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電影學派”的建構意義及其實現路徑

侯光明

侯光明,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科研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30余項。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全國統計科學獎、中國管理科學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中國研究型大學:理論探索與發展創新》《求知·踐行——北京電影學院藝術觀教育研究文集》等著作20余部。近年來,聚焦電影教育與產業發展方向開展研究并產生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多篇論文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中國教育報》等報刊刊登。

中國國力的強盛,對世界的影響力日重,使得中國電影在迎來前所未有的“鉆石時代”之時,也面臨著建構屬于自己的話語體系,進一步提升國際地位的多重壓力。因此,從一個前瞻性的角度,思考“中國電影學派”的建構及其實現路徑,也許能成為解決當下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問題的主要方法。

一 “電影學派”溯源與建構基礎

(一)何謂“電影學派”

“學派”,在狹義上是指同一學科中由于學說、觀點不同而形成的派別。在藝術的范疇而言,我認為,“學派”的形成不一定拘泥于名稱中是否有“學派”一詞,而可以擴大為一種具有相同學術理念和藝術理念的藝術流派。即具備如下三個特征:其成員從屬于某一個學術群體,在清晰而風格相近的創作理念之下創作作品,擁有理論化的學術闡釋能力。

(二)歷史上的“電影學派”

狹義而言,在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曾在動畫電影領域出現過“中國學派”的概念。(它指以萬籟鳴、特偉先生為靈魂人物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于1956年到20世紀90年代末,以《神筆》和《驕傲的將軍》為起點,以《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牧笛》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動畫電影)在世界電影發展歷程中,也偶有以“學派”一詞命名某國、某一時期出現的電影美學現象。例如,蘇聯電影學派(是社會主義創作方法指導下整個蘇聯電影的創作實踐,以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1925〕和普多夫金的《母親》〔1926〕為標志而誕生),布萊頓學派(是1900年前后由一批英國電影先驅人物組成的非正式團體),瑞典學派(是1910—1920年以斯約斯特羅姆和斯蒂勒為代表的早期瑞典電影),波蘭學派(是指以瓦依達的《鉆石與灰燼》、安德烈蒙克的《英雄》、卡瓦萊羅維奇的《天使嬤嬤約安娜》為代表的“反體制”傾向電影),等等。

廣義而言,世界電影史上曾出現過多個有“學派”特征的藝術流派。比如聚集在《電影手冊》雜志麾下,以電影理論家巴贊為教父的法國新浪潮運動(以長鏡頭理論為指導,創作出了《精疲力竭》等作品),“新好萊塢”(是在寬銀幕等一系列電影技術革新的基礎上,電影專業院校畢業生們以“作者電影”為理念掀起的獨立制片運動),等等。

(三)從“學院派”“新學院派”到“中國電影學派”

迄今為止,尚無“中國電影學派”這一定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電影藝術創作逐漸形成一種“學院派”的風格。即,新中國電影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影人之間,存在著依托于北京電影學院的明確師承關系。這一生長脈絡,使得幾代影人的創作風格之間,構成了必然而緊密的聯系,并且賡續著中國電影的獨特氣質。尤其以第四代、第五代影人作品為代表的“學院派”創作風格日趨成型,并引領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的發展方向,成為中國電影藝術與國際電影藝術對話的橋梁。

隨著電影產業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自2011年以來,中國電影界掀起了一股“新學院派”電影浪潮。這股浪潮的出現和發展,使得“中國電影學派”的建構成為一種趨向。

一是“新學院派”的成員從屬于一個共同的學術群體?!靶聦W院派”是從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內部自覺產生的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干,還有已經畢業的校友,也有在校學生。他們具備相近的受教育經歷。

二是“新學院派”在風格相近的理念之下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形成了作為“學派”的雛形。成員們堅持自我的藝術表達,堅持較高的藝術品質,而非一味跟隨市場、迎合市場和取媚市場。如梅峰導演的《不成問題的問題》,曹保平導演的《烈日灼心》,等等。

三是“新學院派”已經在理論闡釋方面提出了一定的主張。當前,已經初步建立了新學院派電影話語體系的框架,對“新學院派”電影的概念、成長脈絡和發展目標、電影人才培養、電影理論建設等相關切實問題進行了研討。一些理論家也在此氛圍之中對“中國電影學派”進行了初步的理論嘗試,如饒曙光的《建構電影理論批評的中國學派》,在爬梳電影理論批評史的基礎上,提出了建構電影理論批評的中國學派的重要性。

二 “中國電影學派”的當代意義

順應時代發展的洪流,我們深切感受到,建構“中國電影學派”萬事俱備,且迫在眉睫。

(一)中國電影發展進程的必由之路

創建“中國電影學派”是當前中國電影業發展的內生需求。

在電影藝術發展方面,影片的核心競爭力不強,很多電影缺少精神高度和藝術感染力的問題,急需具有高度專業化水平和藝術品格的作品。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曾經由于人為的因素,被分割成不同時期,致使電影美學結構呈現一定程度的斷裂。其中,既有與世界電影藝術共振的美學呈現,比如第五代電影與世界范圍內的“新浪潮”電影的呼應;也有因獨特的社會環境而形成的獨具個性的歷史階段,比如“孤島”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電影創作。綜觀而言,中國電影未能形成一以貫之的電影風格,也未能開辟獨樹一幟的創作領域。這一情狀,使得中國電影藝術成就與美學建構大幅留白。

