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廣西海域自然地理和對外開放港口

廣西地處祖國南部,面臨12.93萬平方公里的北部灣,海岸曲折,港灣眾多,航海自然條件優越,是我國西南、中南地區面對東盟的重要出海通道。海岸線東起與廣東交界的英羅港,西至中越兩國交界的北侖河口,全長1628.5公里。較大的港口有鐵山港、北海港、欽州港、防城港、珍珠港、企沙港等。較大的港灣有鐵山港灣、廉州灣、欽州灣、防城灣等。沿海島嶼有697個,較大的有潿洲島、斜陽島、山心、巫頭、澫尾三島(現已筑堤與大陸連成半島)和龍門群島。北海港、欽州港、防城港作為我國沿海的天然良港,通過玉鐵、欽北、南防、黎欽等鐵路,融入全國鐵路網,是我國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和海運基地。

一 廣西海域的自然地理

廣西沿海屬華南準地臺南端,北部灣坳陷,在漫長的地質發展史中,經歷了早古生代準地臺型沉積、中生代、新生代陸緣活動帶盆地沉積三大發展階段。

距今約4.4億年的早古生代至留紀時期,境地一片汪洋。至留紀末期,地殼運動使境內地殼上升,奠定了廣西沿海地域基底的構造格局。至晚古生代,海水時浸時退,形成瀕海淺海及海陸交互沉積。后來受華力西運動及印支運動的影響,地殼大面積上隆,并長期處于風化剝蝕階段,造成缺失。至新生代第三紀初,北部灣再一次沉淪為海,形成北部灣凹陷。至第四紀,喜馬拉雅運動第三幕,地殼大幅度上升,爾后又發生數次海進海退。中晚更新時期,潿洲島和斜陽島海區處于海水淹沒的凹陷積環境,海底火山運動頻繁。“晚更新世后期,兩島完全上升露出海面”[5]。全新世以來,境內地殼緩慢上升,構造出廣西沿?;镜刭|格局。受大自然塑造和人類活動影響,幾經變化,形成了廣西沿海現今的地質景觀。廣西沿海地域屬海積平原,可分為濱海平原、火山巖臺地、基巖殘丘、海積海蝕地岸四大地貌單元。總體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地勢平坦,海拔10米—20米,組成物質為第四紀的黏土質砂、砂質黏土和礫砂等松散沉積物,屬以沖積為主的濱海平原。

北海港所居海岸地勢較平緩。以地角為界,東為砂礫及黏土層組成的階地海岸,西側至冠頭嶺屬丘陵海岸。冠頭嶺東至西村為沙灘海岸,岸線平直,長達40多公里。海蝕地貌分布于北海市地角至南澫和高德以北沙腳至垌尾海岸,主要是剝蝕平臺、海蝕崖、海蝕徒坎、海蝕洞、海蝕敦等。海積地貌分布于北海市自垌尾—高德—地角一帶。潿洲島分布于石盤海灘—橫嶺—后背塘—西角沿海一帶。階地平行海岸呈條狀展布,主要有古海灘、砂堤、潟湖、礫石堤、潮間淺灘等。欽州灣、防城灣由三面丘陵環抱,南臨北部灣,呈低山丘陵,微斜平原及海漫灘地貌。欽州灣內多為砂礫質巖岸,欽州河口沉積大片淺灘。防城港灣內地質多為海沙夾淤泥,防城港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防城港市境內地貌主要由山峰隘口臺地、平原谷地、丘陵溶蝕谷地及河流組成[6]。其中,丘陵面積占80%以上。北部及南部以低山丘陵地貌為主,中部為山地,東南部為沿海丘陵和海灣灘涂地貌。北海市境內潿洲島和斜陽島屬第四紀濱海火山噴溢堆積經地質作用而成的火山巖臺地,由橄欖玄武質火山碎屑組成,受地表水及風化剝蝕作用影響,火山巖臺地被風化為0.4米—0.7米厚的紅土層。潿洲島地勢南高北低,海拔20米—40米,最高峰燈樓頂海拔79.6米。斜陽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50米—100米,最高峰羊咩嶺南海拔140.4米。

