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巴縣檔案的整理情況

巴縣檔案自發現至今,經過了多次整理。巴縣檔案現有的政務、農業、工商業、手工業、司法、軍事、交通運輸、財稅、金融、文教衛生、重大事件等11個大類并不是巴縣檔案形成時的最初分類體系,而是當年四川大學歷史系進行整理的結果。當時的整理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倉促進行的,從而打亂了原有按房進行分類的來源體系,改用事由原則即案卷內容進行分類。這對檔案本身來說是一場破壞,因為檔案原本的歷史聯系被打亂,同一來源的檔案被人為分割開來,損失很大,也給現有的管理和利用帶來了諸多的不便。但在當時的情況之下,能夠將巴縣檔案進行搶救并集中保管起來,也不得不說是后人之福了。1965年四川省檔案館接收巴縣檔案之后,為了最大限度保證檔案不再受到損害,已經過重新分類的巴縣檔案不適合再次打亂重新整理,故四川省檔案館現在依然保持著當初四川大學歷史系的分類模式。四川省檔案館接收巴縣檔案之初,編制了案卷目錄9冊,裱糊檔案90余萬張,縮微1058盤67331卷,而且當時還可以對外出售縮微膠卷。[17]四川省檔案館對外提供利用巴縣檔案主要有兩種形式:縮微膠卷[18]和光盤。乾隆朝至宣統朝均有縮微膠卷,乾隆朝至同治朝同時還有光盤可以提供利用,光緒朝和宣統朝目前還沒有光盤。出于保護珍貴原件的需要,巴縣檔案紙質原件已經不再對外提供利用。

因為前期按照事由進行重新分類和整理所帶來的影響,再加上藏于破廟之時所遭受的損毀,巴縣檔案雖然理論上有11.3萬余卷,但是殘卷較多,類似“天書”[19]。部分檔案只有一份告狀材料,也有部分除了告狀之外,還有衙門發出的傳訊當事人的差票,此外就沒有其他材料了。這兩種類型的檔案只記載了原告的一面之詞,無法看到被告人的訴狀等相關材料。即使告狀內容存在夸大、虛構等現象,也苦于材料的缺乏無法得到印證。盡管這些材料對我們研究清代訴訟制度以及訴訟文書的格式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我們無法從其內容敘述中窺見事情的真相,也無法明了當事人各方之間的確切關系。也就是說,這類檔案無法給我們講述一個真實的、完整的故事,其價值不能得到正常的體現,在應有價值基礎上有所下降。真正完整的案卷既有原告的告狀,也有被告的訴狀,甚至原被兩造還不止一次地向衙門遞交他們的狀紙,雙方在不斷地進行博弈。知縣受理案件發出差票之后,當事人、中證人等隨票趕赴縣衙參加堂審,從堂審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知縣做出的審斷結果。如果一次堂審(初訊)不能解決問題,可能還會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堂審(復訊),每次堂審都會有相應的記錄。原被兩造及其他當事人對審斷結果表示認同,各方還會具結畫押。這種類型的案卷故事情節清楚完整,一般都是一案一卷,即使此案今后還有新的狀況又產生了新的訴訟,兩案也多采用合并為一卷的方式進行立卷歸檔。因此,從這類故事情節完整的檔案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事人各方的關系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對我們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巴縣檔案中故事情節完整、保存又很完好、字跡清晰可辨的檔案估計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目前巴縣檔案還存在如下一些問題:同一案件的檔案材料被分散打亂到多個案卷之中,而多個案件的材料又混放在了同一案卷,同一案卷內的檔案順序排列混亂,毫無邏輯關系。這些問題對檔案的開發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目前提供利用的巴縣檔案中存在著一些錯漏之處,利用者在利用檔案的時候,要仔細鑒別、認真判斷,將遇到的類似問題記錄下來,以后在另外的案卷中發現相同的人名和案情時,再將兩處的材料進行銜接和對比,才能最終窺得其全貌。在整理工作中,檔案部門需要將這些錯漏之處進行相關的處理,以方便利用者。而要找到這些錯漏之處,需要檔案部門充分發揮利用者的積極性,建立與利用者之間的聯系,利用者可以隨時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檔案部門,而檔案部門可以在查實之后隨即進行相應的處理。日積月累,存在的問題總會越來越少,檔案將會最大限度地恢復原來的面貌。一旦有機會進行進一步的整理,這些“冤假錯案”將會根據平常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糾正。即使不能完全糾正,最起碼可以在目錄中添加備注進行說明,使分散的檔案之間建立起相互關聯,便于檔案的管理和提供利用。其實不僅僅在巴縣檔案中存在這些錯漏問題,浙江龍泉檔案也存在一個案件的檔案散存在多個案卷,而一個案卷中又包含多個毫不相關的案件的情況。[20]浙江大學在整理龍泉檔案時,就采取了先以案件為單位將散存檔案集中,再按照時間或邏輯順序進行編排的辦法。而在索引目錄中增加“卷宗號”與“原卷宗編碼”,更是建立起了檔案現存狀況與其本來面目之間的有機聯系。[21]

