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延邊農業技術推廣站
甫明志的指尖在土壤檢測儀上停頓了三秒。
顯示器上的數據異常清晰——這片試驗田的氮含量、微生物活性與十勝農場1991年的土壤樣本完全吻合。更詭異的是,儀器屏幕上不斷閃現志剛的手寫筆記殘影,那些褪色的鋼筆字像幽靈般浮動在數據之間。
“樸老師!“實習生小李慌張跑來,“3號田的稻子...您最好親自看看。“
稻穗在無風狀態下整齊擺動,穗尖泛著金屬光澤的藍。甫明志蹲下身,發現每粒稻谷的胚芽處都有一道幾乎不可見的刻痕——與他右手朱砂痣的紋路分毫不差。
2013年8月,離散家屬村
暴雨沖垮了圖們江邊的警戒網。
暴雨中,甫明志的平板電腦突然自動開機。GPS地圖上,朝鮮境內的藍色光點與延邊試驗田、十勝農場連成完美的等邊三角形。志剛遺留程序彈出的對話框在雨水中依然清晰:
【三地聯動模式激活】
2014年1月,冰封的數據庫
延邊農業站的服務器在寒夜突然超負荷運轉。監控畫面顯示,地下室那臺志剛留下的老式計算機正自行啟動,散熱風扇卷起的冰晶在月光下形成微型暴風雪。
甫明志破門而入時,屏幕上正以每秒三十幀的速度閃現1991年的影像碎片:
-十勝農場地下三層的無菌室
-培養艙里懸浮的嬰兒胚胎
-志剛將某種藍色物質注入胚胎右手
最后定格的畫面上,突然出現一行手寫體韓文:“當三地稻穗同時變藍時,回來完成收割。“
2015年9月,三色豐收
無人機航拍畫面令人震撼——延邊、十勝、朝鮮三處試驗田的稻浪同時泛起藍光,在衛星云圖上形成巨大的三葉草圖案。甫明志站在田埂上,右手的朱砂痣灼熱得幾乎燃燒。
“樸博士!“記者的話筒幾乎戳到他臉上,“您如何解釋這種跨國的同步變異?“
甫明志望向北方。志剛的聲音突然在助聽器里響起,不是錄音,而是實時通訊:“現在你明白了吧?S-1370從來不是稻種...“
話未說完,三處試驗田的稻穗突然集體離穗,數以億計的藍粒稻谷懸浮到十米高空,在秋陽下組成清晰的朝鮮諺文:
“???????????????“
(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
當夜,延邊農業站收到十勝農場發來的密封箱。甫明志用右手朱砂痣解鎖后,里面是志剛1991年的工作日志最后一頁:
“當三色稻浪共鳴時,虹橋將會顯現。
帶著我們的'穗',去完成最后的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