廣西海灣自東向西主要有鐵山港灣、廉州灣、欽州灣、防城港灣等。

廉州灣,位于北部灣北緣,北海市區之北部,包括北海半島冠頭嶺冠頭角至南流江口連線與陸岸所圍繞的半圓形水域,海岸線長約128公里,灣口向西南,寬約17.7公里,面積約215平方公里。南流江和大風江是常年性流入廉州灣的河流,對廉州灣及鄰近海域的泥沙來源、航道及水文環境等有重要的影響。南流江年平均徑流量68億立方米,大風江年流量18.3億立方米。其中,南流江年輸沙量150萬立方米,大風江年輸沙量36萬立方米。南流江攜帶的泥沙不斷沉積,在潮汐和河流的作用下,塑造成河口沖積平原,河汊密布,成為“網河”區,使三角洲每年以1.6米的速度向海推進。廉州灣海域地勢北高南低,水深范圍為0米—10米,等深線的走向基本上與海岸線平行。北部為一片淺灘,潮間十分寬廣,散布許多南北走向的槽溝。從地角村至冠頭角一帶,有一條長14.6公里的天然深槽,水深6米—10米,寬600米—1000米,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該處可建萬噸級泊位20多個,是廣西沿海重要的天然良港。

北海港港域總體布局圖(廣西北部灣港口管理局提供)

鐵山港灣,位于北部灣北部,北海市區東部,其范圍包括北海市的營盤至合浦縣英羅港附近連線與陸岸灣內的水域。該灣為一狹長的臺地溺谷型海灣,內彎呈鹿角狀,灣口為喇叭形,口門寬32公里,水域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平均寬度4公里。全灣岸線長170公里。海灣面積340平方公里,其中灘涂面積約173平方公里。海域范圍北起公館鎮,西至閘口、南康、興港鎮,東達合浦縣白沙、山口、沙田鎮,南面與大海相通。鐵山港灣為半封閉性陸架海灣,其地勢北高南低。海底坡度平緩,其水深1米—23米。灣北部和東西兩側有發育良好的大面積淺灘。灣口中央有小沙洲堆積,將主水道分成東西兩條分水道。東水道順直寬闊,為落潮沖刷槽;西水道較彎曲,底部地勢較為復雜,上有沙壩、下有欄門沙,屬漲潮沖刷槽。兩條水道由南向北伸向港內,形成兩條天然航道。港灣西岸是鐵山港區,該海岸可建5萬—20萬噸級泊位10個和1萬—3萬噸級泊位60個。東、西兩岸岸線總長約52公里,可建1萬—20萬噸級泊位200個以上。

欽州灣,位于東經108°30′至45′,北緯21°35′至50′,東、北、西三面丘陵環抱,灣口朝南,口門自南向北逐漸減小。在北緯21°42′至48′,自西向東發育成龍門港、茅尾海、金鼓江、鹿耳環江等海汊,并以龍門港、茅尾海為主,實為欽州灣的內港。欽江、茅嶺江分別從東北、西北方向匯入茅尾海。欽州灣由于受到地質構造影響以及海水長期浸蝕,基本上沒有大片寬闊平坦的陸域,灣內大多為砂礫質巖岸。內彎南段(青菜頭至亞公山一帶),礁島星羅棋布,港汊眾多,有“七十二徑”之稱,是典型的谷地溺谷。其陸岸為眾多彎彎曲曲的小海汊分隔的低丘小島,從果子山至欽州市區33公里,多為低丘地貌。

欽州港港域總體布局圖(廣西北部灣港口管理局提供)

防城港灣位于廣西沿海西部、北部灣的北側。灣內三面丘陵環抱,東為企沙半島,西為白龍尾半島,灣口向南敞開,中間被漁澫島分為東西兩個海灣,東灣呈袋狀形,西灣呈倒掛瓶口形。海流的形成是由地域構造的特性及海岸動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海灣水下均呈灘地構造,口門處有約2.5公里寬的攔門沙。西灣總的水域面積約20平方公里,瓶口在漲落潮流的影響下形成-4米至-8米的深水區,同時形成牛頭深槽,深水區的面積約1.5平方公里;東灣總的水域面積80平方公里,在漲落潮流的影響下形成的暗埠江深槽基本貫通,全長約12公里,水深從-4米至-14米不等。10米以上的深水區1.5公里,寬約400米。牛頭嶺深槽水深在-5米至-9米,全長約8公里,寬約400米。防城港灣,是擴建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

