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周郎妙計
- 三國山賊不好當(dāng),開局綁了孫尚香
- 洛水文魚
- 2153字
- 2025-04-19 08:09:00
小喬輕掩朱唇,發(fā)出一聲清脆的笑聲,眼睛微微彎起,睫毛微顫,輕盈地掃過眼下。
眼角弧度更添幾分嬌憨。
今夜已是她第二次如此偷笑,而每一次笑意,似乎都只為江俊而綻。
隨著她的掩笑,胸口的雪白肉團微微顫抖,竟有種說不出的撩人風(fēng)情。
江俊目光一滯,心頭陡然一熱,不禁暗咽一口唾沫。
只是片刻,小喬便斂去笑容,復(fù)又端起溫婉嫻靜之態(tài),仿佛方才那抹輕佻,皆是幻影。
她舉起酒爵,嬌聲說道:
“江公子,還是先飲了這杯吧。酒盞舉得久了,我手已酸得緊呢。”
語調(diào)柔和婉轉(zhuǎn),似嗔似怨,帶著少女獨有的嬌態(tài)。
江俊接過酒爵,指尖觸及酒器尚存余溫。
他舉杯一飲而盡,美酒入喉,醇厚中帶一絲甘洌,心中卻泛起異樣的感慨。
他不禁思忖:漢末之世,衣飾之風(fēng)已頗為開放,貴族女眷衣袂輕薄,襟領(lǐng)寬松,自有一種不拘禮法的灑脫風(fēng)姿。
這般風(fēng)氣,恐怕正是后來魏晉風(fēng)骨之源。
已婚的貴族女性,更是以自身之美為榮,衣著上追求自由,肆意而不拘小節(jié)。
難怪那曹阿瞞不愛少女愛人妻!
然而,他此刻無暇沉溺于眼前風(fēng)情,心底始終被那未明的殺機纏繞。
目光頻頻掠過小地圖,只見紅點仍舊密布,靜止如初,愈發(fā)令人心生警惕。
周瑜尚未動手,顯然還在等待更合適的時機。
小喬察覺到江俊心不在焉,輕聲安慰道:
“公子若有所憂慮,不妨?xí)呵曳畔隆4碎g盡是美酒佳肴,且是太夫人親自設(shè)席款待,公子不妨好好享受片刻的閑暇,無需太多憂心。
她的話語帶著一絲安慰與關(guān)切,似在告知江俊:即便你對周瑜心存戒備,在太夫人的宴會上,周瑜也未必會貿(mào)然行動。
江俊微怔,隨即含笑點頭,目光落在她臉上,不由低聲問道:
“夫人待我如此厚意,實在令我不解,不知緣由何在?”
小喬一怔,似乎自己也從未想過這個問題,眼神微微閃躲,垂下眉眼,竟一時無言以對。
然而,還未等她作答,前席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劉皇叔!聽聞你劍法高絕,世所罕見,不知今夜可否舞劍助興?”
這話出自一名面容紅潤、酒氣熏天的武將,手中高舉酒爵,語氣雖帶醉意,然言中卻隱含挑釁。
話音甫落,席間樂聲頓止,眾賓皆側(cè)目望來。
劉備此時也已經(jīng)微醺,聽到這話不禁愣了一下,似乎有些錯愕。
周瑜卻霍然起身,厲聲喝道:
“子明!怎可妄言無禮?劉皇叔乃當(dāng)世英賢,豈能在席間獻(xiàn)舞劍之戲?即便是太夫人,也從未有此等吩咐!”
原來,那酒后失禮的紅臉漢子,正是呂蒙——字子明。
呂蒙毫無懼色,反而昂然抱拳,大聲道:
“皇叔一向灑脫豁達(dá),豈會介意?況且太夫人設(shè)宴款待,若能得皇叔一展英姿,豈非美事一樁?”
