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xué)期的齒輪開始轉(zhuǎn)動,高二年級迎來了重要的文理分科。楊旭選擇了文科,展虹則進入了理科班。短暫的同窗兩個月后,兩人再次分開,但這份距離并未帶來絲毫生疏。課后圖書館那熟悉的位置,依然是他們心照不宣的“據(jù)點”。每天傍晚,陽光斜穿過高大的玻璃窗,光柱里塵埃浮動。楊旭埋首于歷史文獻或文學(xué)經(jīng)典,展虹則靜靜坐在對面,面前攤開厚重的物理或數(shù)學(xué)競賽題集。空氣中只有書頁翻動的簌簌聲和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交織成一片沉靜的樂章。這份無需言語的陪伴,像溫?zé)岬撵俣罚娜粨崞搅朔职鄮淼募?xì)微褶皺,成為繁重學(xué)業(yè)中一份堅實的慰藉。
然而,楊旭心頭始終懸著一塊巨石,那就是張華。開學(xué)已逾一周,那張床鋪依舊空蕩,杳無音訊。不安如同冰冷的藤蔓,在他心底纏繞滋長。他害怕張華重蹈去年魏紅星的覆轍,家中突遭變故,獨自吞咽著巨大的悲痛。張華,那個開學(xué)第一天就把自己珍貴的油茶面分給他、在他初來乍到時處處照拂的“老大”,那個學(xué)習(xí)吃力卻為人仗義、總像座鐵塔般樂呵呵的漢子,早已不僅是宿舍年齡序列上的老大,更是楊旭心底真正認(rèn)下的大哥。
一個周日清晨,楊旭沒驚動任何人,獨自踏上了去四方臺鎮(zhèn)的火車。
推開張華家虛掩的院門,一片寂靜。幾只雞在角落刨食,發(fā)出單調(diào)的聲響。張母正佝僂著晾曬衣物,面容憔悴,眼窩深陷,每一個動作都透著浸入骨髓的疲憊。楊旭認(rèn)出她,上前輕聲問:“阿姨,我是張華的同學(xué)楊旭。張華……他在家嗎?”
張母抬起頭,渾濁的眼中掠過一絲訝異,隨即被濃得化不開的愁苦淹沒:“是華子的同學(xué)啊……他……沒在家。去地里了。”她的聲音沙啞,像被砂紙磨過,“他爸……”她朝屋里努努嘴,眼圈瞬間又紅了,“前些日子收破爛,毛驢車翻了……車上的鐵家伙砸下來……腿斷了……躺床上動不了……藥錢都……”未盡的話語哽在喉頭,沉甸甸如山傾壓。
楊旭的心猛地一沉,像被無形的手攥緊。他匆忙安慰幾句,問清張華的去處,便心急火燎地奔向村外。
村外的玉米地連綿成一片青紗帳,悶熱潮濕,蒸騰著泥土和植物的氣息。遠(yuǎn)遠(yuǎn)地,一個異常高大的身影在青紗帳中若隱若現(xiàn),正奮力揮舞著鋤頭除草。動作帶著生疏的笨拙,卻透著一股近乎蠻橫的狠勁。走近了,看清那正是張華。他瘦脫了相,原本壯實的身板顯出嶙峋的輪廓,黝黑的臉上汗水縱橫,嘴唇干裂出血口子,豆大的汗珠砸進腳下的泥土。他的妹妹也在旁邊,吃力地拔著草。
“老大!”楊旭喉頭發(fā)緊,喊了一聲。
張華聞聲,身體一僵,緩緩直起腰轉(zhuǎn)過身。看清是楊旭,他先是一愣,眼中瞬間翻涌起復(fù)雜的情緒——驚訝、窘迫、被生活重錘后的麻木,最終沉淀為一片沉甸甸的、不屬于這個年紀(jì)的疲憊與無奈。他咧了咧嘴,想擠出個笑,嘴角卻只牽出一個苦澀的弧度。