防城港港域總體布局圖(廣西北部灣港口管理局提供)

二 廣西獨立入海和內河主要出海水系

廣西沿海獨立入海并對航海產生巨大作用的河流,主要有南流江、欽江、茅嶺江、防城河、北侖河、大風江等。

南流江,發源于廣西玉林與北流交界之大容山中央塘。流經北流、玉林、陸川、博白、浦北至合浦的爛泥窯注入北部灣,全長281公里,集水面積9700平方公里。南流江為合浦、北海至船埠的一條重要江海直通水運線,過去水運相當繁忙,沿江有黨江、石灣、常樂、張黃、江口、博白、船埠等主要小港埠。原通航里程曾達到224公里,30噸級貨船可溯江而上抵船埠港,70噸級貨船可直駛沙河港。1970年博白水電部門于沙河圩處建壩,因無過船設施,造成博白至沙河段50公里河道斷航。建于1964年的總江橋閘,設計最高水位4.25米,對廉州船閘——石灣段航道水位起調節作用,但因船不能貫通駛達上游的主要港口博白、船埠,造成該江水運萎縮。交通部門為復航,于1988年11月動工興建船閘,按九級船閘設計施工,可通航100噸級航舶。

欽江,發源于靈山縣平山石坡附近,流經平山、靈東、靈城、那隆、三隆、陸屋、平吉、久隆、欽州炮臺注入欽州灣,長183.5公里,集水面積2383平方公里。沿岸均為丘陵臺地,河寬一般在100米—130米之間。欽江歷來是一條重要的水運線,陸屋曾是欽江中游一個重要口岸。欽州以下至沙井航道,枯水期航道尺度0.6米×10米×150米;漲潮期航道尺度1.2米×20米×250米,“1972年在雷廟溝新河進行截彎取直工程,縮短了航道里程2公里,改善了航道條件”[7]。

茅嶺江,發源于靈山、欽州交界那香附近。流經那谷、長灘、小董、甲派、黃屋屯等鄉鎮,至茅嶺中間村處注入欽州灣,全長135.9公里,集水面積2910平方公里。茅嶺江流域跨越欽州、防城、上思、邕寧4縣,原通航里程為102.5公里,河寬約50米—100米,河床較穩定。甲派至茅嶺段長45公里,枯水期航道尺度為0.5米×1米×15米,可通航20噸—50噸級船舶。甲派至黃屋屯可通航10噸—40噸級船舶;黃屋屯至中間村19公里屬潮汐影響區,潮位差約4米,可通航50噸級沿海貨輪,100噸級輪駁船可乘潮通至茅嶺[8]。

防城河,發源于防城縣與上思縣交界的扶隆鄉一帶,流經扶隆、那勤、華石、防城縣城后至針魚嶺注入防城港灣,全長132公里。防城河曾是防城縣境內一條重要水運干線,防城鎮以下乘潮可航行70噸級船舶,枯水航道尺度0.3米×10米×80米;漲潮時航道尺度可達2米×12米×100米。針魚嶺以上航道設有三座發光標志助航,針魚嶺以下約8公里接入防城港區航道,“現通航段防城—漁澫島長23公里,可通航30至40噸級船舶,枯水航道尺度為0.3米×8米”[9]。

北侖河,是流經中越邊境的一條河流,發源于防城縣與寧明縣交界的巴哭山附近,流經板八、板蒙、北侖、那垌、東興鎮至竹山處入海,全長98公里。北侖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我國境內的集水面積為710平方公里。東興至竹山段10公里,原航道段設有8具燈樁助航,“低潮水深在0.5米左右,航道寬20米—30米”[10]。

大風江又名那彭江,發源于靈山縣伯勞鎮萬利附近,流經欽州的那彭、平銀、東場,在沙角河口處注入三娘灣,總長146公里,集水面積1927平方公里,枯水流量1—2m3/s。原可通航至那彭。其中平銀至沙角段航道長46公里,可通航40噸級船舶;東場以下可通200噸級沿海貨輪。

