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劉宏駕崩,何進死,王越救走劉辯
- 三國之召喚群英雄傳記
- 子未上仙
- 2889字
- 2025-04-16 07:00:00
在長安皇宮那昏暗壓抑的寢殿內,漢靈帝劉宏臥于榻上,形容枯槁,面色蒼白如紙,他強撐著身子,用那有氣無力的聲音,吩咐身旁的小太監:“速……速傳張讓與何進前來,朕有要事相商。”小太監不敢耽擱,匆匆領命而去。
不多時,張讓一路小跑,率先趕到。他滿臉堆笑,眼中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一進殿便跪倒在地,尖著嗓子說道:“陛下,老奴來了,不知陛下喚老奴所為何事?”劉宏費力地抬了抬手,還未出聲,何進那粗重的腳步聲便已傳來。何進大步邁入殿內,身材魁梧的他,此刻在這病懨懨的皇帝面前,竟也不自覺地收斂了幾分往日的跋扈,單膝跪地行禮。
劉宏看著跪在地上的兩人,長嘆一口氣:“朕這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可這天下卻愈發動蕩不安。聽聞太原的潘鈺勢力漸大,太行山的土匪也時常鬧事,朕實在放心不下。”說著,劇烈的咳嗽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張讓連忙上前,輕輕為劉宏撫背,諂媚道:“陛下寬心,有老奴和何大將軍在,定能保我大漢江山安穩。那潘鈺不過是地方勢力,不足為懼,只需調派大軍,便可將其一舉平定。”
何進冷哼一聲,不屑道:“張讓,你少在這說些輕巧話。調兵遣將豈是你說得這般容易?如今各地局勢復雜,兵力分散,貿然調軍,若是引得其他地方生亂,又當如何?”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吵不休。劉宏聽得心煩意亂,猛地一拍床榻,怒道:“都給朕住口!如今不是爭吵的時候。何進,朕命你整頓京師兵馬,密切關注地方勢力動向,若有異動,即刻出兵鎮壓;張讓,你負責打探各方消息,朝廷內外的情報,一刻也不能疏忽。”
兩人領命后,雖心有不滿,卻也不敢違抗。待他們退下后,劉宏望著空蕩蕩的大殿,眼神中滿是憂慮與迷茫。他深知,大漢的江山已搖搖欲墜,自己這病體怕是撐不了多久,而朝堂之上黨派紛爭,地方勢力割據,未來的路,不知該走向何方。但為了祖宗留下的基業,他只能強撐著,試圖在這亂世之中,為大漢尋得一線生機,可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艱難,
劉宏駕崩的消息如驚雷般傳遍朝野,年僅14歲的劉辯在一片慌亂中被扶上皇位。新帝登基,本應是萬象更新,可長安皇宮卻被一股更為壓抑的陰云籠罩。何進自恃身為國舅,又手握重兵,在朝堂上愈發肆無忌憚,一心想要獨攬大權。張讓則憑借著多年在宮中侍奉,對宮廷內外的事務了如指掌,且深得太后信任,自然不甘示弱,一場激烈的爭權奪利之戰就此拉開帷幕。
何進先是在朝堂上以“整頓朝綱”為由,大肆提拔自己的親信,安插在各個重要職位上,試圖將整個朝廷的軍政大權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公然無視張讓等人的存在,但凡有官員敢與張讓一黨親近,便會被他找借口打壓、排擠。
張讓也沒有坐以待斃,他深知何進的野心,于是聯合其他幾位常侍,在宮中頻繁活動。他們一面在太后耳邊哭訴何進的種種惡行,試圖借助太后的力量制衡何進;一面又秘密聯絡宮外的一些勢力,準備在關鍵時刻給予何進致命一擊。
一日,何進得知張讓等人在宮中商議對付自己,頓時暴跳如雷,他不顧眾人勸阻,帶領著大批兵馬氣勢洶洶地沖向皇宮,想要直接誅殺張讓等人。張讓得到消息后,驚恐萬分,但他很快冷靜下來,急忙召集手下,緊閉宮門,與何進的軍隊對峙。
一時間,皇宮內劍拔弩張,雙方僵持不下。何進在宮外怒吼著,要求張讓等人立刻投降;張讓則在宮中不斷向太后求救,希望太后能出面制止何進的魯莽行為。太后此時也亂了分寸,她既不想看到自己的兄長與寵信的宦官發生沖突,又不知該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機。
