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位之爭
- 人在大宋:忽悠慕容復替我打工
- 文氓不穿長山
- 2127字
- 2025-07-08 14:57:31
……
其實早在四年前,也就是元豐四年,即公元1081年,便已經注定了神宗的早逝。
當時西夏國內政亂,而大宋經過十多年的變法,正是國庫充盈。
所以宋神宗趙頊自以為戰機已至,當即派出李憲、王中正、種諤、高遵裕和劉昌祚五人,共領兵三十五萬,分五路進軍,攻伐西夏!
意圖一戰而滅其國,收其地!
可惜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此戰宋軍雖占領了銀、石、夏、宥諸州和橫山北側的一些軍事要點。
但卻不足以稱勝,因為這是大宋付出了死傷軍民數十萬的巨大代價才換回來的!
次年,大宋計劃在夏、銀、宥三州交界處建造永樂城,以便屯兵戍守。
結果西夏得知此事后,緊急調兵三十萬大舉進攻永樂城,正面擊潰大宋守城官兵,并圍城十余日,截水絕糧,最終破城而入。
接連兩場大戰,宋軍損失慘重,傷亡軍民共計六十余萬,變法多年所得財富被揮霍一空,甚至國庫還因此虧空近一千六百萬貫!
神宗是本朝開國以來為數不多的有雄心壯志的皇帝,他無法接受自己勵精圖治這么多年卻只換回這樣一個慘淡的結局。
于是“臨朝痛悼,為之不食”,憂憤與自責迅速沖垮了他的精神與身體,只短短兩年時間,便嚴重到了臥病不起的地步。
神宗一生共育十四個兒子,其中有八個都早早夭亡,如今還活在世上且年紀最長的是六子趙煦,也才年僅九歲,幼弱無權。
而神宗的兩個弟弟,雍王趙顥和曹王趙頵卻都是三十歲上下,正值青壯。
且本朝自太祖太宗以來,便有兄終弟及的先例可循,所以趙顥和趙頵二人便想為自己爭取一二。
神宗病重期間,他二人頻繁入宮探視,甚至還試圖說通母親高太后,以增加上位的可能。
同時在朝堂之上,又拉攏蔡確、邢恕等大臣,以添籌碼,為自己造勢。
這些消息,趙令甫一早便通過自己手下的情報網探聽到了,也能與他記憶中的歷史對得上。
不過他并沒有將這些事放在心上,因為不出意外的話,高太后很快就會以一己之力壓住她這兩個兒子的野心,并擁立親孫趙煦繼位,即后來的哲宗皇帝。
趙宋宗室一向被管得極嚴,連親王封地都是遙封,終身難有踏出汴京城的機會。
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他們是很難有什么小動作的,更不可能接觸到兵權。
所以雍王趙顥和曹王趙頵頂多只是蹦跶兩下,手中根本不存在什么足以發動宮變的力量。
趙令甫之前也一直是這么以為的,可郭彪寫給慕容復的這封信卻讓他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郭彪竟在信中提到了雍王!
還說什么“主少國疑”、“于社稷不利”,傻子都能看出來,這絕不是他一介水賊該考慮的東西!
而且他郭彪算是哪個位份的玩意兒?這種朝廷大事,別說置喙,他連聽都不該聽見!
所以此人背后,必定是有一只手在推動,甚至極有可能就是雍王趙顥的手!
可趙令甫又想不明白,郭彪這種泥腿子,怎么有資格進入雍王的眼?這二人怎么會產生交集?
忽而靈光一閃,他想起前一陣聽說的,太湖附近州縣聯名上書,請朝廷派兵剿滅混水幫的事。
此事對混水幫和太湖周邊百姓來說或許算是大事,可在朝廷諸公眼里卻實在不值一提。
畢竟當前隨時面臨著皇位更替這種大事,誰敢拿地方匪患這種小問題去攪擾病榻上的官家?
也許正是因為這封奏章,不知什么緣由到了雍王趙顥的手里,這位野心勃勃的親王才生出了些荒唐的念頭,私底下派出心腹與水匪勾兌也未可知。
這算狗急跳墻?還是病急亂投醫?
趙令甫心中只倍覺荒唐,堂堂大宋親王,為了一己之私,竟自甘墮落與賊寇為伍?
不過只暗罵了一句,他便停住了,因為他趙令甫似乎也沒好到哪里去,還不是一樣跟慕容家攪合在一塊兒?
烏鴉落在豬身上,光看見別人黑,瞧不見自己黑。
這么一想,他又很快平靜下來,開始思考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什么影響。
“這郭彪意欲舉旗造反,反對幼帝登基,又怕自己根基淺薄,難成大勢。”
“所以想到了我慕容家乃是大燕皇族,在江南素有名望,于是主動投靠!”
“到時,以我慕容家為首,舉義旗,江南皆反,硬逼小皇帝下臺!”
慕容復平靜地敘述著,語氣帶著嘲弄與不屑,顯然是沒被郭彪蠱惑。
趙令甫心思一動,問道:“那表兄以為如何?”
慕容復嗤笑一聲:“井蛙不可語海!那郭彪能有多少見識?如此起事就算逼得小皇帝下臺,捧那什么雍王上位,于我慕容家而言又能有多少好處?彼輩還能把江山拱手讓于我不成?”
趙令甫又問:“那表兄是打算回絕他?”
慕容復看傻子似的看了他一眼,嫌棄道:“人都道你才名卓絕,詩詞堪為東南一冠,怎么腦筋卻如此呆板?那郭彪主動送上人馬,我又豈有不收之理?”
這意思,分明是只想侵吞混水幫的勢力,卻不想辦事啊!
趙令甫又一次見識到了他這位表兄的人品,也不忙著腹誹,而是勸道:“表兄這么做,那郭彪豈能甘愿?”
慕容復不以為意,淡定道:“彼輩不甘又能如何?”
“擺明車馬,正面交鋒,他那萬余烏合之眾或許還能對我慕容家造成些許威脅,可若被我麾下近身,那郭賊的生死便由我一言而決!”
這就是在江湖上待久了,好勇斗狠,才養出這樣不講規矩的打法,動不動就喜歡搞什么“擒賊先擒王”。
趙令甫練了十年的太祖長拳和十三太保橫練,一身外功也不是擺設,尋常三五好手根本奈何不得他。
但對上慕容復這樣的內功翹楚,他還是沒有多少掙扎的余地,所以心里對這種“斬首行動”也是很忌憚的。
壓下那股抵觸情緒,活絡心思,委婉建言道:“表兄就沒想過配合對方,真的舉旗造反試試?”
慕容復眉頭一挑,很是意外道:“何意?”
趙令甫這才帶著蠱惑意味言道:“表兄難道沒聽說過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么?‘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