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學術價值與創新

對作為世界文學經典作家中心之一的莎士比亞進行研究,本身就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而對英語世界莎士比亞研究的新材料與新方法的進一步發掘與研究,亦是一次富有挑戰性與創新性的新嘗試。然而,正是因為如此,才使此選題更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與學術價值。

本研究的創新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本書是國內第一部以英語世界莎士比亞研究的新視域與新材料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本書的最大創新點與學術價值就體現在這一“新”字上。在此,有必要對“新”進行說明。所謂“新”,并非從時間維度來審視的“后”來者,亦非“舊”的對立面,而是從歷時性與共時性兩方面進行比較而來的“新”,即相較于已有視域與材料的“新視域”與“新材料”。然而,“新”不完全是“推陳出新”,還可能是一種具有“反傳統”“反經典”后現代特征的相關研究。實際上,“新”除了正面意義,還有“反叛”的意味。諸如流行音樂、青年文化與莎士比亞的耦合,使莎士比亞從世界文學經典這一“神壇”上被驅趕下來,從而大眾化。莎士比亞大眾化的結果就是要求重建經典,又一次將莎士比亞置于視野中,重論文學經典性問題。

第二,本書首次較為系統地對英語世界與中國莎士比亞研究進行比較研究。本書在進行英語世界莎士比亞研究的新材料與新方法梳理之時,勢必首先對國內研究進行概述,并與英語世界相關議題研究進行橫向比較,以觀中西視域中莎士比亞研究的現狀與特征。

第三,本書另一重要創新點體現在資料匯編之上。本書在研究的同時,還梳理了大量英文文獻資料,并按主題分類,形成文獻資料匯編,附于文末。這類文獻多為20世紀后半葉至今出版、發表的成果,大多視角獨特。比如人類學視域中的莎士比亞研究、莎士比亞與科學研究、莎士比亞與流行音樂研究、莎士比亞與青年文化研究、莎士比亞與新媒體研究等,國內莎士比亞研究鮮少涉及。

總體而言,國內莎士比亞研究無論是在專著出版、學術論文發表、國家級課題申報、莎士比亞協會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構成了世界莎學研究的中國視域。然而,國內莎士比亞研究同時也面臨著困境。從宏觀的理論體系建構來看,如李偉民教授所述,中國莎學研究缺乏長遠規劃發展,尚未形成重大中國莎學理論突破,其研究方法有待更新,引進西方最新莎學成果不足,且與西方莎學界缺乏長期而固定的交流[6];從微觀的研究方法與關注話題來看,如喬國強教授所言,國內莎士比亞研究主要聚焦于劇本研究,而這一研究視域又往往局限在人物、主題、譯本方面的探討,缺乏莎劇話語分析、表演形式、舞臺、莎劇學術史、“莎劇產業”與“莎劇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7]上述問題至今未得到有效解決,尤其是研究方法有待更新、引進西方最新莎學成果不足這兩大問題,諸如生態批評,互文性研究,計算機文本學,莎士比亞作品多渠道、多方位的文化滲透和影響,莎劇中的舞臺藝術等西方莎學研究新領域還需國內學界進一步開拓。[8]這就有賴于國內學者一方面立足于中國莎士比亞批評史,從中國莎士比亞批評現狀出發,進行獨具中國特色的研究,構建起中國莎學學科理論體系;另一方面,緊緊跟蹤世界莎學研究動向,不斷引進世界莎學研究資料,不僅要重視20世紀世界莎學研究成果的譯介[9],更要牢牢把握21世紀20年來出現的新成果與研究新趨勢,助力國內莎士比亞研究。

英語世界莎士比亞研究方法多樣,視角頗為新穎,諸如莎士比亞與流行音樂、莎士比亞與青年文化、人類學視野中的莎士比亞研究等研究領域,國內尚未涉及。因此,本書帶著國內莎士比亞研究面臨的難題出發,對這類英語世界莎士比亞研究的新材料與新方法進行梳理與分析。這在向國內學界引介英語世界莎士比亞研究新成果、呈現英語世界莎士比亞研究新動向方面,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皋市| 精河县| 宜城市| 昆山市| 合川市| 灵璧县| 莱阳市| 溆浦县| 巴彦淖尔市| 和田市| 闻喜县| 昆山市| 万安县| 开阳县| 尼玛县| 突泉县| 洞头县| 且末县| 二手房| 兴和县| 偏关县| 教育| 福安市| 略阳县| 黄陵县| 东兴市| 虎林市| 绥中县| 平武县| 科尔| 扬中市| 南漳县| 滦南县| 玉林市| 长沙市| 甘泉县| 塔城市| 新安县| 华安县| 措勤县| 阳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