廣西內河主要出海水系是西江水系。西江水系的主源是南盤江,發源于云南省東部沾益縣馬雄山,流至貴州省冊亨縣蔗香,與北盤江匯合后稱紅水河;紅水河流至象州縣石龍,與柳江匯合稱黔江;至桂平匯合郁江后稱潯江;至梧州匯合桂江后稱西江;至廣東省三水縣、思賢滘與北江相匯,進入珠江三角洲。西江主干流總長2206公里,廣西境段(含南盤江一段,紅水河、黔江、潯江及西江各一段)長約1226公里。南寧港上下游主要水道有左江、右江、郁江,它們都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重要干支流,為廣西南部重要水運干線。右江主源稱駝娘江,發源于云南省廣南縣境內,從西北向東南流,經廣西的西林、田林兩縣,與西洋江匯合后稱剝隘河;至百色市與澄碧河匯合為右江;再流經田陽、田東、平果、隆安等縣,在南寧市邕寧縣宋村與左江匯合后稱為郁江。右江長318.8公里(百色至宋村),江面寬度為100米—200米,年平均徑流量為88.06億立方米,年最大徑流量為160.5億立方米,最小徑流量為45.84億立方米,枯水期最小水深1米—1.2米,可通航120噸級船隊。右江主要港口有百色、田陽、田東、隆安等港。左江上源是水口河和平而河,水口河發源于我國云南省普海附近,流經越南再入水口關進入我國廣西境內;平而河發源于越南北部山區,向東南流至龍州與水口河匯合后稱為左江,再至崇左境與黑水匯合,最后流至宋村與右江匯合為郁江。左江流域面積為32100平方公里,江長288公里(龍州至宋村),江面平均寬度100米—200米,年平均徑流量為86.36億立方米,年最大流量為6980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為6.2立方米/秒。左江水運在歷史上起到過重要作用,曾是廣西與越南重要的水運通道,在國際運輸交通交往中做出過貢獻。目前枯水期航道最小水深0.5米—0.8米,可通航40噸級船舶。南寧港區水路通航203.5公里,西江航線主干線南寧至貴港二級航道工程早已完工,可通航2000噸級船舶。

廣西內河出海主要港口為南寧港、貴港、梧州港。隨著國家西江航運建設(廣西段)一期工程的三大項目——桂平航運樞紐、貴港中轉港和南寧、貴港至梧州沿江工程的全面竣工,西南通往華南地區出海水運大通道的過貨能力大為提高。同時,南寧至貴港、梧州區間600余公里的水路形成了出海重要通道。西江為珠江干流的下游段,歷來是兩廣水運的大動脈。自廣西梧州市桂江河口起至廣東省三水縣的思賢滘口止,河長218公里,占西江干流全長的10.5%。自梧州市東流13公里至界首的大源沖口(廣西與廣東界臨江處)經廣東封開、郁南、德慶、肇慶、三水至斗門縣磨刀門燈籠沙處注入南海,全長348公里。航道水深均大于2.3米,設有二級航標助航,晝夜可通航500噸—2000噸級船舶和400客位的客輪[11]。黔江與郁江匯合后始稱潯江,自桂平先城至梧州市桂江河口止,全長169公里,位于西江干流線上的中下游段,流經桂平、平南、藤縣、蒼梧和梧州市,設有二級航標助航。郁江上承左、右江,下接潯江、黔江,自左、右江于邕寧縣宋村匯合的三江口起至桂平縣城匯黔江河口止,全長424公里(含邕寧縣境內稱之邕江段)。若以紅水河為西江主干而言,郁江只是西江主干流的最大支流,但自古至今著實是西江航運的干線,它上通廣西首府南寧市,且可溯左江而達越南,下通廣東省會廣州市和港、澳,流經南寧市、邕寧、橫縣、貴港市、桂平等廣西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貴港航運樞紐建成后,郁江形成桂平、貴港、西津三個航運梯線,全線可通千噸級船舶,現設有航標助航。

