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笑語藏刀
- 三國山賊不好當,開局綁了孫尚香
- 洛水文魚
- 2654字
- 2025-04-18 16:52:14
江俊輕描淡寫地說著故鄉(xiāng)水產(chǎn),語氣自然流暢,仿佛只是隨口提及家鄉(xiāng)的風物。
其實他完全是瞎蒙的——
汾河中是否盛產(chǎn)鱸魚,他根本毫無所知,甚至不確定這時代是否存在名為汾河的河流。
周瑜這等人物,言語中不帶半點鋒芒,卻招招試探,若稍有遲疑,便可能滿盤皆輸。
此時此刻,除了憑直覺蒙出一個不至于引人懷疑的答案,他別無選擇。
四周賓客只當是主賓閑話家常,未察其中兇險。
周瑜聞言,目中閃過一絲若有若無的意味,嘴角卻勾起一抹笑意,道:
“果然如此,本都督記得的沒錯,信都盛產(chǎn)鱸魚。若有一日,能掃平曹賊,還我河山,得閑嘗得那鱸魚之鮮,倒也是美事一樁。”
說罷,他似漫不經(jīng)心地看了江俊一眼,語氣溫和道:
“江公子既然遠至江東,不妨多留些時日。若有不適處,盡管吩咐下人,我自會安排。”
江俊心中一動:莫非自己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答對了?
他暗自松了一口氣,拱手作揖,語氣恭敬:
“承大都督厚意。江某常年漂泊,風餐露宿,如今能得暫歇之所,實屬三生有幸。”
他神態(tài)鎮(zhèn)定從容,話語謙和誠懇,方才緊繃的心弦也略松幾分。
然而,就在這時,小地圖上周瑜的標記悄然一變——
由原本的黃色“中立”轉(zhuǎn)為鮮紅“敵對”!
江俊心頭一震,冷汗瞬間涌上脊背。
他意識到,自己那句“鱸魚”恐怕并未騙過周瑜。
對方雖未當場發(fā)難,卻已心生疑忌,將他歸入敵人之列。
周瑜并未流露分毫異色,只是微笑著與江俊寒暄兩句,便領(lǐng)著屬下轉(zhuǎn)身步入內(nèi)堂。
江俊目光掠過小地圖,心中驟然一沉——
甘露寺四周,零零星星浮現(xiàn)出數(shù)十個紅點,顯然是周瑜的親信將卒!
他立刻明白了:周瑜既視自己為敵,其屬下自然也列入敵對,地圖上的變化不過是此意的直觀映照。
而更讓他心中泛起寒意的,是一個更深層的猜測——這些部將,極可能就是前來埋伏劉備的刀斧手。
這情形,與他記憶中的那一段“甘露寺殺劉備”的傳說,竟分毫不差。
唯一的不同,是歷史上并無記載周瑜親臨其事。而眼下,周公瑾卻已親自現(xiàn)身其間,這是否意味著他已下定決心,要除掉劉備?
江俊心中升起警兆,若今日宴上真有殺局爆發(fā),劉備固然難逃死劫,而他,恐怕也將難以全身而退。
“今夜若起刀兵,我恐怕得為劉備陪葬了。”
正當江俊思緒翻涌之際,耳邊忽然傳來一聲低語:
“江公子,江公子——”
他倏然回神,側(cè)目望去,只見小喬正注視著自己,眸中似有幾分擔憂。
江俊下意識瞥了一眼小地圖,小喬的標記仍為黃色,未曾轉(zhuǎn)為敵對。
這說明——她并未與周瑜完全同心?
小喬神情凝重,低聲說道:
“江公子臉色欠安,若身有不適,我可命人備轎,送公子回去歇息。”
語氣平和,聽來不過是關(guān)懷之辭,然而江俊瞬間聽懂了她的弦外之音。
她在提醒自己,“周瑜已對你起疑,快些離開!”
江俊心中暗忖:難道孫尚香將我山匪的身份告訴了小喬?
旁人看來,剛才周瑜的問詢不過是家常閑聊。
唯有小喬洞察其中試探之意,足見其心思之細膩。
可令江俊困惑的是,小喬身為周瑜之妻,何以反向提醒自己?此舉對她又有何益?
他望向小喬,見她目光柔和,神色間竟透出幾分難以掩飾的關(guān)切之意。
就在此時,旁邊的士族公子張震插話道:
“江兄,我府中車馬候于山下,若感不適,可送江兄回去休息。”
這些士族公子,顯然誤以為江俊與周瑜關(guān)系親厚,所以主動示好。
他緩緩吸了一口氣,隨即微笑答道:
“承諸位好意,此宴會事關(guān)重大,雖感微恙,豈能輕易離席?不在此處坐定,又當該去何處?”
