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簡稱對照表

1.(清)吳式芬、陳介琪考藏、翁大年考編:《封泥考略》,國家圖書館藏辛巳年(1881年)抄本。——《封泥抄》

2.(清)吳式芬、陳介琪:《封泥考略》,光緒31年(1905年)刊本。——《封泥》

3.(清)劉喜海:《長安獲古編》,光緒31年(1905年)刊本。——《獲古》

4.周明泰:《續封泥考略》,京華書局1928年版。——《續封》

5.周明泰:《再續封泥考略》,京華書局1928年版。——《再續》

6.于省吾:《雙劍誃古器物圖錄》,大業印刷局1940年印中華書局2009年版。——《雙劍》

7.郭寶鈞:《洛陽西郊漢代居住遺跡》,《考古通訊》1956年第1期。——《洛陽》

8.中國科學院考古所:《洛陽中州路(西工段)》,科學出版社1959年1月。——《西工段》

9.馮永謙、姜念思:《寧縣黑城古城址調查》,《考古》1982年2期。——《黑城》

10.陳寶琛:《瀓秋館藏古封泥》,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年8月。——《瀓秋》

11.李恭篤、高美璇:《遼寧凌源安杖子古城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6年第4期。——《安杖子》

12.孫慰祖:《新見秦官印封泥考略》,《大公報·藝林》1996年7月12日,后收入《孫慰祖論印文稿》上海書店1999年1月。——《新見》

13.吳鎮烽:《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封泥考》(上)(下),《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4、6期。——《陜封》

14.孫慰祖:《古封泥集成》,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12月。——《古封》

15.周曉陸、路東之、龐睿:《秦代封泥的重大發現——夢齋藏秦封泥的初步研究》,《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1期。——《發現》

16.路東之:《秦封泥圖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1期。——《圖例》

17.《西安北郊新出土封泥選拓》,《書法報》,1997年4月9日第四版。——《選拓》

18.任隆:《秦封泥官印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7年第3期。——《印考》

19.傅嘉儀:《秦封泥欣賞》,《收藏》1997年第6期。——《欣賞》

20.傅嘉儀、羅小紅:《漢長安城新出土秦封泥——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封泥初探》,《收藏》1997年第6期。——《初探》

21.周曉陸、路東之、龐睿:《西安出土秦封泥補讀》,《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2期。——《補讀》

22.任隆:《秦封泥官印續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8年第3期。——《續考》

23.[日]渡邊隆男:《中國の封泥》,二玄社1998年6月。——《中封》

24.孫慰祖:《新發現的秦漢官印、封泥資料匯釋》,《孫慰祖論印文稿》,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1月。——《新泥》

25.山東省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山東省志·文物志》,山東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魯志》

26.黃惇編:《歷代印匋封泥印風》,重慶出版社1999年12月。——《印風》

27.王綿厚、郭守信:《遼海印信圖錄》,遼海出版社2000年1月版。——《遼海》

28.王輝:《秦印考釋三則》,《中國古璽印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年。——《三則》

29.肖春源:《珍秦齋藏印·秦印篇》,臨時澳門市政局/文化暨康體部,2000年2月。——《珍秦》

30.周曉陸、路東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秦封》

3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的發掘》,《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發掘》

32.傅嘉儀:《西安新發現秦封泥》,《書法》2001年第10期。——簡稱《書法》

33.王輝:《秦印封泥考釋(五十則)》,《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四十周年暨馮漢驥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考釋》

34.王輝:《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秦封泥選釋續》,《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8輯,三秦出版社2001年。——《釋續》

35.劉慶柱、李毓芳:《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考略》,《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考略》

36.周曉陸、劉瑞:《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秦陵秦俑研究動態》2001年第4期。——《新地》

37.王輝:《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秦封泥選釋》,《文物》2001年第12期。——《選釋》

38.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百年學府聚珍: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藏品選》,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西大》

39.孫慰祖:《中國古代封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上封》

40.周曉陸、陳曉捷:《新見秦封泥中的中央職官印》,《秦文化論叢》第9輯,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新官》

41.劉慶柱:《新獲漢長安城遺址出土封泥研究》,《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論文集——考古·歷史·文化》,南天書局2002年。——《新獲》

42.傅嘉儀:《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西泠印社2002年。——《印集》

43.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篆刻先秦璽印》,榮寶齋出版社2003年2月——《書集》

44.王輝:《釋秦封泥中的三個地名》,《秦文化論叢》第10輯,三秦出版社2003年。——《三地》

45.[日]平出秀后:《新出相家巷秦封泥》,藝文書院2004年12月。——《相家》

46.周曉陸、陳曉捷、湯超、李凱:《于京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于京》

47.周曉陸、劉瑞、李凱、湯超:《在京新見秦封泥中的中央職官內容》,《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5期。——《在京》

48.陳曉捷、周曉陸:《新見秦封泥五十例考略——為秦封泥發現十周年》,《碑林集刊》第11輯,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五十例》

49.馬驥:《西安新見秦封泥及其斷代探討》,《碑林季刊》第11輯,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西見》

50.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里耶發掘報告》,岳麓書社2007年1月。——《里耶》

51.傅嘉儀:《秦封泥匯考》,上海書店2007年8月。——《匯考》

52.路東之:《問陶之旅——古陶文明博物館藏品掇英》,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3月。——《問陶》