就在雙方對峙得如火如荼之時,宮中的局勢愈發混亂。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員見此情形,紛紛開始選邊站隊,整個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狀態。而劉辯這位新登基的皇帝,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不知所措,只能躲在宮中,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朝堂陷入一片混亂,卻無能為力。這場爭權奪利的斗爭,不僅讓皇宮內血雨腥風,也讓大漢的江山更加搖搖欲墜,
張讓深知若不除去何進,自己和一眾宦官將永無寧日。于是,他精心設下圈套,假意邀請何進入宮商議和解。何進自恃兵強馬壯,未將張讓的邀請放在心上,只帶了少量親信便大搖大擺地進宮赴約。剛踏入宮門,埋伏好的宦官們一擁而上,何進還來不及反抗,便被亂刀砍死。
消息傳出,何進的部將們群情激憤,紛紛要求為其報仇,皇宮內外陷入一片混亂。王越身為宮廷侍衛統領,一直對張讓等人的行徑不滿。他深知劉辯若落入張讓之手,后果不堪設想,便趁著混亂,單槍匹馬闖入宮中,背起劉辯,左沖右突,成功殺出一條血路。
與此同時,李亞林聽聞宮中變故,心中大驚。他匆忙趕到唐婉住處,只見唐婉花容失色,不知所措。李亞林急忙安慰道:“唐姑娘莫怕,有我在,定保你周全。”說罷,他手持紫金龍神矛,身背紫金弓,跨上踏雪云龍駒,護著唐婉朝著洛陽城外奔去。
一路上,兵荒馬亂,到處都是廝殺聲和百姓的哭喊聲。李亞林憑借著高強的武藝和過人的膽識,沖破了一道道關卡。每當有追兵靠近,他便張弓搭箭,箭無虛發,將敵人一一擊退。
張讓得知劉辯被救走,又驚又怒,立刻派出大批人馬追趕。眼看追兵越來越近,李亞林心急如焚。就在這時,他們來到了一條湍急的河流前。河水洶涌,擋住了去路。李亞林望著身后的追兵,咬咬牙,決定冒險渡河。他緊緊護著唐婉,策馬沖入河中。踏雪云龍駒不愧是寶馬良駒,在湍急的水流中奮力前行,最終成功登上對岸。
追兵追到河邊,望著洶涌的河水,只能望洋興嘆。李亞林和唐婉暫時擺脫了危險,他們不敢停留,繼續朝著遠方奔去。而此時的洛陽城,依舊籠罩在一片腥風血雨之中,
李亞林與唐婉在擺脫追兵后,一路朝著安全之地奔逃,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和踏雪云龍駒的腳力,終于在一處隱蔽的山谷中與王越和劉辯會合。王越見到李亞林,長舒一口氣:“李兄弟,可算盼到你了,如今局勢危急,唯有先尋個安身之所再做打算。”李亞林看著驚魂未定的劉辯,抱拳道:“陛下莫怕,我等定當護你周全。”
而此時的洛陽城,盧植與皇甫嵩在得知劉辯失蹤后,心急如焚。朝堂不可一日無主,二人權衡之下,決定讓陳留王劉協繼位,以穩定大局。劉協雖年幼,但聰慧過人,在眾人的簇擁下,倉促登上皇位。
張讓聽聞劉協繼位,自知大勢已去,卻仍妄圖垂死掙扎。然而,并州刺史丁原早就對宦官亂政心懷不滿,得知張讓的藏身之處后,親率大軍殺來。張讓的手下本就人心惶惶,面對丁原的精銳之師,毫無抵抗之力。丁原沖入張讓居所,手起刀落,結束了張讓的性命,懸著的心終于落地,對左右喊道:“今日除賊,為天下除此大害!”
消息傳開,朝野震動。董卓在隴西聽聞洛陽巨變,心中野心頓起,認為這是入主中原的絕佳時機。他即刻點齊兵馬,向著洛陽進發。董卓的軍隊一路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但他卻不管不顧,一心只想掌控洛陽,稱霸朝堂。
當董卓率軍抵達洛陽時,城中局勢已然混亂不堪。各方勢力暗流涌動,都在觀望這位不速之客的下一步動作。丁原見董卓來意不善,立刻整頓兵馬,與董卓形成對峙之勢。董卓看著丁原的軍隊,心中忌憚,卻又不愿輕易放棄大權。
此時,躲在暗處的劉辯等人得知洛陽又生變故,李亞林皺緊眉頭道:“如今洛陽局勢復雜,我們貿然回去恐有危險,但也不能一直躲著,得想個辦法奪回大權。”王越點頭表示贊同:“當務之急,是聯絡各方忠義之士,共同對抗董卓,迎回陛下。”眾人陷入沉思,思考著破局之法,而洛陽城中,董卓與丁原的矛盾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