“旭……旭子?你咋來了?”聲音干澀沙啞。
“來看看你。”楊旭走到他跟前,目光落在他那雙布滿血泡和新繭、沾滿泥土的手上,心頭堵得喘不過氣,“家里的事……阿姨都跟我說了。”
張華沉默了一下,把鋤頭遞給妹妹示意她歇會兒,自己走到地頭,重重跌坐在田埂上。楊旭挨著他坐下。腳下是松軟的泥土,眼前是無邊無際蔥翠玉米林海。
“老大,你……”楊旭一時語塞。
張華抬手抹了把臉上的汗水和泥漬,目光投向遠(yuǎn)方起伏的田壟,聲音低沉得近乎喑啞,帶著一種塵埃落定后的平靜:“旭子,我……暫時沒法去上學(xué)了。”
盡管早有預(yù)感,親耳聽到“輟學(xué)”二字,楊旭的心還是像被重錘狠狠砸中,悶痛難當(dāng):“輟學(xué)?!老大,你才高二啊!阿姨說……”
“我知道。”張華打斷他,語氣異常堅硬,不容置疑,“我爸躺下了,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就算好了,重活也干不了了。光靠我媽和我妹,這個家撐不住。我是家里的男人,這擔(dān)子,得我扛。”他頓了頓,抓起一把干硬的土坷垃,在寬厚粗糙的手掌里狠狠捏碎,“生活給啥,就接啥。咬著牙,總能趟過去。”楊旭默然點頭,他懂張華話里的分量,就像當(dāng)初自己差點跟著湯建軍去哈爾濱工地時的心境。“那你打算咋辦?”
“等地里這茬活忙完,”張華的聲音沒什么起伏,仿佛在說別人的事,“就去鎮(zhèn)上找活。木材廠搬木頭扛板子,聽說能掙點錢,累不死就行。我有的是力氣,總能掙口飯,貼補家里。”
楊旭看著他黝黑疲憊、棱角分明的側(cè)臉,喉嚨像被什么堵住:“可惜了……都高二了,就這么……”
張華搖搖頭,嘴角扯出一個自嘲的苦笑,那苦澀幾乎要溢出來:“旭子,甭安慰我。我啥樣,門兒清。你也知道,咱倆一塊兒拼過命,可這書上的字,它就是不往我腦子里鉆。我不是那塊料,硬撐也是白費功夫,浪費錢。”他轉(zhuǎn)過頭,直視著楊旭,眼神里沒有怨懟,只有一種掙扎過后認(rèn)清了現(xiàn)實的坦然,像被河水沖刷干凈的石頭,“路多得是,不是非擠讀書這根獨木橋。早點出來扛家,養(yǎng)爹娘妹子,挺好。真的,別替我難受。”他刻意加重了“挺好”兩個字。
玉米葉子在熱風(fēng)中摩擦出沙沙的嘆息。楊旭望著眼前這個曾意氣風(fēng)發(fā)、總想罩著所有人的老大,如今生活的重?fù)?dān)壓得他脊梁微彎,卻仍倔強地挺著,說出“挺好”二字,只覺得鼻尖酸澀,胸腔里翻騰著難以言喻的酸楚與深深的敬佩。
回到學(xué)校,楊旭立刻將張華家的情況告訴了付勇、魏紅星和徐巖。104宿舍瞬間炸開了鍋。
“啥?!華哥要退學(xué)?!”付勇猛地彈起來,眼珠子瞪得溜圓,“不行!絕對不行!老大那么夠意思一人!”
“腿斷了?沒錢治?家里垮了?”魏紅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那……那我們湊錢!幫張華頂過去!”
徐巖也猛地推了下眼鏡,斬釘截鐵:“對!大家勒緊褲腰帶湊!學(xué)費、藥費、生活費,能湊多少是多少!不能讓老大就這么折了!”
