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孝通與中國歷史社會學
- 周丹丹 李若暉
- 411字
- 2025-04-28 19:14:24
第一章 重返費孝通思想的歷史視野
2003年,費孝通在《暮年漫談》一文中,回顧自己早年的生活和求學經(jīng)歷,談及晚年“要補一補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課”,并提出“應該多讀點歷史”。費孝通特別指出:“現(xiàn)在的年輕人,甚至是學社會學的年輕人,都不大知道我們國家的歷史了,因此我希望大家加強歷史意識(不僅僅是知識),使我們在看待事物時,能聯(lián)系上延續(xù)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我們不能丟掉歷史,當然也不盲從歷史。我認為不懂得歷史就不會懂得文化。”[1]
費孝通以社會學家的身份,振聾發(fā)聵地呼吁社會學的研究者們多讀點歷史,以幾千年中國文化的歷史為視野從事社會學研究。十幾年前的呼聲尤在耳畔,而其中蘊含的對中國社會學未來發(fā)展之殷殷之情與深切期盼,以及更為深層的方法論意涵卻鮮被提及。與此同時,費孝通畢生學術研究中對歷史所傾注的心血也為社會學界所忽視。當歷史學界驚呼費孝通思想的歷史面相猶如“明珠暗藏”[2]之時,社會學界亟須重視對這一問題的探討,由此推進中國歷史社會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