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詩話”,既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對詩歌進行論述品評的一類體裁,也是古代“話”體文學批評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許顗 《彥周詩話》自序的界定:“詩話者,辨句法,備古今,紀盛德,錄異事,正訛誤也。”[1]古代詩話作品形似散文隨筆,多以文言文書面語為主,記錄不同朝代詩歌作品及其作者相關生平語錄、歷史軼事,并對相關詩學術語、美學理念等進行品評。古代詩話存在時間跨度較長的發展歷程,從早期的記事記言發展到就詩學理論展開論述,這一過程帶動了詞話、曲話、文話等“話”體文學批評的發展。“詩話”最終形成的形制體例與理論范式,使其在文學批評史中占據重要地位。

中國傳統詩歌歷史源遠流長,詩話作為隨之應運而生,主要圍繞詩歌相關議題展開討論的體裁,它的明確出現并逐漸發展壯大,卻相對較晚。在題名中明確使用“詩話”,并以此作為體裁的界定標準,始于北宋歐陽修所著《六一詩話》。該作品原只稱《詩話》,后人援引時借用歐陽修“六一居士”的自號,對其重新加以命名。這一著述的問世,標志著“詩話”這一古代文論體裁得以被明確界定。“‘詩話’的本義,按其內容來說,就是關于詩的故事;按其形式來說,就是關于詩的漫談;按其體制來說,就是關于詩的隨筆。”[2]符合這一體裁定義的著述,逐漸在后世得以發展。以此為起點與契機,詩話這一新興文體得以在宋朝文人士大夫階層廣泛傳播,并隨之誕生了諸多符合這一文體特點的詩話佳作,正如四庫館臣所論:“詩話莫盛于宋,其傳于世者,以修此編為最古。其書以論文為主,而兼記本事。諸家詩話之體例,亦創于是編。”[3]自北宋發展到晚清,詩話這一作品集群的數量已蔚為大觀,其內容指涉詩歌創作、鑒賞、詩人故實、軼事、詩學術語、技法,詩史品評、考釋等多個方面,已經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逐漸頻繁,自19世紀后期起,部分古代詩話作品通過英語翻譯、概括介紹等方式,傳播到歐美等國。宇文所安、劉若愚、阿瑟·韋利、葉維廉等長期以來關注中國傳統詩歌的知名學者,也將各自的研究視角投注到詩話作品的具體文本之中。雖然中國古代詩話已陸續在英語世界傳播了百年有余,但國內學界現今尚未有以此為題的全面、系統的研究成果。國內學界在對詩話為代表的歷代文論有所關注,并對其詩學價值展開持續探討的同時,有必要對中國詩話這一系列作品文本的海外譯介、研究情況進行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因此,對英語世界相關詩話研究的原始材料,進行相應的關注、梳理與分析闡述,則顯得極具意義。

“英語世界的中國古代詩話研究”這一議題,著力關注的既是詩話作品在國內學界歷來的學術價值與地位,更是在文化傳播的“他者”視角下,得以體現的中國古代文論話語的獨特之處。中國古代詩話,在英語世界(主要是指英國、美國等以英語為母語或交往手段的國家及文化圈)得以被譯介、研究,具有彰顯中國文化面向世界進程的現實意義。本題所指英語世界擬為以英語為語言媒介來進行寫作的譯介和研究的文化圈。英語世界相關研究對象(包括以英語為母語或第二語言的作者所撰寫的相關英文論著及研究成果)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具體實例,也是中國文化在異域文明中被接受、傳播的典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喀什市| 调兵山市| 洞口县| 镇巴县| 凌源市| 岢岚县| 扶绥县| 百色市| 县级市| 班戈县| 绥宁县| 五河县| 仪征市| 新巴尔虎左旗| 京山县| 长岛县| 江源县| 腾冲县| 信丰县| 奎屯市| 常德市| 屏南县| 曲阳县| 荣昌县| 紫云| 德令哈市| 榕江县| 鄂托克旗| 韩城市| 兴化市| 固始县| 乌苏市| 长白| 武义县| 汉寿县| 永平县| 宜兰市| 绩溪县| 中方县|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