在電影產業發展方面,電影產品結構體系不完整,優秀作品還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群效應,系列化創作和品牌化開發還沒有實現突破性進展,使得能夠以同一創作理念聚集而成的高品質電影流派不可或缺。2003年以前,中國電影以發展電影事業為主,電影產業逐漸凋敝。隨著政策大力扶持,自2003年啟動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電影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重大成就,多項指標平均增長率連年保持30%以上,行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遠高于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至2015年,全國生產故事片686部,票房收入達440.69億元,影院約6300家,銀幕總數達31627塊,觀影12.6億人次。尤其是中國電影票房總額于2012年超過日本以來,在全球電影市場票房總額排名“坐二望一”已經四年,且預計將于2017年成為全球最大電影票房市場。中國電影產業進入發展的“鉆石時代”。但同時,當下中國電影產業的局部出現了很多問題,主要是創作與市場不接軌,電影作品不能很好地反映時代脈動,“三性”不能統一,電影產業大而不強,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不統一,等等。如若不能通過塑造詮釋民族電影藝術的流派,在電影產業發展進程中發揮龍頭作用,電影產業發展中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就難以得到解決。

(二)宣傳“中國夢”的客觀要求

電影本身就是造夢機器。在“中國夢”這個重要主題之下,電影有能力記錄偉大時代的變遷,用光影展現人間真情。

美國人宣傳美國夢,好萊塢電影充當了重要角色,比如《關山飛渡》《阿甘正傳》《美國隊長》等影片,把崇尚個人奮斗、推崇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夢展現得淋漓盡致。

聚焦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這個時代主題。我們也出現過一些電影,比如《中國合伙人》等,很好地反映了中國人民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和不懈努力。

隨著中國社會發展和電影產業化改革的深入,電影只有推出更多觸動靈魂、震撼人心的好作品、大作品,生動展現中國現代社會發展,熱情謳歌民眾創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風貌,才能體現出電影作為時代文化藝術凝結的重要價值。因此,“中國電影學派”作為一種具有高度文化自覺和藝術底蘊的流派,能夠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根植中華文化沃土,凝萃中華美學,創造性地以電影視聽語言進行表達,以有血有肉的電影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能以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電影精品傳揚于世界,宣傳“中國夢”。

(三)推動世界電影平衡發展的一大動力

從電影業發展的國際環境而言,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學派,具備引領世界電影藝術發展的契機。一方面,世界文化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形勢劇變,美、蘇兩國壟斷國際政治的局面被打破。在此背景下,文化產業在國際范圍內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并逐步趨向集中;文化藝術在以美國、歐洲為主要代表的兩極之間隙中,顯露出“第三極”發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全球化為中國的電影強國建設配置了全球資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使中國引領全球電影產業發展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時代進程。

電影的競爭不僅僅是票房的競爭,最終是電影所承載的文化和價值層面的爭奪。只有通過具有中華美學精神的作品,打造不同于歐洲電影流派和北美電影流派的“中國電影學派”,才有可能在文明的博弈和文化的較量中取得有利地位。

三 探尋“中國電影學派”的實現路徑

一如有識之士所言,“對于中國問題真正的解釋,只有中國人才能真正做到。而今天,對中國問題的一個真正的、有效的解釋,將是中國人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假如真要是有什么‘中國學派’,一定是基于這個‘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問題的解釋’才得以構成”[1]。作為解決當下電影發展問題的一大關鍵,我認為,要塑造“中國電影學派”,主要通過如下四方面實現。

(一)活化民族文化傳統,賡序中華美學

習近平同志指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文藝創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文藝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傳統的土壤中。中華文化是一種與西方文化異質的文化體系,是中國電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這一點,早在動畫領域的“中國學派”上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中國電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內在于中華文化。近百年的中國電影史,在文化層面上是東西方文化劇烈撞擊和融合的歷史。在文化全球化日益深刻的時日,我們更需要承繼中國電影藝術傳統品格,創作一批能夠傳系天下昭示四方的文化大片,高舉起中國電影文化的旗幟,彰顯國家電影文明和繁榮程度,塑造中國電影文化形象,讓國人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增強文化自信與自覺。只有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深入挖掘和闡發傳統思想文化資源,通過影像手段講述中國故事,表達中國價值,傳承中華文化,才能立住“中國電影學派”之根本,才能保持中國電影創作之特色。

