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孔子登東山另一說

位于鄒城市境內(nèi)的嶧山,雖然海拔只有582.8米,卻有著“岱南奇觀”“鄒魯秀靈”之美稱。像這樣一座名山,距離曲阜又十分的近,熱衷于登山的孔子,是不能不光顧的,因而有一說認(rèn)為,這就是“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的東山。在冠子峰石壁上,刻有“孔子登臨處”“登東山小魯”等字。冠子峰上就是小魯臺,相傳孔子就是站在這里,發(fā)出了“登東山而小魯”的感嘆。山上原有“小魯臺”三字,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所題,今已不存。光緒年間《鄒縣志·山川》載:“冠子峰,系山之東峰,高次五華。俗傳孔子登東山小魯處。狀如婦人冠,故名。”

如果讓我在兩座山之間進行選擇的話,我傾向于平邑境內(nèi)的蒙山。理由是:首先從方位來看,蒙山在曲阜之東,而嶧山則在曲阜之南。再來看國別,蒙山屬魯國,據(jù)《孟子》孫奭疏:“孟子言孔子登魯國之東山而覽者大,故小其魯國,以魯國莫大于東山也。”明確指出,孔子小魯?shù)牡胤绞窃隰攪硟?nèi),而蒙山正符合此說。嶧山在當(dāng)時則屬邾國,孔子跑到邾國的土地上去“小魯”,恐怕不太合適。

孔子的蒙山之行,撒下了一路珍珠一樣的文化遺跡供后人憑吊,再重新歸納一下孔子登蒙山的路線:孔子一行從曲阜出發(fā),第一站到了今天泗水縣泗張鎮(zhèn)的圣公山。而后北行到達泉林觀泉,發(fā)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在泉林的卞城或平邑縣的仲村,收子路為徒,并帶上他一起登蒙山。在蒙山頂上,發(fā)出了“登東山而小魯”感嘆,今蒙山之巔有“孔子小魯處”碑。孔子下山之后,在山腳下的平邑縣柏林鎮(zhèn)孝義村見到了他的老師老萊子,并有一番深刻的交談。離開孝義村,他們到一個小村子住宿,這個村子因而有了“子宿村”的名字。隨后開始向西北方向轉(zhuǎn)了一個彎,在新泰市石萊鎮(zhèn)道泉峪村,發(fā)生了“孔子不飲盜泉”的故事,然后回到曲阜。根據(jù)孔子收子路為徒這件事,可以確定登蒙山的時間為孔子28歲那一年。按照盜泉的傳說,他們此行的季節(jié)應(yīng)該是盛夏。

以上是筆者根據(jù)歷史文獻、方志記載,結(jié)合民間傳說和實地考察,梳理出了這樣一個孔子的行走路線,僅供專家學(xué)者們參考。

梅慶吉,曲阜孔子文化學(xué)院教授,兼任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客座教授、曲阜師范大學(xué)特聘教授


[1] (清)王廷贊詩:《圣公山》,光緒年間版《泗水縣志·藝文志》。

[2] 參見許逸民《金樓子校箋》,中華書局2011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龙川县| 毕节市| 遵义市| 克拉玛依市| 边坝县| 湖口县| 滦南县| 双鸭山市| 雷山县| 志丹县| 吉木乃县| 阿克苏市| 松江区| 辉县市| 正阳县| 平远县| 沙湾县| 治多县| 库尔勒市| 富顺县| 西峡县| 遂平县| 金秀| 贵州省| 天门市| 安化县| 榆树市| 哈尔滨市| 额敏县| 彭山县| 鹿邑县| 柏乡县| 永丰县| 林西县| 稻城县| 灵寿县| 闽清县| 兴宁市| 巴里|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