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跨越時空的對話

近代以來中日之間發生了持久而影響深遠的思想互動,第一篇將通過比較與案例的方法,向讀者展示兩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呈現中日思想界間的“分流”與“共振”。

明治維新之后,日本成為中國有識之士觀察、評論、模仿和比較的對象。關于維新的原因、過程和主體,以黃遵憲、康有為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注意到了“尊王攘夷”主張的推動作用,他們把維新看作是一個改良的過程,特別是康有為更加強調制度變革的重要性和天皇個人的領導作用。而作為明治維新的經歷者,福澤諭吉、大隈重信等則把維新的原因歸于沖破封建門閥制度的歷史潮流,同時認為這是一場充滿變數、前所未有的政治和社會革命。比起個人,他們更看重在這個過程中由下級武士構成的組織性政治力量的作用。造成近代中國知識分子難以洞察明治維新革命性特質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們的明治維新論的出發點是基于其改革主張的需要,是一種典型的缺乏“他者”意識的日本研究。而基于誤讀的“他者”研究,又給近代中國對新政道的探索產生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早傳播者之一的李大釗,其思想在留日期間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在保持了對現實強烈關注的同時,他樹立起了“追求真理、信仰真理、實踐真理”的真理世界觀。而影響李大釗真理世界觀形成的日本因素主要是中江兆民追求政治之理的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幸德秋水的崇高形象也促進了李大釗真理世界觀的建構,而茅原華山關于文明的地理決定論則為李大釗提供了最初的真理的實質內容。李大釗還通過一系列努力,在思想上成功地處理了自由、權力與真理世界觀之間的矛盾,為最終全面接受馬克思主義信仰鋪平了道路。通過李大釗的個案,我們可以看到近代日本政治思想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中國知識分子對新政道的追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浦城县| 辽中县| 武义县| 湘西| 汝阳县| 承德市| 洮南市| 修水县| 潞西市| 临沧市| 衡南县| 南投市| 永宁县| 灵宝市| 图们市| 静乐县| 确山县| 新和县| 绥中县| 抚宁县| 淅川县| 泸溪县| 保康县| 延寿县| 凤冈县| 青田县| 桦川县| 万宁市| 静宁县| 榆林市| 洛宁县| 承德县| 祁门县| 廉江市| 舞钢市| 兴安县| 洪洞县| 大田县| 祁连县|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