桂平航運船閘(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三 廣西對外開放港口的現狀及環境

廣西沿海主要港口有北海港、欽州港、防城港,統稱廣西北部灣港,它們和內河主要港口梧州港、貴港港、南寧港,組成中國對外開放港口,是中國西南、中南的出海門戶,更是我國與東南亞各國交流的水上交通樞紐。各港的自然條件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一)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北海港現狀及環境

北海港,地處廣西北部灣北面,南流江入??谥?,北海半島西端,由石步嶺作業區、海角作業點、鐵山港作業區組成。北海港至國內沿海主要港口里程分別為:至防城港52海里,至海口124海里,至湛江港255海里,至香港420海里,至廣州480海里,至汕頭601海里,至上海1200海里,至大連1636海里。至東盟國家主要港口里程分別為:至越南海防157海里,至峴港319海里,至胡志明市780海里,至印尼雅加達1647海里,至三寶壟市1710海里,至緬甸仰光2412海里,至孟加拉古大港2819海里,至斯里蘭卡科倫坡2862海里,至印度加爾各答2945海里。目前,北海港擁有國內貨運航線85條,并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有貿易往來。公路四通八達,有北海至南寧、玉林高速公路。航空已開辟至北京、上海、沈陽、長春、廣州、深圳、香港、成都、重慶、貴陽、昆明、長沙等地航線。鐵路方面,擁有欽北線、玉鐵線,北海至南寧、昆明、貴陽、重慶、成都、廣州等地有動車運行,并已開通北海至四川、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的客貨運輸。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全方位的立體交通,使北海港成為我國大西南、中南出海的重要通道。

北海港域所轄海岸線東起英羅灣,西至大風江入??冢毒€總長500.13公里(其中大陸岸線468.2公里,島嶼岸線31.93公里)。截至2016年12月,全市泊位6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5個,最大靠泊能力15萬噸;萬噸級以下泊位31個;1000噸級以下泊位15個;非生產性泊位1個。泊位岸線總長7612米。碼頭泊位年通過能力為:貨物4424萬噸,集裝箱5萬標箱,滾裝汽車35萬輛,旅客436萬人[12]。2017年北海市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3168.77萬噸,比上年增長15.24%。

鐵山港區距北海市區41公里,有一級公路相連,玉鐵高速已通車。鐵山港區岸線55.8公里,將建成以大型臨海工業為主的億噸現代化港區。港區現有碼頭泊位17個,其中26.3萬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氣)專用泊位1個,10萬噸級泊位5個,5萬噸級電廠專用煤碼頭1個,5千噸級危險品泊位3個,其余為50噸—500噸級地方小型碼頭泊位。另有北暮作業區5—6號泊位,神華能源基地3個10萬—15萬噸級泊位,水工結構已完成,正在建設后方配套設施。項目投產后,鐵山港區港口吞吐能力可近4000萬噸。鐵山港區航道疏浚二期擴建工程由西航道和外航道組成,10萬噸級,兼顧26.3萬立方LNG船,目前已完工投入運行。鐵山港區航道三期工程由石頭埠航道和雷田航道組成,最大通過能力為10萬噸級,目前正在施工中。2017年開工的鐵山港區北暮作業區公共泊位,建設規模為15萬噸級碼頭1個,10萬噸級碼頭3個,增加吞吐能力1450萬噸。鐵山港東區包括充美作業區、欖根作業區、沙尾作業區和沙田作業區。欖根作業區10萬噸級1—2號泊位和5千噸級南1—10號泊位共12個泊位正在建設中,設計吞吐能力920萬噸。

北海港石步嶺港區(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潿洲島港點目前被利用的海岸線主要集中在該島的南灣。水產碼頭建在南灣北岸,現已停止使用;中國海洋石油湛江分公司在潿洲島西部建有2000噸級和5000噸級油氣碼頭各1個,60000噸級單點系泊油氣碼頭1個;在潿洲島西北角高嶺附近修建的客貨碼頭(2000噸級客貨泊位和滾裝船泊位各1個),旅客年通過能力25萬人次,車輛1.23萬輛次,已投入使用。港點設計年通過能力為:貨物270萬噸,旅客62萬人次,滾裝汽車1萬輛。