正如饒曙光所指出的,中國電影的民族化問題及其討論是中國電影一個具有持續性、影響力的論爭主題。[2]中華美學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美學方面的重要體現,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美學經驗、理論創造和實踐總結,涵養培育了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審美習慣和價值取向,形成了與眾不同的風骨、味道和傳統?!爸袊娪皩W派”只有從中華審美風范中汲取營養,將中華美學精神融入藝術理念中,外化為具有中華美學特色的影像表達,才能在繼承的基礎上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守正出新才能歷久彌新。

(二)觀照當下現實畫卷,醞釀文化精髓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當前中國最大的政治。在即將完成兩個“一百年”歷史轉變的重要時刻,中國社會處于歷史的巨大變革之中。恩格爾系數不斷降低,一方面使得人們的文化消費水平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得這一偉大的變革給電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F實主義是綿延中國電影百余年歷史的脈動。電影作為藝術手段,必然要表現現實生活,折射真實社會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近年來,一批現實題材電影以富有現代性的藝術眼光觀照時代巨變下的世間萬象和人心沉浮,洞察生活背后蘊藏的精神力量,獲得社會各界認可。但是也應該看到,在快速發展的中國電影產業進程中,一些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片迅速走紅,在電影市場掀起一股浮躁之風。有論者指出,“有一些影片打著現實題材的旗號,卻缺少嚴肅的創作態度,閉門造車,簡單模仿,生搬硬套,所炮制出的電影大多懸浮空中、不接地氣,很多人物、故事無法與觀眾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產生關聯,無法給人留下思考或啟迪。由于缺少獨特創意和真實質感,有的電影為吸引觀眾只得黔驢技窮地填充庸俗、低級、感官刺激之類的噱頭,淪為格調低俗的鬧劇”[3]。

“中國電影學派”的探索,必須根植社會發展的現實基礎,通過描摹當下現實畫卷,不斷為中國電影帶來嚴肅的創作理念,醞釀新的電影文化精髓,提交電影人對家國、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深邃思考。

(三)前瞻影像技術革命,創新工業體系

電影是高技術密集的產業,它自誕生之日起就是科技和藝術結合的產物。工業完成度是電影成功度的重要指標,而先進技術發展是提升電影工業完成度的強力支撐。

“中國電影學派”的建立與發展,必須充分依靠科學技術的支撐和引領。電影科技發展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將從根本上決定中國電影產業今后在國際電影市場的地位和競爭能力。

當前,以虛擬現實為代表的先進影像技術蓬勃發展。先進影像技術所依賴的高科技手段,大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現有顯示技術提升所引發的先進影像科技,包括立體3D技術、高分辨率技術、高幀率技術、高動態范圍與更廣色域技術等;二是新型顯示技術出現所引發的先進影像科技,包括頭戴式顯示技術、真三維顯示技術等。先進影像技術勢必引發世界文化體系的改革,觸發世界文化體系的重構,并在產業上形成先進影像新興產業生態圈??梢哉f,誰占領了先進影像制高點,誰就占領了未來電影產業的制高點。

因此,“中國電影學派”要緊盯世界電影科技發展趨勢,前瞻影像技術革命,通過運用虛擬現實等先進影像技術和數字化、信息化等高新技術,促使高科技進一步融入中國電影制作和電影工業進程中,再造電影生產流程,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產品品質,以此來強化中國電影敘事能力,改善中國電影敘事方法,讓電影作品更加賞心悅目,激蕩靈魂,引領世界風潮,最終促進中國電影產業格局的轉型升級。

(四)促進對外開放合作,講好中國故事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藝術也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生命力,只有通過競爭提高質量和水平,在市場競爭中發展起來,藝術才能具有更強的實力和競爭力,才能在國際文化市場上站穩腳跟。電影是受文化折扣影響最小的文化產品,也是最容易實現國際化合作的文化產業。順應世界電影發展趨勢,中國電影正在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并且不斷加強引領世界電影產業發展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電影學派”只有不斷參與競爭,提升對外合作的能力,學習借鑒世界優秀電影成果,“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能不斷在交流互鑒中取得進步,才能用世界聽得懂的電影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從而打破區域隔閡、種族隔閡、文化隔閡、政治隔閡,增強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1] 施展:《假如,真的有什么“中國學派”,這才是“中國學派”》,微信公眾號“新民說iHuman”,2016年8月8日。

[2] 饒曙光:《建構電影理論批評的中國學派》,《電影新作》,2015年9月25日。

[3] 李蕾:《現實主義電影:回應現實生活推動社會進步》,《光明日報》,2016年2月2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宜君县| 三亚市| 赫章县| 兰州市| 宁明县| 双流县| 沙雅县| 礼泉县| 班玛县| 福海县| 汶川县| 日照市| 中山市| 霍山县| 清苑县| 孝昌县| 呼和浩特市| 西吉县| 满洲里市| 望城县| 临潭县| 定远县| 尉氏县| 寿阳县| 巴林左旗| 泸西县| 五莲县| 固安县| 罗江县| 台湾省| 沽源县| 石阡县| 白山市| 大关县| 新安县| 乌兰察布市| 千阳县| 桂阳县| 棋牌|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