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樹聲奏稿校證
- 杜宏春
- 1248字
- 2025-04-28 16:51:36
〇五 整頓省城水陸練勇折
同治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1873年7月16日)
江蘇巡撫臣張樹聲跪●1奏,為省城水陸練勇變通營制,整頓成軍,謹將辦理大概情形恭折具陳,仰祈圣鑒事。
竊蘇省襟帶江、湖,接壤皖、浙,系東南第一奧區。自上海通商,番舶客民,往來窺伺,形勢更為吃重。省城根本之地,綠營定額本自無多,兵燹以還,益形寡薄。從前尚有升任撫臣李鴻章留駐淮勇十余營并提臣李朝斌[31]所練陸營●2,藉資控扼。未及數年,陸續調征、遣撤,現在僅留淮勇兩營,分駐溧陽、青浦等處,設有緩急,運掉欠靈。蘇、松水陸紛歧,民情浮動。就目前而論,會匪、槍船、鹽梟、游勇刻思乘間竊發,重以他族逼處,肘腋單露,尤屬可虞。
查臣標中軍城守額兵,經前撫臣丁日昌[32]奏明改定一千名,為撫標左、右兩營,分駐省城內外[33]。其余陸師則有前護撫臣劉郇膏[34]所設親兵營,先后增募至四百二十余員,并升任撫臣張之萬先鋒小隊一百余名;水師則有丁日昌所設親兵炮船十號,又張之萬續增四號,均系隨時建置,專為彈壓巡查之用。
臣上年八月蒙恩署理撫篆,察看左、右二營,規模、紀律尚屬整齊。惟親兵小隊散漫畸零,將領亦未能得力。炮艇本以舊船充數,哨防、緝捕均不相宜,當經選派營官接帶親兵營,嚴定營規,設法整頓。旋以調署兩江,未及竣事。本年奉命撫蘇,抵任后悉心簡閱,就原定名、糧餉額,酌照湘、淮營制,以原設親兵小隊歸并挑募,編成撫標親兵洋槍隊一營;另設炮隊一哨,共員弁勇夫七百余員名,專練西洋開花炮、洋槍、火箭等項雜技,與左、右二營練兵互相砥礪,俾成勁旅。以原設親軍炮船酌照太湖水師營制,釘造長龍先鋒舢板槍船十八號,安設洋槍、炮位,編成撫標親兵水師一營,共員弁勇丁二百二十余員名。選派久經戰陣、能耐勞苦之盡先參將劉光才、補用副將董大鑒等,分別管帶,水陸兼操。所有官弁勇夫薪費、口糧,由臣撙節厘定,共月需銀三千七百余兩。比較原領之數,所增無幾。核與湘、淮營制,尚屬有絀無盈。前項餉需向在厘金項下按月給領,應即照章辦理。
伏查海疆要地,內患外侮,密伺潛滋,非量設重兵,綢繆未雨,不足以固根本,是以丁日昌原奏先將經制綠營變通試辦,聲明將來尚須添調二三營駐省訓練,弭患無形等語[35],所籌實今日當務之急。臣以凡材忝膺疆寄,有沿海練兵之責,當國家閑暇之時,不敢不早作夜思,亟圖整飭。惟餉需有限,增募維艱。現就原有各隊經營補輯,為得寸則尺計。一切營規軍紀,臣當隨時督飭各將弁,申明賞罰,實力講求,務使練一兵即得一兵之用,儲養精銳,保衛地方,以冀仰副圣主整軍經武、有備無患之至意!
所有整練水陸各營辦理緣由,謹會同兩江總督臣李宗羲[36],恭折具陳,伏乞皇上圣鑒,訓示。謹奏。六月二十二日●3。
同治十二年閏六月十二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4。
【案】此折原件查無下落,錄副[37]現藏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茲據校正。
1.【江蘇巡撫臣張樹聲跪】刊本無此前銜,茲據補。
2.【陸營】刊本作“綠營”,茲據錄副校正。
3.【六月二十二日】刊本無此具奏日期,茲據錄副校補。
4.【同治十二年閏六月十二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此奉旨日期與內容,據錄副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