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軸在實驗臺上自動展開,墨跡如活物般流動重組。
艾倫凝視著蛇人祭祀文中那段關于“門關”的奇異描述,分神核心無聲運轉。
意識深處那個冰冷的解析點貪婪吞噬著文字,將混亂的象形符號拆解、對比、重構。
幾息之間,在艾倫的眼中,卷軸邊緣空白處便浮現出大段通用語注釋,不僅注明了擬聲的發音要點,更標注出其中若干處與鐮齒族“原初之語”在能量震顫頻率上的相似點。
艾倫指尖輕點注釋旁的一個符號。
分神立刻響應,精神海中投影出立體的能量流變模型,清晰展示出兩族語言在撬動“門關”之力時路徑的異同——蛇人更依賴群體祭祀形成的集體精神場,鐮齒族則偏向個體對空間“紋理”的精密感知與模仿。
這效率遠超他過往獨自鉆研的日夜。
當然,維持這冰冷高效的“工具”,代價是定期投入大量新知識:四色高塔高階元素嬗變猜想,從黑市流出的深紅秘境低階血脈圖譜,從北境獲得的若干銀月學派的復雜儀軌知識,甚至是他對靈界那些奇異存在之構造的記憶拓印。
分神如同永不饜足的黑洞,吞下這些,再吐出精煉的規則碎片,維系著自身精密而脆弱的動態平衡。
就在艾倫沉思之際,實驗室門被叩響。
湯迪端著一盤處理好的霜藍鋼錠進來,目光掃過艾倫面前那自行書寫的卷軸。
“師兄,這批基材淬火完成了,共振頻率波動在允許值內。”他將鋼錠小心放在指定區域。
“嗯。”艾倫應了一聲,注意力大半仍在分神反饋的信息流上。
湯迪猶豫片刻,又道:“那個……氣態穩定劑又耗盡了。羅娜師姐說倉庫的寒霜石蕊精華也快見底。”
艾倫這才抬眼,分神已將蛇人卷軸解析完畢,開始自動梳理下一份關于北境霜痕蠕蟲能量腺體結構的圖譜。
“知道了。寒霜石蕊我會找羅娜批條,你去倉庫領。”
“另外,下午測試‘流風之觸’對實體護盾的滲透極限,你幫忙記錄數據吧。”
艾倫提到的‘流風之觸’,即是他為自己的新造物起的名字。
他的實驗室角落現在存在一個半人高的黃銅框架,框架內部,一團淡青色的氣旋正不安地翻涌、收縮。
艾倫仿佛能透過氣旋看到其核心處嵌著的幾粒赤金色金屬微粒光芒明滅不定。
這就是他耗費心力構建的氣元素傀儡的雛形——“流風之觸”。
它能在艾倫意念驅動下瞬間聚散,穿透實體障礙,甚至通過靈界金屬那奇異的特性模擬出短距離的相位跳躍。
維勒登導師看過演示后難得點頭,稱其思路“跳出了元素傀儡的窠臼”。
但缺陷同樣致命。
氣旋的維持極度依賴核心微粒持續釋放的磅礴熱力,其消耗頗大,而何以補充這些來自靈界鍛造廠的奇異金屬,艾倫目前毫無頭緒。
更麻煩的是,傀儡缺乏自主的“靈性”內核,所有復雜行動都需艾倫分神實時操控或是預先設定,這對他的精神力負擔不小。
湯迪對艾倫的要求點頭應下,悄然退了出去。
艾倫走到黃銅框架前,指尖探入翻涌的氣旋。沒有實質觸感,只有能量流過的微弱酥麻。
他心念微動,氣旋瞬間坍縮,凝聚成一支近乎無形的氣矢,無聲地穿透了實驗臺上一塊半指厚的精鋼靶板,留下邊緣光滑如鏡的孔洞。
-----------------
傍晚,艾倫帶著“流風之觸”最新的測試數據,敲響了維勒登導師內室的門。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奇異的腥甜與金屬混合的氣息,比往常更濃。
祭壇幽藍的符文光芒下,維勒登正調整著面前投影的一座結構異常復雜的立體儀軌模型。
