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歐關系:適應與塑造
- 馮仲平等
- 538字
- 2025-04-28 17:30:39
第二章 中國的歐洲觀
中歐關系的發生和發展取決于中歐彼此的互動,有時某一方主動,另一方被動,但不論如何二者關系的性質和質量均為雙方互動的結果。在我們了解和把握歐洲對中國認知及其變化的同時,還很有必要全面理解中國對歐洲認識和態度的形成和演變。
總體上來說,盡管歐洲對華認知從合作伙伴變為“伙伴、競爭者及對手”,中國不論是官方還是學界普遍仍然將歐洲國家和歐盟看作合作伙伴,看重歐盟擁有巨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和歐洲雖然在經濟上的競爭增多,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保持強勁,以及中國市場的不斷擴大,中歐合作的空間和潛力巨大。同時,對中國來說,歐洲不僅是貿易、技術合作伙伴,而且是多邊主義的合作伙伴,中國希望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沒有歐洲很難做到。在全球治理領域,正如歐洲視中國為合作伙伴一樣,中國清楚,由27個國家組成的歐盟是一個關鍵的國際行為體,如果不與歐盟合作,采取全球行動就會很困難。
中國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對歐認知,既是基于歷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后與歐洲交往的經驗,也是基于中國對國際形勢以及歐洲發展前景的基本判斷。本章將首先對中國對歐認知的演變作簡要梳理,然后分析中國歐洲觀的形成特點及其對中歐關系的影響,最后探討中國的歐洲觀與歐洲的中國觀之間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