石步嶺港區位于北海市區西部,緊鄰北海出口加工區,是一個以集裝箱、件雜貨運輸和國際郵輪碼頭為主的綜合性商港,現有萬噸級以上泊位7個。其中貨運碼頭1萬噸級泊位2個,2萬噸級泊位2個,3.5萬噸級泊位1個,5萬噸級泊位1個。按自治區建設郵輪母港戰略要求,已動工興建5萬、7萬噸級郵輪泊位各1個,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海角港點現有泊位6個,其中千噸級泊位4個,2千噸級泊位1個,2千噸級客滾泊位1個。僑港港點現有客滾泊位4個,輔助泊位1個,均為2千噸級。現有航道水深為-3.5米。港點年通過能力為:貨物600萬噸,旅客314萬人次,滾裝汽車30萬輛。根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鐵山港區將建成億噸現代化港區,石步嶺港區將發展成為以大型郵輪碼頭為主的郵輪母港。

北海港航道主要由北海水道、石步嶺港區航道以及鐵山港區航道組成。其中,北海水道位于引航、檢疫錨地至裝卸錨地之間,長14.6公里,寬500米至2000米,水深-6米至-10.5米,無暗礁攔門沙。石步嶺港區航道位于北海水道中段至石步嶺萬噸級碼頭之間,長1300米,底寬130米,水深-8米至-12米。鐵山港區航道由東、西兩條深槽組成。東水道寬1500米,長約3公里,平均水深-18.7米;西水道寬700米,長約20公里,平均水深-16.5米。鐵山港灣內航道,從灣門口至石頭埠、公館長約40公里,寬200米至400米。鐵山港灣外航道,從鐵山港檢疫錨地向西南伸至潿洲島西北海域,全長70公里,水深平均-16米。北海港引航、檢疫錨地位于冠頭嶺西南海域1號燈浮處,即自冠頭嶺燈塔其南方位190°,距岸4.2公里。以1號燈?。|經109°02′15″,北緯21°23′14″)為中心,以800米為半徑的圓周范圍,水深-9米至-10米,海底平坦,為泥沙質。裝卸和避風錨地位于廉州灣南部灣口,即天然深槽的末段,距地角碼頭約100米,距西港口碼頭約1200米,1、2、3號錨地長3000米,寬450米至550米,水深-6米至-10.5米,面積136.8公頃,泥沙地底質??赏瑫r停泊5000噸至30000噸級的輪船6艘至8艘,進行船過駁或駁過船的裝卸作業,可以避風。

北海港集裝箱場碼頭、北海鐵山港碼頭(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北海港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的影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濕潤。港口最熱為7月份,平均氣溫是28.7℃,最高氣溫為37℃;最冷為1月份,平均氣溫14.3℃,最低氣溫為2℃;累計年均氣溫為22.6℃。另外,港口累計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月最高相對濕度為84%,月最低相對濕度為75%。北海港每年降雨量在849.1毫米—2211.2毫米之間,年均降雨量為1664毫米,主要集中在7、8、9月,以雷陣雨居多,并且明顯受臺風過境帶來雨量的影響。北海港區風向季節變化顯著,冬季多為偏北風,夏季多為東南風,全年常風向為北向,其次為東南方向,頻率分別為22%和10.8%。夏秋兩季受熱帶風暴和臺風影響,平均次數為每年2—4次,一般僅有8—9級,12級以上臺風極罕見。北海港潮汐屬于以不正規全日潮為主的混合潮型。一個月中大潮為全日潮,每天出現一次高潮、一次低潮,全日潮出現的天數平均為22天。一個月中小潮汛期為半日潮,每天出現兩次高潮、兩次低潮,半日潮出現的天數平均為8天。累年最高潮位5.93米(1986年7月21日),最低潮位-0.17米(1987年3月25日),平均高潮位3.90米,平均低潮位1.35米,平均潮位2.55米,平均潮差2.49米,最大潮差5.87米(1986年7月21日)。全日潮平均漲潮歷時15小時03分,平均落潮歷時9小時44分。潮流初潮時,水流自東南向西北,繞過北海半島進入廉州灣。落潮時,灣頂積聚的水緊迫南部海岸(老港區附近)繞過地角向西南方退出,且大部分水體是集中深槽后退出。大漲潮時,漲潮平均流速為0.13米/秒,落潮平均流速為0.31米/秒。小潮時,漲潮平均流速為0.11米/秒,落潮平均流速為0.15米/秒。漲潮最大流速0.79米/秒,落潮最大流速1.63米/秒,分別出現在漲落潮中水位附近。北海年平均水溫為23.7℃,累年最高水溫為35.7℃(1964年5月20日),最低水溫為6.5℃(1964年2月21日)。平均鹽度為28.02‰。

