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研發蝶變:數字化轉型全攻略
- 田鋒
- 2076字
- 2025-04-17 17:47:49
一、研發數字化轉型的背景
1.世界先進工業體系的研發數字化成功轉型
美國和歐洲是當今世界工業高地,也是其他區域工業發展對標的對象。國家數字化水平的高低往往與工業水平相匹配,因此它們的工業研發數字化轉型也經常被選定為對標對象。
2018年美國國防部正式對外發布“國防部數字工程戰略”。該戰略將美國國防部以往的以文檔為中心的采辦流程轉變為以數字模型為中心的數字工程生態系統,正在向以模型和數據為核心的范式轉型。
歐盟在利用知識建立復雜產品的研制體系方面卓有成效。近年來,歐盟通過企業間合作,開展覆蓋產品整個研制過程的、基于知識工程的虛擬企業跨域協同研制體系建設,以空客公司為主組織的VIVACE項目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中國智能制造工程提出研發數字化轉型要求
智能制造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新目標,是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就是要實現數字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發展,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系統集成創新和產業化,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研發和生產方式,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促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和全產業鏈的綜合集成應用。
智能制造包括智能產品、智能裝備、智能生產、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務等。其中,產品的智能化把傳感器、處理器、存儲器、通信模塊、傳輸系統融入各種產品,使產品具備動態感知和通信能力,實現產品的可追溯、可識別、可定位;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集成融合,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形成具有感知、決策、執行、自主學習及維護等自組織、自適應功能的智能生產系統以及網絡化、協同化的生產設施。
3.研發數字化轉型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要求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1.027萬美元,超過1萬美元。在經濟學領域,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是一個重要分水嶺,這標志著一個經濟體達到中等發達水平。同時,“中等收入陷阱”也潛伏在這個經濟體前進道路的不遠處。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以前,國家發展靠要素驅動,達到1萬美元以后,則需要靠創新驅動。通常經濟體在達到這個陷阱之前,會有個別企業的創新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華為、大疆等),但總體水平(或平均水平)不高。如果不能從總體上實現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那么掉入陷阱將不是大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
中國以自主創新為特征的正向設計時代也到來了。工業軟件,特別是研發類工業軟件是支撐正向設計的基礎性技術,因此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橋梁性技術。不僅如此,工業軟件還是工業發展的杠桿性技術,雖然其收入和產值無法直接對GDP產生顯著貢獻,但離開工業軟件,其他工業行業的發展和對GDP的貢獻將嚴重受限。
過去中國工業的生產制造端強于研發設計端,所以生產制造類軟件的應用和研發都明顯強于研發設計類軟件,這從研發設計類軟件在整體工業軟件的市場份額就可見一斑。隨著工業轉型升級的推進,研發設計類軟件將成為產業主角,研發數字化轉型也是工業體系持續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4.國家提出研發數字化轉型要求
2021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和《“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兩個規劃中均明確提出了數字化轉型的要求。
早在2020年9月21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就發出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數字化轉型的要求。研發創新自然是企業的重點之一,研發數字化轉型也是數字化轉型的重中之重。
5.自力更生的工業研發數字化平臺
時代的進步、競爭的加劇和企業的發展,都要求企業在現代研發體系的建設上狠下功夫。企業在推進研發體系建設的進程中,需要圍繞產品研發需求,基于柔性平臺和框架,將現代管理方法、先進研發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在企業產品研發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增強核心競爭力。
中國企業的高端研發體系和數字化平臺只能自力更生。國家安全,特別是國防安全,需要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平臺。在信息化和網絡化時代,身處數字化和信息化環境中的企業,如果依賴非本國的數字化和信息化平臺,那么企業信息基本沒有安全可言,應用國外系統的巨大風險已經在多次事件中顯現。在大國工業、經濟和科技競爭的背景之下,中國工業軟件被領先國家“斷供”已成為新常態。所以,工業軟件自主研發已經被中國產業界認為是中國工業轉型升級、擺脫受制于人局面的必由之路。高端平臺和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能買來的都是外圍的、通用的和過時的產品與技術。核心數據和經驗知識更是無從購買,只能通過企業自身積累。
中國企業與先進研發體系咨詢機構和工業軟件研發企業合作,進行中國企業研發體系建設和數字化平臺開發,是一條可行的道路。我國機構和企業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了解中國工業國情,特別是了解中國科技人才結構,理解企業困境,精通客戶需求,具有根據需求進行體系設計與定制開發的能力。體系設計和平臺開發必須回歸企業的需求,了解企業當前體系和研發模式,與企業共同制定發展藍圖和數字化戰略,形成優秀研發體系的理論模型和建設方法論,然后構建體系框架和數字化平臺架構,開發子體系和單元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真正得到滿足企業需求的研發體系和數字化平臺。
- 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實踐:政策、技術、建議及展望
- 工程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與教學體系國際比較與發展研究
- 淘寶網開店、裝修、運營、推廣與管理(微課版 第2版)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初化村卷:政策協同助力石漠化鄉村脫貧
- 共識之美:區塊鏈經濟的全景與未來
- 斷裂的階梯:不平等如何影響你的人生
- 中國能源經濟安全風險評估(二)
- 土地財政四論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王家村卷:黨風廉政建設與社會大扶貧
- 人口城鎮化對農地利用效率的影響研究:影響機制、區域差異及改革路徑
- 石油價格風險管理:方法與實證
- 2015年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精解+專家預測密卷: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智能制造消費品工業方案:輕工篇
- 低碳經濟條件下提升中國制造業貿易競爭力研究
- 城市土地空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