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祝蔡美彪教授九十華誕元史論文集
- 李治安主編
- 682字
- 2025-04-28 10:43:03
二 始終堅守學術陣地
蔡先生從1948年發表《遼史文學王鼎傳正誤》起,至今已有七十年,仍不改初衷,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執著地堅守在學術陣地。
蔡先生曾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歷史教學》雜志上發表過一篇《回憶范老論學》文章時說:“花花世界中的種種引誘,也可使人發生這樣或那樣的思想,動搖治學的本志。即使在學術工作中,受到外界的贊許容易使人自滿;遭到不當的批評容易使人灰心;遇到困難也可使人避難趨易,轉移方向。因此,淺嘗輒止,一曝十寒,往往成為通病。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論到文學之難,說‘貧賤則懾于饑寒,富貴則流于逸樂’。困境能使人頹廢,順境也可使人荒疏。所以處困境或順境,都需要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堅持自己的學業,堅定不移。”他曾多次講到范老從1940年在延安開始編寫《中國通史簡編》,為此,范老的一只眼幾近失明。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的二十年間,范老排除各種干擾,精力幾乎全部灌注在這部書的編寫上。蔡先生正是以范老為榜樣,不管遇到任何困難或名利誘惑,始終不渝堅守在學術陣地上。
我到所里后的幾十年間,親身經歷了編寫《中國通史》的艱辛。這期間有社會大環境因素的干擾,也有當權者狹隘的辦所方針的影響,一度使《中國通史》編寫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蔡先生曾萌生帶著通史研究室人員轉到歷史所繼續編寫《中國通史》的想法。蔡先生正是不畏艱險,在克服種種困難之后,最終完成了《中國通史》的編寫。我認為,蘇軾一首《定風波》詞作很符合蔡先生的思想境界,詞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