北海出口加工區(廣西北部灣港口管理局提供)

(二)中國西部沿海唯一保稅港——欽州港現狀及環境

欽州港,位于東經108°35′,北緯21°44′,地處北部灣灣頂,三面群山環抱。南面向海,自然環境十分優越。1997年6月,欽州港作為國家一類口岸正式對外開放。欽州市海岸線長234.4公里,為廣西沿海交通的一大樞紐,南防(南寧至防城)、黎欽鐵路線和欽北(欽州至北海)鐵路線于此相接,交通便利。欽州港的西北有茅嶺江、東北有欽江注入,可乘潮通航小型內河船舶。欽州港是天然深水良港,又是廣西以南寧—欽州為中軸的臨海工業帶的南部海陸運輸樞紐和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此外,還有欽港、永鑫、石化產業園、大欖平至保稅港區鐵路專用線,鐵路年疏運貨物能力為1億噸。2014年“欽州港設計貨物吞吐能力1億噸,完成貨物吞吐量6412萬噸,增長6.2%;集裝箱完成70萬標箱,增長16.8%”[13]。當年,欽州市擁有港口經營企業60家,建成投產件雜貨、散貨、油氣、滾裝、集裝箱功能等公用、工業泊位83個?!捌渲?,10萬噸級泊位12個,7萬噸級泊位7個,5萬噸級泊位6個,3萬噸級泊位1個,1萬噸級泊位4個,萬噸級以下泊位53個”?!斑M港航道最高等級為10萬噸級,30萬噸級主航道已完工”[14]。同年,欽州港建設水運項目20個,包括大欖北1—3號泊位工程,大欖坪作業區12號、13號泊位工程,30萬噸級原油碼頭,國投欽州煤炭碼頭工程,均達、永鑫散貨碼頭工程,30萬噸級進港航道工程,金鼓江航道工程等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4.5億元”[15]。目前,欽州已建保稅區和中馬產業園,并開通欽州至???、廣州、香港、汕頭、廈門、上海,以及欽州至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港口的集裝箱定期班輪航線。隨著港口建設的加快,大型石化、能源、造紙、冶金、糧油加工項目落戶欽州港,五大工業產業格局基本完成,為港口提供巨大的物流。根據《欽州港總體規劃》,主要港區分別為西港區、中港區和東港區;小港區分別為茅嶺、沙井和那麗港區。其中,西港區由觀音堂、樟木環、勒溝、果子山、鷹嶺、金鼓江等作業區組成;中港區由大欖坪、大環、三墩等港區組成。欽州保稅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可建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8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2個。截至2016年底,欽州市共有生產泊位79個,碼頭總長度13464米,其中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32個,倉庫面積75萬平方米,堆場面積156萬平方米,各類港口裝卸機械493臺套,最大起吊能力為60噸[16]。2017年,欽州港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8338萬噸,同比增長19.9%。

