴格;加之參加項目研究并承擔具體各章的同仁又分散在不同省區的不同單位,大家互相聯系,經數次修改,最終得以和讀者見面。
這本書能和讀者見面,也要感謝包括張湉老師在內的出版社各位老師給予的專業指導、幫助和辛勤付出,感謝出版過程中認真負責的匿名評審專家提出的寶貴修改意見,這使本書的質量得以整體提升。
本書是在何平教授指導下取得的一項集體研究成果。其中,緒論和結語部分由何平和陽舉偉執筆。第一章至第九章的作者及其負責的部分分別是:第一章泰國部分由陽舉偉負責,第二章越南部分由王云裳負責,第三章老撾部分由張靜負責,第四章柬埔寨部分由宋云龍負責,第五章緬甸部分由左婭負責,第六章新加坡部分由李猛負責,第七章馬來西亞部分由蔣炳慶負責,第八章印尼部分由李猛負責,第九章菲律賓部分由段宜宏負責。書稿完成后,由何平和陽舉偉進行最后的統稿工作。
從項目立項到結項,再到出版過程中進行的數次修改至今,已近十年。其間過程,可能只有參與的作者和參與出版過程的出版社老師知曉“區域國別研究”其中的“過程五味”。就像幸運的多數人經歷了“疫前”、“疫間”和“疫后”這三段時期之后存活下來一樣,這本書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其中,如同在寫作過程中充滿了跌宕起伏的問題和挑戰一樣,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由于國際局勢發生了突如其來的變化,這對當時處于出版過程的本書結語部分的觀點也構成了挑戰,這也算是現實對歷史形成的內容構成的挑戰。略感欣慰的是,本書現在的觀點繼續保持了結項時所持的觀點,未做修改,這或許也體現出基礎研究或者說是“坐冷板凳”的一些價值來。盡管歷史既不能假設亦不能預測什么,但在展現歷史進程的過程中,在尊重歷史客觀性的基礎上,盡力做到“據今鑒古”以達“經世濟用”之功用一二。由于歷史不會重演,所以我們很少或是根本就沒有機會同步捕捉到歷史上與現實中的“押韻的音符”,但希望對未來能起到有所啟示、有所助益的功用,依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盡管如此,由于本書研究的東南亞國家多,而東南亞地區在民族、文化、宗教、國家政體類型等方面均表現出多樣性特點,因而通過相應作者負責對相應國家進行研究,進而盡力最終將東南亞民族國家建構與民族整合的個體特性和整體圖景展現出來。坦白地說,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方面的研究構想和實際之間還是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
雖然本書是在獲得結項鑒定良好結論基礎上的壓縮版修改稿,出版社編輯也嚴格把關,但由于這是一項集體成果,各人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一樣,水平也有差異,所以許多地方不可避免地還存在一些問題。敬請讀者不吝賜教。
何平 陽舉偉
2024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