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機遇
- 槐花飄香的年代
- 劉禾安
- 2306字
- 2025-04-09 21:36:35
七月底的暴雨來得又急又猛。程衛東蹲在修理鋪的屋檐下,看著如注的雨水在地上砸出一個個小坑。已經連續三天沒生意了,貨架上剩下的零件不多了,而該收的賬款卻遲遲要不回來。
“東哥,有你的信!“郵遞員小張穿著雨衣,在門口跺了跺腳上的泥水。
程衛東接過信,是省農機研究所寄來的。他迫不及待地拆開,隨即失望地嘆了口氣——他投稿的技術改進方案被婉拒了,理由是“缺乏理論依據“。
“怎么了?“姜曉蘭撐著傘從后院過來,懷里抱著剛收下來的衣服。
程衛東把信遞給她:“還是不行。“
姜曉蘭快速瀏覽了一遍,安慰道:“至少人家給你回了三頁紙的意見,比上次強。“她指著其中一段,“你看,這位劉工程師說你的想法很有實踐價值,只是需要更多數據支持。“
“可上哪弄數據去?“程衛東抓了抓頭發,“咱們連個像樣的測量儀都沒有。“
姜曉蘭沉思片刻:“縣農技站不是新進了批設備嗎?我有個學生家長在那兒工作...“
正說著,一輛沾滿泥漿的吉普車“嘎吱“停在門口。車上下來個穿中山裝的中年男人,徑直朝他們走來。
“請問是程衛東同志嗎?我是地區農機局的李建國。“
程衛東連忙站起來,在褲子上擦了擦手:“我是,您請進。“
李建國環顧狹小的修理鋪,目光在墻上貼的各種手繪圖紙上停留了片刻:“聽說你改良的小型脫粒機效果不錯?“
“還...還行。“程衛東有些局促,“就是根據農民實際需要做了點小改動。“
“能看看實物嗎?“
程衛東領著李建國來到后院臨時搭建的工棚。那里擺著一臺看起來有些粗糙的機器,外殼是用廢舊鐵皮敲打的,但內部結構卻十分精巧。
“有意思。“李建國蹲下來仔細查看,“這個篩網角度調整得很巧妙,損失率多少?“
“不到百分之三,比國營廠的低兩個點。“程衛東說起技術就忘了緊張,“我還加了個安全裝置,防止小孩手伸進去...“
李建國聽完演示,突然問:“有興趣參加下個月的地區農機展銷會嗎?“
“展銷會?“程衛東和姜曉蘭異口同聲。
“對,改革開放嘛,鼓勵技術創新。“李建國掏出張表格,“這是報名表,不過...“他猶豫了一下,“展位費要兩百塊。“
兩百塊!這相當于他們現在兩個月的收入。程衛東剛要婉拒,姜曉蘭卻搶先道:“我們參加,謝謝李局長給這個機會!“
送走李建國后,程衛東急道:“曉蘭,咱們哪來兩百塊錢?“
姜曉蘭神秘地笑笑:“昨天學校補發了去年的科研津貼,正好兩百四。“見丈夫要反對,她按住他的手,“東子,這是個機會。李局長親自上門,說明你的機器真有價值。“
程衛東望著妻子堅定的眼神,胸口涌起一股熱流。他重重點頭:“好,我去!不過在這之前,得把機器再改進一下。“
第二天,姜曉蘭下班回來,發現院子里多了個人。一個瘦高的年輕人正在幫程衛東搬運鐵板,動作麻利卻略顯生疏。
“曉蘭,這是張建軍,新來的幫手。“程衛東介紹道,“建軍,這是我愛人姜老師。“
張建軍拘謹地點頭:“姜老師好。“他約莫二十出頭,眉清目秀,但右臉頰有道明顯的疤痕。
后來程衛東告訴姜曉蘭,張建軍是刑滿釋放人員,之前在勞改農場學了些機械修理。今天來鋪子找活干,只要管飯不要工錢。
“你答應了?“姜曉蘭有些擔憂。
“他手藝不錯,人也老實。“程衛東低聲說,“再說,咱們現在確實缺人手。你放心,我打聽過了,他是因為打架傷人進去的,不是那種惡性犯罪。“
姜曉蘭看著窗外正在認真擦拭零件的張建軍,點了點頭:“那就先試用幾天吧。“
誰也沒想到,這個偶然的決定,竟成了“槐香農機修理鋪“的重要轉折點。
##第十一章沖突
地區展銷會定在八月十五日,程衛東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機器改良上。張建軍確實是個好幫手,不僅手巧,還有些程衛東想不到的點子。
“東哥,我在農場時見過一種軸承安裝方式...“他常常這樣開頭,然后提出改進建議。
這天下午,姜曉蘭提前下班回來,看見兩人滿身油污地蹲在院子里,圍著個拆開的發動機爭論不休。
“曉蘭!“程衛東興奮地招手,“建軍想出了解決漏油問題的辦法!“
姜曉蘭走近一看,只見發動機外殼上畫著各種標記,地上散落著零件和草圖。張建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道疤在陽光下格外明顯。
“建軍說可以用廢棄的自行車內胎做墊圈,“程衛東解釋道,“既便宜又耐磨!“
姜曉蘭驚訝地看著張建軍:“你懂機械制圖?“
“在農場時跟一個老工程師學的。“張建軍低頭用袖子擦了擦鼻子,留下一道油漬。
晚飯時,姜曉蘭特意多炒了兩個菜。小程槐很喜歡這個“張叔叔“,纏著他問東問西。張建軍雖然話不多,但對孩子出奇地耐心。
“建軍,你以后就住后院那間小屋吧。“姜曉蘭盛了碗湯給他,“工資咱們按天算,雖然不多...“
張建軍連忙擺手:“不用不用,管飯就行!“
“那不行,“程衛東拍拍他肩膀,“你的點子值錢著呢。“
夜深人靜時,姜曉蘭靠在床頭算賬。除去展位費,路費住宿又是一筆開銷。程衛東輕手輕腳地上床,從后面抱住她:“別算了,睡吧。“
姜曉蘭嘆了口氣:“東子,我在想...要不要把教育局的工作辭了?“
程衛東猛地坐直:“什么?不行!“
“現在鋪子越來越忙,槐兒也大了,娘的身體...“
“絕對不行!“程衛東罕見地提高了聲音,“你好不容易有這份工作,怎么能放棄?“
姜曉蘭沒想到他反應這么強烈:“我只是覺得現在是個機會,你的農機具...“
“那也不能犧牲你的事業!“程衛東抓著她肩膀的手微微發抖,“曉蘭,我創業是為了讓咱們過得更好,不是要拖你后腿!“
姜曉蘭愣住了。她突然明白,程衛東內心深處始終有個結——他害怕重蹈覆轍,像當年她父母指責的那樣,成為她的負擔。
“東子,“她輕輕撫摸他臉上的傷疤,“這不是犧牲,是選擇。就像你當年選擇留下來照顧程嬸一樣。“
程衛東的眼眶紅了:“可是...“
“沒有可是。“姜曉蘭靠在他胸前,“咱們是一家人,記得嗎?“
窗外,月光灑在后院那臺正在改良的脫粒機上,金屬表面泛著冷冽的光澤。明天,它將迎來又一次改進;而這對夫妻,也將迎來人生的又一次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