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出擊,近臣收心
書名: 朕乃大賢良師作者名: 油炸要少吃本章字數: 2091字更新時間: 2025-04-09 20:23:33
數日后。
嘭——
“豎子,以為勾連了袁隗老匹夫,就能騎在我頭上拉矢?!”
“吾誓殺汝!”
董卓暴怒之下,抽出項羽斷刃,一擊之下將身前案牘砍成兩段。
自廢立之議以來,整個洛陽城中都在傳揚劉昪的事跡,相襯之下,他董卓竟成了被當做背景板的小丑。
本來被他用來立威的朝議,活生生成了那豎子表演的舞臺。
“義父,孩兒愿為前驅,取下袁隗頭顱,為您泄憤!”
孰料董卓聞言,更是渾身氣不打一處來。
他斜眼瞥向呂布,順手將手中斷刃撇出,直釘在呂布跟前。
錚——
“你很能打嗎?”
“一言不合就取項上人頭,你怎么不把老夫的頭顱取了?!”
謀士李儒見狀,忙打圓場。
“主公,袁隗之事尚屬猜測。”
“事已至此,摸清天子背后的真正依仗,方為正理。”
董卓這才面色稍霽。
“去把王允叫來。”
……
風暴中心的劉昪,卻對此一無所覺。
南宮之中,他終于有機會好好研究這枚可以成仙的逆賊道果。
雖然此次沒有成功,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自己竟意外保住了皇位。
說起來,按照道果的要求,廢立之議上的自己,根本沒有真正成功的可能。
堯舜般的帝王……
王莽般的逆賊……
成功禪讓……
以上三者,可謂缺一不可。
盡管聽起來荒誕,可成仙之路本無坦途,如此反倒顯得正常了。
所幸如今暫時震退了董卓,為劉昪贏得了喘息之機。
值此漢末亂世,逆賊是不愁的。
而要成為堯舜般的帝王,如今當務之急是收攏皇權,看來無論何時,飛升證道最大的阻礙,都是自身。
“陛下,阿父來信了!”
一道明顯帶著焦急不安的清脆聲音打斷了思緒。
劉昪收斂心神,望著闖入眼簾的唐瑛,難得地露出會心一笑。
近日來,他已逐步適應了自己的新身份,原身關系也消化個七七八八了。
就說這位樣貌頗為端莊大方的唐姬,乃是自己的正妻,出身潁川唐氏。
她口中的阿父,乃是會稽太守唐瑁。
頗為難能可貴的是,原本歷史中唐瑛與廢帝,還有一段頗為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流傳。
據說董卓將少帝廢為弘農王后,命李儒鴆殺之,生死離別之際,唐姬與弘農王相擁而泣,更作一曲悲歌,聞者無不落淚。
弘農王死后,唐姬逃回潁川,終身未改嫁,也有說唐姬與弘農王一同赴死了。
因為此番緣由,劉昪對唐瑛有種莫名的親切,而唐瑛比劉昪稍長一歲,真真是做到了無微不至。
忽然來到一個陌生亂世的慌亂與孤獨,也由此撫平了不少。
看著為了自己處境心急如焚,奔走不停的唐瑛,劉昪沒來由生出一個念頭——
她若真是我的妻子便好了……
可惜自己終究不屬于這里。
“阿瑛莫慌,萬事有朕在。”
看著劉昪氣定神閑的模樣,唐瑛也不由心下大定。
她近日總覺得陛下跟往常不一樣了,多了一分屬于帝王的從容,看來那日朝議的影響確實不小。
“阿父說董卓此人,兇悍難制,陛下此次雖暫時逼退了他,卻恐怕真的撩撥起他篡漢的心思。”
篡漢?
劉昪聞言絲毫不慌。
原來唐瑁擔心的是此事。
老丈人又如何會知道,自己巴不得董卓真的起了這份心思,那倒是給自己省事了。
雖然逆賊并非董卓不可,但自己必須從現在開始樹立形象,表示出對于禪讓的推崇之態。
否則真到了那天,自己真禪讓也被當做虛言了。
當然這番謀劃卻不能宣之于口。
“唐公誤會了。”
劉昪淡然一笑。
“董公功高德茂,朕本有意禪讓于他,奈何當日朝堂之上平生枝節,這才耽擱了,何言篡漢?”
唐瑛先是一怔,有些意外。
隨即心神一凜,仿佛領悟了什么。
還是陛下謹慎啊,這是怕隔墻有耳,被董卓的人聽去了吧。
唐瑛啊唐瑛,你差點害了陛下!
她嚴肅地四處張望著,仿佛在尋找著什么,可周圍分明空無一人。
可她沒有放松,反倒加大音量,高聲說道:“陛下心懷天下,唐姬受教!”
接著她又湊到劉昪耳邊,以只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低語起來。
“陛下的籌劃留在心中便好,阿瑛都知道的。”
??
你又知道了?
劉昪無奈笑笑,卻也并不在意。
道果的事,阿瑛如何能知道,多半是她自己腦補了什么奇怪的事。
他一臉寵溺地看著唐瑛,同樣湊到她的耳邊,輕輕送氣。
卻是說起了另一件事。
“阿瑛,今日禁中待詔的,都有哪些人吶?”
所謂待詔禁中,指的是深受皇帝信任的顧問官,為了隨時準備應對皇帝的問政需求,而被特許在宮禁中待命。
通常情況下,除了宦官,只有侍中和黃門侍郎有此殊榮。
黃門侍郎雖有“黃門”二字,卻是正兒八經由士人擔任的登天階梯。
然而實際操作中,所謂的深受皇帝信任,更多情況下是深受權臣信任,而被安插在這些職位上,便于掌握宮中情況。
唐瑛被劉昪吹得直癢癢,卻也不再擔憂阿父所言之事,陛下心中自有數。
她縮著脖子想了想,道:“今日是侍中蔡邕、伍孚……”
“還有黃門侍郎袁忠。”
劉昪聞言也不再逗她,而是低頭沉思起來。
三人之中,蔡邕自不必說,乃是蔡琰蔡文姬之父,精通音律,博通經史,書法也是一絕。
可惜最后因董卓之死時唏噓一聲,便被王允賜死。
伍孚他也有些印象,好像是個刺董的忠臣,孟德獻刀的原型,不過他不是越騎校尉嗎,怎么成侍中了?
唯有袁忠,劉昪不甚了解,僅憑原身記憶知道他乃袁氏族人,似乎還是躺平一脈的高足。
近臣收心,是自己收攏皇權,向堯舜之君邁出的第一步。
今日禁中三人,除了袁忠態度尚不明朗,其余二人都是大漢忠良,絕對是可以爭取的對象。
吾輩帝王,任重而道遠啊……
“請他們入殿,朕要細問禪讓之事。”
侍立一旁的內侍剛要去傳喚,卻又被劉昪叫住。
“且慢……還是朕親自走一趟。”
唐姬看著劉昪認真的模樣,內心欽佩不已——
陛下還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