一番話,似玩笑似譏諷,言辭之間,分明與周瑜打著配合,顯然早有預(yù)謀。
先前就讓人給劉備灌酒,就是想看劉備酒后出丑。
劉備面帶微笑,拱手謙道:
“子明謬贊,備不過粗通劍術(shù),外面所傳不過是些虛名,豈敢自詡藝高。”
呂蒙趁勢轉(zhuǎn)向吳國太,正色請命:
“太夫人!劉皇叔這是謙遜過頭了,若非太夫人親自開口,皇叔恐怕不愿一展風(fēng)姿!”
吳國太端坐上席,氣度優(yōu)雅,語氣和緩而不失莊重:
“劉皇叔可不必如此自謙。妾身久聞三英戰(zhàn)呂布之英勇,今日宴席氣氛熱烈,皇叔若愿舞劍助興,當(dāng)是座上諸賓之幸。”
劉備聽得此言,臉上浮現(xiàn)幾分為難之色,眾目睽睽之下,若斷然拒絕,未免顯得失禮。
看著眾人的目光齊齊落在自己身上,他只得推脫道:
“此……宴席之中,畢竟不便使以劍器。若有失禮之處,還望太夫人恕罪。”
周瑜聞言,唇角微揚,隨即沉聲吩咐:
“既然劉皇叔興致已至,我江東向不乏良劍。來人,取‘剛鋒劍’來!”
江俊聞之,心中猛然一緊——周瑜果然布下此局。
劉備此時已顯醉態(tài),若舞動沉重寶劍,稍有閃失,便足以失態(tài)于眾目睽睽之下。
一旦出丑,周瑜便可借機貶損劉備,在吳國太面前悄然削弱其聲望。
眼見局勢危急,江俊當(dāng)即起身,朗聲斷喝:
“且慢!不必取劍!”
此言一出,滿堂賓客盡皆側(cè)目,目光紛紛聚焦而來。
江俊卻轉(zhuǎn)身看向小喬,語聲柔和而急切:
“夫人,可否借發(fā)簪一用?”
小喬微微一怔,旋即眸光一轉(zhuǎn),已然猜出他的用意。
她唇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眼神平靜,舉止從容。
輕啟玉手,緩緩拔下發(fā)上的金簪。
霎時,烏發(fā)如緞傾瀉而下,柔順如瀑,輕拂過頸肩與酥胸,映襯著她雪肌如玉,更添幾分出塵之姿,宛若九天仙子降凡塵。
江俊接過金簪,只覺此簪長約尺余,通體鎏金,雕飾精巧,光澤流轉(zhuǎn)。
他略作掂量,旋即將其拋向劉備:
“劉皇叔,你可用這金簪代劍,舞起來亦當(dāng)不失風(fēng)采。”
劉備接簪在手,神情微露訝異。
他沒想到江俊竟能如此應(yīng)變,心下生出幾分感激。
劉備微微一笑,穩(wěn)了穩(wěn)身形,對江俊抱拳行了一禮。
隨后,他身形微微搖晃,但仍艱難地走向宴席中央的空地。
酒意未消,他舉簪試舞,甫動兩步,便失了平衡,向前一栽,好容易才勉強站穩(wěn)。
此舉引得席間哄堂大笑。
呂蒙笑得最是張揚,高聲說道:
“劉皇叔乃是當(dāng)世英雄,怎會如此不勝酒力,看來英雄也難敵歲月無情啊。”
然而,江俊心中卻愈發(fā)沉重——這一切,分明仍在周瑜掌控之中。
周瑜輕哂,低聲譏道:
“皇叔若覺不適,何不早些歇息?畢竟年歲已高,縱有千里之志,也須量力而行。”
此語聽似體恤,實則暗藏鋒芒,言中直指劉備年逾不惑。
若將孫尚香許配于他,是否合乎情理,意在激起吳國太心中疑慮。
吳國太聽罷,目光輕輕掃過劉備鬢邊的霜發(fā),神色微動,似有所思。
江俊見狀,再度起身,朗聲說道:
“皇叔舞劍,怎可少了琴瑟相和?在下久聞周夫人琴藝清妙絕倫,若能執(zhí)琴相伴,定可令皇叔英姿更勝三分!”
當(dāng)著周瑜的面,江俊竟然讓小喬當(dāng)眾為劉備撫琴。
此言一出,席間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