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蒙元納憐驛黃兀兒月良站方位再探[1]

陳廣恩

黃兀兒月良站是蒙元時期納憐驛道西段的站赤。長期以來,學界關(guān)于該站赤的地理方位一直存在爭論,至今尚未找到一致的答案。2014年,筆者發(fā)表了《北庭元帥府與亦集乃路關(guān)系初探——兼談黃兀兒月良站的地理位置》一文,論文第二部分對黃兀兒月良站的地理方位做了討論,認為其大致地理范圍,應(yīng)該是在拉布楚喀以西通往北庭或者火州的驛道上[2]。在此之前,比較流行的觀點是杉山正明先生的新疆艾比湖一帶說。杉山先生認為黃兀兒月良和《西域同文志》中“雅爾路”(Yar)的“烘郭爾鄂籠”(Qongqur-?lüng)應(yīng)該是同一個地方,其意思和耶律鑄《雙溪醉隱集》中提到的“黃草泊”一致,位置在中華民國五年(1916)繪編的《百萬分之一中國輿圖》中的“烏魯布拉克臺”圖中所見“霍努兒烏連河”。[3]《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七冊《元明時期·察合臺汗國圖》將黃草泊標在艾比湖,也就是說黃兀兒月良在艾比湖一帶。默書民先生在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元代交通史”研究成果中,采納了杉山正明的這一觀點。[4]周清澍先生認為黃兀兒月良等納憐驛九站“是從西夏西去的站”,“東勝至哈溫及晃忽兒月良等站在東勝州和寧夏路境內(nèi)”,黃兀兒月良的位置應(yīng)該在寧夏路越過賀蘭山通往亦集乃的驛道上。[5]胡小鵬先生則認為“應(yīng)去答失八剌哈遜(今哈密石城子)不遠”[6]。黨寶海先生認為,“晃忽兒月良站已在甘肅行省之外,附近有蒙古諸王設(shè)置的塔失八里站(哈密東北石城子)、攬出去站(哈密西)”[7]。此后,特木勒先生根據(jù)清代《朔漠方略》的記載,在周清澍先生研究的基礎(chǔ)上,考證出黃兀兒月良位于今天阿拉善左旗北部的洪格日鄂楞。[8]2014年,石堅軍先生撰文指出,“晃火兒月連最有可能位于合迷里東北之黃蘆淀(位于今新疆伊吾西)一帶”[9]。2015年,在紀念楊志玖先生一百周年誕辰學術(shù)研討會上,胡小鵬又提出黃兀兒月良位于今天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魯克沁一帶的觀點。[10]其后石堅軍修正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黃兀兒月良的詞義來自八兒思闊,即明代的兀連腦兒,意為“(黃)草湖”,其位置在哈密北部巴里坤湖東部一帶。[11]以上觀點中,胡小鵬、黨寶海、石堅軍與筆者的意見比較接近,認為黃兀兒月良的大致范圍在今新疆哈密一帶,而杉山正明、周清澍、特木勒考證出的地理方位,與以上觀點東西相距均比較遙遠。那么,黃兀兒月良到底應(yīng)該在哪里呢?筆者以為,各種觀點中石堅軍的黃蘆淀之說最為可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邻水| 新余市| 天等县| 中宁县| 临沭县| 陵川县| 商水县| 桃江县| 南城县| 宜宾市| 昭通市| 城口县| 景东| 姜堰市| 惠东县| 昭平县| 屏边| 高雄市| 定远县| 金山区| 开远市| 海口市| 遂平县| 凤冈县| 神木县| 石泉县| 水城县| 乡城县| 美姑县| 云梦县| 盘锦市| 通州区| 普定县| 东阳市| 铜山县| 巧家县| 临漳县| 龙陵县| 天台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