少年們當(dāng)場翻兜,憑各自家底,這個一百,那個幾十,湊了三百多塊,塞到魏紅星手里。周末,104宿舍全員,加上聞訊趕來的其他幾個熱血同學(xué),拎了一點水果和奶粉,一群人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再次坐火車去四方臺鎮(zhèn),涌向張華家的小院。
張華看到他們,尤其是看到魏紅星遞過來的那沓錢,黝黑的臉上先是愕然,隨即一股難以抑制的熱流直沖眼眶。他死死咬住牙關(guān),腮幫子繃得緊緊的,硬是把那滾燙的淚意逼了回去。
“老大!拿著!兄弟們湊的!給叔看病!”魏紅星的語氣不容推辭。
張華卻像被火燙到,猛地后退一步,雙手死死背在身后,用力搖頭,聲音沙啞卻斬釘截鐵:“不行!兄弟們的情,我張華記一輩子!但這錢,我不能要!”
“老大!”魏紅星急了,“跟兄弟還見外?!”
“華哥!拿著吧!”趙紅波也在一旁幫腔。
張華深吸一口氣,目光緩緩掃過眼前一張張寫滿關(guān)切的臉龐,眼神異常明亮,帶著屬于他的驕傲與決絕:“兄弟們,謝謝!真的,我張華能有你們這幫兄弟,這輩子值了!”他頓了頓,每一個字都像砸在地上,“但這錢,我真不能收。我家的難,不是這點錢能填上的。我爸的腿是長久的事,學(xué)費也不是一錘子買賣。我是個男人,自己家的擔(dān)子,就得自己扛!靠兄弟接濟,我張華心里這道坎兒過不去!這學(xué)我肯定不上了,去鎮(zhèn)上,憑力氣吃飯,養(yǎng)活爹娘妹子,我心里才踏實!”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帶著不容置疑的倔強。那股硬氣,讓所有勸說的話都生生噎在了喉嚨里。
空氣一時凝滯。不知是誰,從帶來的袋子里摸出了幾瓶廉價的啤酒。“啪!啪!啪!”瓶蓋被粗暴地撬開。
“行!老大,你有種!兄弟服你!”付勇抄起一瓶酒,重重塞到張華手里,“那……喝酒!就當(dāng)兄弟們……給你壯行!”
張華接過冰冷的酒瓶,看著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重重點頭,眼眶再次泛紅,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好!喝酒!”
沒有杯子。少年們就在這簡陋的農(nóng)家小院,或站或蹲,或干脆席地而坐,舉起瓶子,仰頭痛飲。廉價啤酒的苦澀泡沫混合著離愁別緒,燒灼著年輕的心肺。起初是沉默的吞咽,不知是誰先起了個頭,低聲哼唱起來,聲音漸漸匯聚、變大,帶著哭腔,也帶著不顧一切的嘶吼: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
“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
“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
歌聲越來越高亢,越來越嘶啞,在寂靜的鄉(xiāng)村暮色中橫沖直撞,跑調(diào)得離譜,卻燃燒著少年人最滾燙、最純粹的情義。他們互相摟著肩膀,拍打著胸膛,對著漸漸沉入墨藍(lán)的天空,一遍又一遍地吼著,仿佛要將所有的不舍、無奈、祝福和刻骨的情分,都吼進這蒼茫的天地間。酒瓶空了,人也東倒西歪,臉上汗水、淚水、酒水縱橫交錯,模糊一片。最后,幾個人干脆癱坐在地上,背靠著背,頭抵著頭,醉眼迷蒙地繼續(xù)哼著不成調(diào)的曲子,聲音漸低,卻字字砸在心上。
楊旭也醉了。他側(cè)頭看著身邊醉態(tài)可掬卻依舊努力挺直脊梁的張華,看著這群為兄弟情誼哭哭笑笑的少年,心頭百感交集。他知道,當(dāng)明天的太陽升起,張華就要踏上一條與他們截然不同的、布滿粗糲砂石的路。但今夜,在這方小小的院落里,在粗獷跑調(diào)的歌聲和濃烈嗆人的酒氣中,在汗與淚的咸澀交織里,他們的心被一種名為“兄弟”的繩索緊緊捆綁在一起。這份情義,濃烈如酒,滾燙似血,足以照亮前路,足以對抗命運的寒涼,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