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宋代之前的婦女與財產:演變與延續

從有文獻記載的最早時代起,我們發現支配婦女財產關系的觀念與實踐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保有著顯著的延續性。下一章討論的宋代實踐,必須放在這一漫長的傳統中才能得到理解。就本質而言,女兒同兒子一樣,血緣關系會給他們帶來某種物質上獲得支持的期望,這種期望會與父母的財產多少相稱。因此,盡管長期的政治與社會演變導致財產、婚姻法、遺產繼承模式在形式上發生較大變化,但婦女財產權利的特定基本模式幾乎在宋代以前的每個時代都依稀可辨。宋代法律盡管在許多方面出現了新的變化,但也沒有與這種模式發生抵觸。這些模式包括幾個要點:非奴隸身份的婦女結婚時可指望隨身攜帶作為嫁妝的財產。已婚女兒可以在婚后某個時候從父母那里獲得嫁妝之外的額外財產。在婚期間,妻子的財產從理論上講是與丈夫的財產截然分開的。雖然丈夫及其家族總會直接或間接地從妻子的財產那里受益,但這確實是妻子本人的財產,當發生離婚或守寡而走出婚姻時,她可以隨身帶走這部分財產。當沒有子嗣時,女兒不論是已婚還是未婚,可以繼承父母的所有財產。婦女尤其是寡婦常常會對家庭與財產有相當大的權威,而且她們的權力會受到特定的保護。雖然早期的證據較少,但史料顯示出這一習慣做法的基本延續性,即婦女,特別是精英女性,會對不同種類的財產有相當大的支配權。盡管婦女的財產繼承缺少法律保障,但婦女總會依慣例獲得個人財產,這些財產不僅生前可用來供養她們,死后也可用來祭祀她們。

婦女支配財產的歷史事實被儒家理想主義的語言所掩蓋。保存到今天由男性精英所創作的文獻,充斥著經典儒家的思想意識,這使得當其敘述精英的習慣做法時,需要用儒家規范來加以修飾。甚至某些現代學者也受到史料中這種偏見的影響,以致出現婦女財產權晦暗不明的現狀。[1]在唐朝之前的時代,儒家思想對涉及婦女財產權領域的法律影響很小,而當婦女財產與儒家禮制要求與宗族觀念發生抵觸時依然盛行不衰。甚至在唐代及其以后,當法律有意識地支持家長權力時,賦予婦女財產的慣例依然保留下來并保持著合法地位。

接下來的篇幅,在描述中國早期婦女與財產的關系時,我將試圖將儒家理想與歷史事實剝離開來。這一章將探究宗教、社會、法律觀念與真實的歷史實踐之間的矛盾。通過追溯宋代之前規范婦女財產的法律在歷史上產生的變化,顯示其延續性的方方面面。這一簡要概述顯示出宋代婦女所享有的強有力的財產權,盡管在許多方面出現新的變化,但與長期以來就形成的習慣正相符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调兵山市| 叶城县| 祁门县| 延长县| 黑水县| 上饶市| 洪湖市| 彰武县| 盐源县| 嘉鱼县| 韶关市| 斗六市| 岚皋县| 犍为县| 东乡族自治县| 苗栗市| 揭西县| 祥云县| 泸定县| 佛学| 临高县| 东阿县| 南城县| 富锦市| 胶南市| 新安县| 巴彦淖尔市| 五常市| 济南市| 香港| 凤山市| 新丰县| 边坝县| 武乡县| 浦东新区| 上饶县| 汉源县| 财经| 新宁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