模型核心不再是熟悉的蛇人祭司魂核或扭曲的巨魔虛影,而是一枚不斷脈動、散發著骨質冷光的奇異圓盤,圓盤表面布滿可稱靈動的凹陷與凸起。
“導師。”艾倫將記錄水晶球放在祭壇邊緣。
維勒登沒有回頭,六重瞳孔倒映著骨白圓盤上流淌的詭異光痕。
隨手一揮,水晶球自動落入他的手中,片刻之后導師就給出了他的意見。
“能量逸散點集中在相位轉換的瞬間接口。思路沒錯,接口材質或能量緩沖結構需要迭代。”
他一語點破艾倫報告里新傀儡的核心問題。
“是。核心那種金屬微粒的消耗也是瓶頸。”艾倫直言。
這種材料他在告知維勒登的信息中找的理由是,某次外出任務中從野巫師學徒身上偶然獲得。
“這種物品可遇不可求。嘗試尋找替代能量源,或優化你的‘撬動’方式,降低對它的依賴。”
維勒登的聲音平直無波,指尖隔空輕點,骨白圓盤上一個微小的凹陷亮起,投射出一束扭曲的光線,精準地修正了儀軌模型外圍一處回路的能量偏折角度。
“就像這個‘沉眠之骨’。來自‘永寂之棺’位面。它的能量惰性與穩定性遠超本位面任何材料,十分適配‘靈魂躍遷’所需的‘錨定’緩沖區。”
“改良后的儀軌,其核心結構更接近‘永寂之棺’某些原生超凡種的生物蜂巢腔室,而非我們熟知的符文陣列。它對能量流的約束效率提升了一倍,靈魂震顫閾值的不穩定性被壓制到近乎于無。”
“如果早些從那邊弄到.....”
維勒登的語氣帶著一絲極淡的、屬于研究者的滿足。
“不同世界孕育的規則具象,往往能打破固有的思維桎梏。真理的拼圖,散落在萬千世界。拘泥于一界,終是坐井觀天。”
這番話給了艾倫很大觸動。
他想起自己解析蛇人“門關”儀軌時遇到的瓶頸,想起“流風之觸”對靈界金屬的依賴,想起分神對未知知識近乎貪婪的渴求……
維勒登導師用行動展示了,跨位面的知識交互能帶來何等飛躍。
他腦中那個冰冷的解析點,似乎也因這番話而微微震顫,對“界外之音”的渴求悄然滋長。
“順帶一提,按照目前的進度而言,除了某些關鍵點還需進一步驗證外,這個儀軌大致是具有實用價值了。”
維勒登最后補充了一句,注意力已重新回到那枚脈動的骨白圓盤上。
-----------------
回到自己的實驗室,艾倫靜坐許久,維勒登導師的話在他腦海中回響。
他攤開手掌,一枚金幣靜靜躺在掌心。
他不再試圖用蠻橫的意志去“推”它,而是將意念化作無形的探針,細膩地感知著金幣與周圍空間那無形的“貼合面”,尋找著最細微的“褶皺”與“張力點”。
時間緩緩流逝。
突然,金幣極其輕微地向上“浮”起了發絲般的距離,維持了不到半秒,又輕輕落下。
這微小的成功,卻比之前任何一次蠻力推動都讓艾倫感到振奮。
這不是力量的增長,而是“認知”與“技巧”的精進。
他隨即嘗試將一縷意念探向精神海。
分神核心無聲運轉,將這瞬間的感知體驗、金幣懸浮的微妙觸感、維勒登關于異界規則的論述,連同蛇人卷軸中一段關于“虛空之弦”的晦澀描述,一同納入分析。
艾倫意識到,無論是那奇異空間吞噬蠕蟲得來的“撬動”能力,還是這冰冷的分神,其成長似乎都遵循著某種相似的路徑——它們需要持續地“喂食”。
喂食的并非單純的能量,而是新的規則認知、新的知識結構。
如同維勒登導師引入“沉眠之骨”打破了本世界材料的局限,他自身這些特殊能力的邊界,也需要不同世界的“異質養分”來拓展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