將編撰檔案史料出版發行,是提供利用工作的重要措施,這不僅可以提升檔案館的工作水平和服務水平,保護清代檔案原件,更重要的是還能給檔案的利用者尤其是異地利用者帶來極大的便利。異地利用者不用再到檔案館實地查找檔案,即可以達到查閱和研究的目的。從巴縣檔案發現至今,共出版如下檔案匯編:1.《四川人民反帝斗爭檔案資料》,四川大學歷史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2.《四川保路運動檔案選編》,四川省檔案館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3.《四川教案與義和拳檔案》,四川省檔案館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4.《清代乾嘉道巴縣檔案選編》(上、下),四川大學歷史系、四川省檔案館主編,四川大學出版社,(上)1989年,(下)1996年;5.《清代巴縣檔案匯編·乾隆卷》,四川省檔案館編,檔案出版社,1991年;6.《清代四川巴縣衙門咸豐朝檔案選編》,四川省檔案局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清代巴縣檔案整理初編·司法卷·乾隆朝》(一)(二),四川省檔案館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8.《清代巴縣檔案整理初編·司法卷·嘉慶朝》,四川省檔案館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9.《清代巴縣檔案整理初編·司法卷·道光朝》,四川省檔案館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巴縣檔案出版的這些匯編,對學界的研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清代巴縣檔案整理初編·司法卷·乾隆朝》(一)(二)被列為四川省2013年度重點出版規劃項目;2016年出版的《清代巴縣檔案整理初編·司法卷·嘉慶朝》《清代巴縣檔案整理初編·司法卷·道光朝》不僅被列為四川省2016年度重點出版規劃項目,也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清代巴縣衙門檔案整理與研究”(批準號:16ZDA126)的中期成果。《清代巴縣檔案整理初編·司法卷·乾隆朝》(一)(二)兩冊,挑選了自乾隆十八年至乾隆六十年涉及產權、貿易、宗教、家庭、婦女、繼承等不同類型的司法檔案共60卷、504畫幅,所選檔案均以案卷為單位進行編排,卷內檔案又按照檔案形成時間的先后順序依次排列,相比巴縣檔案的其他匯編更為科學合理。《清代巴縣檔案整理初編·司法卷·嘉慶朝》選擇嘉慶二年至嘉慶二十三年檔案15卷共15個案件,《清代巴縣檔案整理初編·司法卷·道光朝》選擇道光元年至道光三十年檔案10卷共10個案件進行匯編,還在每個案件之前增加了“案情導讀”,對案件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對幫助讀者了解案件緣由、審判過程及結果等內容具有重要的作用。這幾本匯編選擇保存較好、形式和內容較有代表性的“卷”而不是“件”為單位進行編排,便于讀者了解案情的來由始末,以及清代基層司法的實際運作模式,也有利于發揮檔案的最大價值。盡管巴縣檔案已經出版了如上匯編,但相比最近幾年其他地方檔案和文獻匯編出版的蓬勃之勢[22],巴縣檔案的匯編還顯得零散而不成體系,在匯編的編排方式和編排質量上也是參差不齊、情況各異。在選材內容、編撰方式方法、印刷質量等方面與高水平、高要求的檔案匯編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尚不能滿足利用者的多元化需要。

在報刊公布方面,早在50年代中期,《四川大學學報》《歷史研究》《近代史料》等期刊就刊登公布了一些巴縣檔案中的史料。如:《四川大學報》1956年第1—2期刊登了四川大足教案與四川東鄉縣人民抗糧斗爭的史料;《歷史研究》1956年第2期、第10期分別公布了四川義和團、自立會、劉儀順的相關檔案;《近代史料》1958年第1期公布了余棟臣與四川農民反帝運動的相關史料。[23]四川省檔案館于1983—1985年主編的季刊《四川檔案史料》公布了巴縣檔案中有關吏治整頓、土地租佃關系、山貨幫、川江銅鉛運輸等方面的史料。重慶市檔案局(館)于1989—1990主辦的季刊《檔案史料與研究》,公布了部分巴縣檔案史料。比如“清末巴縣祭祀檔案史料選”(1989.3)、“清代四川民俗史料選輯”(1990.4)等。《四川檔案》期刊也曾經發布了“鴉片戰爭中川省各營官兵出師江南抗英檔案選輯”(1997增刊)、“巴縣檔案中保存的嘉慶二十一年禁煙告示”(2010.2)等史料。《中國檔案報》刊登了部分巴縣檔案,比如“四川巴縣民俗檔案”(2012-2-13)。

綜上所述,對巴縣檔案的整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整理出版專題匯編和綜合匯編多種,在報刊公布檔案若干,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盡管如此,對巴縣檔案乃至所有清代檔案的整理仍然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進行反思。[24]筆者認為,清代檔案整理與現代檔案的整理有共同之處,應該遵循檔案整理的基本原則,即:檔案的整理應該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礎,保持文件之間的歷史聯系,便于保管和利用。[25]此外,還需格外注意“高齡檔案應當受到尊重”,即在遵循基本原則的基礎上,考慮到檔案的珍貴性和保存狀況,盡量保護檔案原件不受損毀,采用數字化掃描的方式進行保存和利用,加大檔案匯編的編撰和出版力度,啟動數據庫的建設和推廣,拓寬檔案提供利用的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阳县| 玉环县| 崇州市| 昌江| 同德县| 平阴县| 新蔡县| 五原县| 甘孜| 鹤庆县| 文昌市| 阳曲县| 武功县| 扬州市| 黑河市| 鲁山县| 芦山县| 呈贡县| 许昌县| 宁乡县| 清水县| 宝清县| 伽师县| 塔河县| 蓝山县| 巩义市| 龙川县| 九龙城区| 尚志市| 抚松县| 金湖县| 上栗县| 张家川| 湾仔区| 武定县| 额济纳旗| 深圳市| 包头市| 綦江县| 自贡市|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