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蔡翔

文學研究中,有些老方法,是可以常用常新的,比如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總是小說重要的構成元素,不僅現實主義重人物塑造,即使現代主義,也會注意人物,哪怕人物只是一種象征。而把同一類人物排列在一起,就構成了人物譜系,這是人物形象分析進一步的深入和擴大。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研究中,排列出這種人物譜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比如,小資產階級的人物形象,這類人物有起源,有發展,也有變化,變化的后面,是整個20世紀。人物譜系的后面是時間,時間構成了歷史。

戴哲的新書《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形象的敘述與想象研究(1978—2016)》,選取的,是當代文學史中的農民形象,農民形象也是一個譜系。戴哲把這個農民形象的譜系置放在具體的歷史語境中進行考察。這個語境就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包含了社會關系,也包含了生產關系。因此,她的關注重點就不僅僅在文學,更在于構成文學的諸種要素。這種敘事的野心是大的,當然也存在風險,這個風險就在于,稍不留神,就會“放棄”文學。不過,戴哲很好地把握了各方面的關系,并進行了有效的平衡。這種方法,特別適合現實主義的小說,現實主義總是特別強調人物的“來處”,這個“來處”就是社會。所謂生活,指的也是社會生活。

第一章,先處理這一農民形象譜系的當代起源。這個起源,戴哲以《創業史》里的“梁三老漢”為代表。在20世紀50—70年代的農民塑造中,梁三老漢不是主流,而是被主流壓抑的形象。而之所以被壓抑,是因為梁三老漢的“發家”思想。梁三老漢的“私”,襯托出50—70年代的主流農民形象的“公”。戴哲的選擇,有她的考慮,這和她研究的80年代有關。80年代是一個歷史的轉折,也是斷裂,斷裂的地方,開始創造。但是這個創造不是無源之水,這個源,就在梁三老漢。歷史,包括文學史,有些地方很吊詭,某個時代被壓抑的東西,很可能成為另一個時代思想的來源。1980年代的思想來源,很重要的一個地方,的確和梁三老漢有關,這就是戴哲討論的小生產者。1980年代的農村改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重新激活或者說征用了這種小生產者的思想資源,從而重新塑造了屬于80年代的農民形象。這一點,戴哲在書里討論得很詳細。

第二章到第四章,都在研究80年代,重點仍然在農民形象背后的農村。小生產者的“發家”思想,構成了80年代農村的改革動力,尤其是改革的情感動力,這個動力由文學提供。但是這種“發家”思想,也引起了農村的動蕩,動蕩里面,包含了利益的沖突,也有道德的困惑,同時,更有鄉村共同體的解體威脅。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文學并不是無動于衷,相反,一直在追蹤這種變化,各種各樣的煩惱和思考,也同時影響著農民形象的構造。所以,戴哲在這些章節中,也在跟蹤研究文學史里的這些變化。比如,她討論小說里的“小生產者”,也討論“小生產者”如何向“現代農民”轉化;討論農民中的“理性經濟人”,也討論這些“理性經濟人”和鄉村傳統秩序解構的關系,等等。

80年代充滿著生活的急劇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有些因素很值得關注,比如商業活動在80年代中國農村的興起。這方面,當代作家是很敏感的,比如《陳奐生上城》(高曉聲)、《芙蓉鎮》(古華),等等。在這些作品中,敘事者用前現代的市場來理解現代市場,這樣的理解降低了80年代對未來的風險評估,從而順利地進入90年代。應該說,這些問題,在戴哲的這部著作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當然,戴哲的這部著作只是剛剛開始,未來的學術道路還很漫長。

不過,戴哲抓住了80年代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農民“進城”。這個問題,研究的人很多,但是戴哲把香雪(《哦,香雪》)和高加林(《人生》)描述成為這個問題的“起源”,這樣的描述有戴哲自己的考慮。香雪和高加林,都可以看作是80年代的鄉村知識青年。這個知識青年也有自己的譜系。在此之前,文學中的知識青年,主要是“留下來”,留在鄉村,改變家鄉。從香雪和高加林開始,則要求“離開”,離開農村,進入城市。這是兩個時代的變化。《哦,香雪》比較浪漫,《人生》則很悲劇。但不管是悲劇,還是浪漫,都有一種強烈改變自身命運的要求。這種改變的背后,是現代,城市代表文明和體面,而進入城市,則需要知識和才華。這是80年代鄉村對城市的憧憬,這一憧憬改變了農民形象的書寫,和80年代前期的農民形象開始不一樣了。更大的不一樣還在后面,90年代的“進城”,沒有那么浪漫,進城是打工,迫于生計,養家糊口,不是什么體面。而農村也在逐漸地空洞化,第四章的后半部分,戴哲著重討論的是農民在衰敗的農村中的掙扎。

戴哲對90年代非常重視,這在她的導論部分可以看出。這是對的。90年代是一個更重要的轉折,它徹底改變了生活。即使對于戴哲所要討論的農民形象,也是如此。90年代的城市化,徹底終結了所謂的小生產者的夢想,它解決了農村的剩余人口,也成功地把農民轉變成為農民工。

第五章和第六章,都在討論90年代開始出現的“農民工”形象。這些討論,涉及面很廣,既討論農民工和城市的關系,也討論農民工的情感結構;既討論農民工的困苦生活,也在研究在這樣的生活和身份的轉換中,是否有一種新的主體性生成的可能。可以看出,戴哲對這個階層有一種深深的同情,同時更懷有一種未來的希望。如果要挑剔,那么我覺得戴哲對90年代應該有一種更深刻的描述,不過,我相信,假以時日,戴哲對90年代一定會有更深入的研究。畢竟,戴哲還很年輕。

戴哲在碩士期間,師從海南大學的劉復生教授,在劉復生教授的耳提面命之下,打下了很好的學術基礎。后來,又到上海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則師從浙江大學的邵培仁教授,進行博士后研究。戴哲的求學之路很漫長,求學期間也很刻苦。戴哲很謙虛,總是認真地學習并向各位老師和同學請教。同時,戴哲身上又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這種精神幫助她克服了各種困難。這本書就是她求學的成果。這是我讀戴哲這本書的一些感想,并以此祝賀戴哲的新書出版。

2023年4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佛山市| 枝江市| 陇川县| 札达县| 临汾市| 福鼎市| 墨竹工卡县| 长垣县| 张家港市| 陈巴尔虎旗| 定南县| 满洲里市| 石景山区| 黄大仙区| 夏邑县| 肥城市| 无锡市| 左云县| 荥经县| 浠水县| 监利县| 台州市| 龙胜| 罗定市| 平果县| 岗巴县| 甘孜| 白城市| 北票市| 涞源县| 托克逊县| 永登县| 察哈| 崇左市| 彩票| 宜宾县| 白山市| 元谋县| 墨竹工卡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