他此番話,雖然表面上是推辭,卻是在對小喬暗傳信息:
“我已知危機四伏,但既然身處江東,若周瑜真有意對付我,必然是避無可避。”
小喬顯然聽懂了江俊的意思,輕輕點頭,語聲柔婉:
“既如此,公子還請節(jié)飲,莫要傷了身子。倘若稍感不適,隨時告我,我自會為公子安排。”
江俊心中微動,不禁生出幾分異樣情緒。
眾目睽睽之下,竟能與江東美人如此默契相交,一語一顧,心照不宣,竟有幾分快意。
“劉皇叔到——!”
門外忽地傳來一聲高喝,音清而長,猶如山鐘暮鼓,震動廳堂。
眾人齊齊一震,宴席之上登時肅然。
廳中賓客紛紛起身避讓,自大門至內(nèi)堂之間,頃刻讓出一條寬闊通道。
孫權(quán)親自引著劉備,自山門步入。兩人并肩而行,腳步穩(wěn)健,氣度自成。
劉備身披錦衣,神情莊重,雖年近不惑,雙鬢微霜,然其眼神清明,神采沉穩(wěn)。每踏一步,便似踏在自己未來的皇圖之上。
孫權(quán)則神色從容,年紀雖輕,卻已顯雄主之姿,眉宇間透著審慎與威斷,面帶微笑,態(tài)度頗顯親厚。
一時間,大殿寂靜,唯聞衣袂輕響與靴底踏地之聲。
江俊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那兩人,心底不由得喟然長嘆:
“劉皇叔,你今晚可要好好表現(xiàn)啊。若你不能贏得吳國太青睞,定下親事,只怕我也難逃此地。”
他苦笑一聲,自嘲般地想道:
“今早還差點被人慫恿暗算于你,轉(zhuǎn)眼竟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
……
內(nèi)堂之上,主位居中,吳太夫人端坐高臺,面容端莊而不失和藹,笑意含蓄,正與劉備寒暄交談。
話語之間盡是禮節(jié)周全的客套,仿佛兩國首腦之間的互陳美譽,聽著冠冕堂皇,卻難見實情。
江俊靜坐下席,目光不覺掠過主位。
他此前雖聽過“吳國太”之名,卻不曾真正了解其人。此刻目睹,卻不禁暗自驚異——
這位太夫人雖為孫權(quán)之繼母,實則年紀并不見老,眉眼舒展,膚色白皙,神情間自有一股母儀天下的從容之態(tài)。
與后世戲臺之上白發(fā)皺面、拄杖而行的老嫗形象大相徑庭。
此刻坐于臺上的,分明是一位儀態(tài)端方的美婦人。
“這些江東士族的女人們,當真各個都是美女啊!”江俊心中暗嘆。
只不過,自始至終,吳太夫人與劉備的交談中,皆是問候過往、敘述風土,卻始終未提“聯(lián)姻”二字。
江俊心知,她尚在觀其人、察其行,并未輕易下定論。
周瑜在一旁落座,一言未發(fā)。
江俊心知,周瑜是在等吳國太表態(tài)。
小地圖上,那些在屋外分布的紅點,一動不動,似乎在等待著周瑜的命令。
宴席未開,殺機已伏。
忽聽吳太夫人盈盈一笑,舉盞向劉備道:
“劉皇叔,今日既是慶會,不若暫放國事,多飲幾杯。江東好客,還請勿推辭。”
語氣溫婉柔和,讓人看不出他對劉備態(tài)度如何。
鼓樂初響,宴席正式開啟。
眾賓客紛紛舉杯暢飲,廳內(nèi)杯盞交錯,笑語盈盈,一派太平盛景。
然而,在這片喧鬧熱鬧之中,小喬卻未隨夫君入席前列,而是輕盈地繞至后排,悄然在江俊身旁落座。
她衣袂如煙,眉目含情,舉止從容,與這宴上喧嘩之氣自成一界。
她輕輕托起酒爵,遞向江俊,聲若細流:
“江公子,郡主未曾出閣,不便拋頭露面。我與她年歲相仿,情同姊妹。今借此酒一盞,代她向公子致意。”
江俊心頭本被暗伏殺機壓得沉重,此時側(cè)目望她,卻不禁一怔。
只見小喬衣袍輕展,布料柔軟貼身,身姿曼妙。
微垂的衣領(lǐng)間,一抹雪膚若隱若現(xiàn),露出了一抹誘人的溝壑。
她似已察覺他落在自己胸前的目光,卻并未避讓遮掩,而是壓低聲音,柔聲說道:
“江公子,看什么呢,快回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