53.童衍方:《釋六舟舊藏漢封泥拓本冊概述》,《西泠印社》2008年8月。——《六舟》

54.王玉清、傅春喜:《新出汝陽郡秦漢封泥集》,上海書店2009年6月。——《汝南》

55.王獻唐:《寒金冷石文字》,青島出版社2009年8月。——《寒金》

56.[日]瀨川敬也:《觀峰館所藏封泥》,《觀峰館紀要》第5號2009年10月。——《觀一》

57.周曉陸:《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中華書局2010年1月。——《璽印》

58.郭富純:《大連古代文明圖說》,文史出版社2010年6月。——《大連》

59.楊廣泰:《新出封泥匯編》,西泠印社2010年9月。——《新出》

60.[日]瀨川敬也:《觀峰館所藏封泥(二)》,《觀峰館紀要》第6號2010年10月。——《觀二》

61.邵旭閔、彭德編:《青泥遺珍·新出戰國秦漢封泥特展圖錄》,西泠印社2010年11月。——《青泥》

62.李中華:《東瀛所藏中國封泥述略》,《青泥遺珍·戰國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泠印社2010年11月。——《述略》

63.馬驥:《西安近年封泥出土地調查》,《青泥遺珍·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泠印社2010年11月。——《調查》

64.許志雄:《鑒印山房藏古封泥菁華》,河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4月。——《菁華》

65.范正紅:《西漢“臨淄丞印”封泥同文異印現象探討》,《西泠印社》2011年3期。——《臨菑》

66.[日]瀨川敬也:《觀峰館所藏封泥(三)》,《觀峰館紀要》第7號2011年10月。——《觀三》

67.孫慰祖:《官印封泥所見秦郡與郡官體系》,《西泠印社》2011年10月。——《郡官》

68.周曉陸:《酒余亭陶泥合刊》,藝文書院2012年4月。——《酒余》

69.侯廷生:《甘丹出現時間及嬗變為“邯鄲”的新證》,《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邯鄲》

70.《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館藏秦封泥圖錄》,《唐都學刊》2012年6期。——《圖錄》

71.陳曉捷、周曉陸:《文雅堂藏秦封泥選考》,《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選考》

72.楊廣泰:《秦官印封泥著錄史略》《新出土秦漢封泥選》,《東方藝術·書法》2013年2月下半月總第272期。——《秦選》

73.王偉:《秦璽印封泥職官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年12月。——《職地》

74.王偉:《文雅堂藏新品秦封泥考釋(二十則)》,《中國文字研究》第21輯,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二十則》

75.西泠印社美術館:《古代封泥精品展》,西泠印社美術館2015年5月。——《精品》

76.楊廣泰:《新出陶文封泥選編》,文雅堂2015年7月。——《新選》

77.呂金成:《山東書法全集·封泥》,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8月。——《山全》

78.后曉榮:《悠悠集——考古文物中的戰國秦漢史地》,中國古籍出版社2015年3月。——《悠悠》

79.龐任隆:《中國書法與篆刻·秦封泥研究》,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12月。——《秦研》

80.李曉峰:《濟南市博物館館藏精品·封泥卷》,山東美術出版社2016年4月。——《濟博》

81.蔡慶良、張志光:《秦業流風:秦文化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2016年4月。——《秦業》

82.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心編著:《里耶秦簡博物館藏秦簡》,中西書局2016年6月。——《簡博》

83.劉樂賢:《談秦封泥中的“奴盧”》,《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李學勤先生八十壽誕紀念論文集》,中西書局2016年12月。——《奴盧》

84.王偉:《新見秦地名封泥選釋(十五則)》,《出土文獻》第10輯,中西書局2017年4月。——《十五則》

85.[日]谷風信:《利用X光照片研究中國古代封泥》,《第五屆“孤山證印”西泠印社國際印學峰會論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7年版。——《X光》

86.魏杰:《冰齋魏杰藏秦封泥》,《金石研究》第1輯,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7年8月。——《冰齋》

87.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秦封泥選》,《書法》2017年第10期。——《泥選》

88.許靜洪、許云華:《陜北歷史博物館藏璽印封泥選》,西泠印社2018年8月。——《陜北》

89.任紅雨:《中國封泥大系》,西泠印社2018年11月。——《大系》

90.許衛紅、張楊力錚:《陜西秦咸陽城胡家溝建筑遺址》,《中國重要考古發現2017》,文物出版社2018年。——《胡家溝》

91.李振洲:《中國文字博物館館藏秦代封泥鑒賞》,《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年第12期。——《字博》

92.許雄志:《鑒印山房藏古封泥選粹》,鑒印山房2019年版。——《山房》

93.孫慰祖:《新出封泥擷珍》,《問印》(第一卷),西泠印社2019年5月。——《擷珍》

94.佚名:《長安新出秦封泥》(原拓本)。——《長安》

95.李超:《秦封泥與封檢制度》,《考古與文物》2019年第4期。——《西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城| 大邑县| 河津市| 洪江市| 万州区| 奈曼旗| 田东县| 乐业县| 松滋市| 周宁县| 惠安县| 呼图壁县| 长寿区| 古交市| 平阴县| 青神县| 科尔| 若尔盖县| 海盐县| 湖州市| 青岛市| 东乡族自治县| 镇雄县| 侯马市| 个旧市| 綦江县| 广德县| 大庆市| 郯城县| 炉霍县| 和平县| 虎林市| 山丹县| 台南县| 喜德县| 巴林左旗| 措美县| 多伦县| 平潭县| 利津县|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