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寒同山(神山)

萊州為府,東據羅山,西阻濰水,南距神山,北枕渤海。

——李民宬《癸亥朝天錄》

(萊)州隸山東省,羅山亙其東,濰水阻其西,神山據其南,渤海枕其北。

——申悅道《朝天時聞見事件啟》

萊州府……形勝:羅山亙其東,濰水阻其西,神山距其南,渤海枕其北,風土甲于青齊。

——鄭斗源《朝天記地圖》

寒同山,在(掖水橋)東,一名神山,掖水源此。

——金德承《天槎大觀》

上述引文是使行文獻中關于神山,即寒同山的記載。具體而言,李文、申文及鄭文是朝鮮使臣在介紹萊州府的形勝時,提及寒同山位于萊州府之南?!昂?,城南十五里,云峰山東”[27],“云峰高望”[28],又名九仙山,“有洞七,俱極幽勝”[29]。諸洞多為道教之人習道抑或修真之所。依內容和行文,李文、申文及鄭文的記述恐參照了《大明一統志》的相關記載:

(萊州府)風土甲于青齊……羅山亙其東,濰水阻其西,神山距其南,渤海枕其北。

——《大明一統志》[30]

如上述《大明一統志》的記載,李民宬與申悅道的記述方式及內容與《大明一統志》中有關萊州府形勝的部分幾乎一致,而鄭斗源只是將形勝和風土結合記述。換言之,纂修于明天順五年(1461)的《大明一統志》可能在成化年間,[31]甚至更早便已傳入朝鮮,并在其后的近兩百年內,被朝鮮士大夫階層所熟知。金德承也應參考了《大明一統志》,即“寒同山在府城東三十五里,一名神山,掖水源發于此”[32]的記載,但僅使用方位,以“在東”的概述代替“府城東三十五里”的記載。[33]民國《山東通志》記載:“自《元和郡縣志》誤謂掖水出寒同山,后世志書皆沿其誤,乾隆縣志始訂正之?!?a id="w34">[34]自唐至清乾隆年間,諸方志中將掖水之源記為寒同山,故參考《大明一統志》的朝鮮使臣金德承亦記載了掖水發源于寒同山。

天啟四年,謝恩兼奏請使臣團正使李德泂、副使吳、書狀官洪翼漢一行于九月十四日清晨自黃縣黃山館驛出發,當日落日時分到達朱橋驛。[35]途中留有《朱橋驛》一詩提及了寒同山,原詩如下:

朱橋驛

路出東牟縣,秋殘一夜間。

風沙行旅苦,場圃老農閑。

溪入平蕪凈,云隨眾鳥還。

誰知開眼處,一發露神山[36]

——吳《燕行詩》

圖1-9 《寒同山圖》[37]

此詩描述了秋冬之際,吳一行自黃縣至掖縣途中所見之景。東牟縣,即黃縣。黃縣在魏、元時期屬東萊,故名。東出黃縣時,吳等朝鮮使臣已跋涉了三千九百四十里,包括海路三千七百六十里及陸路一百八十里。[38]天啟三年,以李曙、李貴、金瑬等為首的西人[39]勢力發動武裝政變,廢光海君,擁立綾陽君李倧為王,即仁祖,史稱“仁祖反正”。廢君光海君為明朝正式冊封的朝鮮國王,新君仁祖為彰顯其帝位的正統性,急需明朝冊封。以李德泂、吳、洪翼漢為首的天啟四年謝恩兼奏請使臣團主要使行目的是感謝天啟三年明朝下賜的冊封詔書,懇請明朝盡快下賜誥命與冕服,以便完成冊封。雖在天啟三年奏聞兼辨誣使李慶全和冬至、圣節兼謝恩使趙濈兩行使臣的共同努力下,明朝下賜了冊封詔書,但因朝鮮與后金之間較為復雜的關系,明朝統治階層對是否下賜誥命與冕服還存在較大的爭議,李德泂、吳、洪翼漢一行的任務較為艱巨。故吳在感嘆“風沙行旅”之苦的同時,羨慕“場圃老農”之閑。潺潺的溪流流淌在寂靜且雜草叢生的曠野之中,白云之巔眾鳥飛向溫暖的南方。對“冊封”的擔憂和旅途的勞頓使吳無暇之際,猛然抬頭遠眺,映入眼簾的正是萊州神山之微茫。

寒同山[40]

郁紆連嶂秀,萬壑陰松風。

平望倚蒼翠,縣崖虎豹叢。

古洞流白云,迤邐掛長虹。

裴回愜幽興,煙雨曳短笻。

雖朝鮮使臣對于寒同山的記載大多為概述性描述,但通過清代掖縣文人劉在中[41]的《寒同山》一詩,可以還原朝鮮使臣彼時所見寒同山之美景。作為萊州府的地標,風景秀美的寒同山讓朝鮮使臣在領略齊魯優美風景的同時,亦激勵其繼續向京師前進。朝鮮使臣提及的寒同山或神山為今萊州市云峰山風景區內的寒同山。據相關方志記載,[42]寒同山海拔317米,位于萊州市城區東南8千米處。西依云峰山,東連大基山,南望大澤山,山峰呈凹型,靜穆端莊。綜前所述,寒同山具體的名稱變化為:(唐)寒同山[43]→(明代)寒同山、神山[44]→(清至民國)寒同山、神山、九仙山、[45]九青山[46]→(今)寒同山、神山。

圖1-10 自萊州市文峰路街道下王家村遠眺寒同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班戈县| 弥勒县| 离岛区| 丹寨县| 额尔古纳市| 定安县| 星座| 永昌县| 永新县| 金乡县| 平昌县| 武山县| 偃师市| 腾冲县| 古丈县| 华坪县| 新龙县| 大方县| 荃湾区| 哈尔滨市| 永兴县| 右玉县| 洪洞县| 丰宁| 建昌县| 桦甸市| 文成县| 泰顺县| 乌拉特中旗| 贡觉县| 东辽县| 扎赉特旗| 应城市| 东安县| 景德镇市| 安达市| 垦利县| 延吉市| 天全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