欽州港一角(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欽州灣水道自青菜頭至果子山水域長2.5公里,寬1.1公里至2.5公里,水深-5米至-15米,距岸150米至400米。其中,-10米深水區2.75平方公里,-15米深水面積0.135平方公里。果子山到勒溝水域長1.5公里,寬1.5公里至2.5公里,距岸150米至500米,水深-5米至-15米。其中,-10米深水區長1500米,寬500米;-15米深水區長600米,寬150米。勒溝到虎墩水域,長1500米,寬2000米至2500米,距岸50米至100米,水深-5米至10米?;⒍罩羴喒剿?,長3000米,寬1000米至1500米,距岸50米至200米,水深-5米至-15米,其中-10米深水區范圍長2800米,寬500米至700米;-15米深水區范圍長2000米,寬150米至400米,底質為泥沙。自亞公山至大海公以北兩公里之間水域,長約6000米,寬300米,水深-5米至-10米,是通往欽江的要道,港口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欽州港年平均氣溫21.9℃,極端最高氣溫37.0℃(1981年5月),極端最低氣溫1.1℃(1977年1月)。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13.0℃;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28.3℃。欽州港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234.8mm,年最大降水量為2961.5mm(1976年),年最小降水量1425mm(1977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4個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6.7%,而11月—翌年3月,5個月的降水量僅占年降水量的11.3%。以8月的降水量為最多,達449.5mm,占年降水量的20.1%。多年平均雨日數為167.8天,多年平均雷暴雨日數為90.4天。欽州港季節風明顯,每年5—8月多偏南風,6—7月最多。9月至翌年4月多偏北風,11月—翌年2月最多。常風向為北,出現頻率26%。次常風向東北,出現頻率9.2%。熱帶風暴和臺風每年出現在5—11月,8—9月最多,平均每年2.4次,最多5次。欽州港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3%,多年最高相對濕度達100%,最低相對濕度為20%。欽州港潮汐屬不正規全日潮,最高高潮位6.57米(1986年7月22日),最低低潮位-0.42米(1968年12月22日),平均潮位3.04米,平均高潮位4.33米,平均低潮位1.83米,最大潮差5.49米,平均潮差2.51米。欽州港潮流具有往復流性質,流向基本與深槽一致,退潮快,漲潮慢,退潮歷時4—12小時,平均8小時。漲潮歷時6—18小時,平均9小時。

欽州港建30萬噸級航道開工儀式(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三)中國西部沿海第一大港——防城港港現狀及環境

防城港,位于東經108°21′,北緯21°37′,地處廣西沿海西部,北部灣西北側,中國大陸沿海南端。防城港海陸交通發達。海路東距北海港49海里,東南距??诟?74海里,西南距越南海防港151海里,至胡志明市800海里,至新加坡1045海里,至泰國曼谷1343海里。該港距南寧市143公里,距柳州市368公里,距貴陽市900公里,東距欽州市60公里,距北海市168公里,距湛江市317公里,距東興市60公里。港口由南防鐵路線經南寧與湘桂、黔桂、枝柳線和南昆鐵路線聯網。

防城港一角(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2013年底,防城港市共有碼頭泊位121個。其中,生產性泊位116個,萬噸級以上泊位33個,最大靠泊能力為20萬噸級。生產性泊位岸線總長度14794米;生產用倉庫面積253332平方米,容積125633立方米,生產用堆場5359416平方米,港口裝卸機械1435臺(套);“港口設計貨物綜合通過能力貨物12516萬噸,集裝箱185萬標箱,旅客10萬人次”[17],全市港口完成投資298769萬元[18],續建項目為防城港東灣403號—407號泊位,云約江作業區1號泊位,東灣402號泊位和鋼鐵基地20萬噸級、5萬噸級泊位碼頭水工主體建成。根據交通部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的《防城港總體規劃》,規劃岸線106.3公里。其中,碼頭岸線長40.3公里,可建萬噸級泊位200多個,貨物吞吐量能力超過2億噸,分為5個港區。第二港區由9號—16號泊位組成,是近期承擔干散貨、件雜貨和集裝箱運輸的綜合性港區。第三港區位于牛頭航道及西賢航道東側,現擁有18號—22號泊位,為承擔大宗干散貨運輸為主的港區。第四港區位于東灣暗埠江深槽西側,已建有20萬噸級礦石和5萬噸級液化氣碼頭,規劃為散貨和外貿集裝箱作業區。至2016年底,防城港市共有泊位125個,其中生產性泊位120個,萬噸級以上泊位36個,碼頭最大靠泊能力為20萬噸級,生產性泊位總長度15527米[19]。2017年,防城港市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為1.04億噸。

防城港碼頭一瞥(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防城港進港航道自南向北,全長7.3海里,底寬80米至120米,水深-8米至-16米,分三牙、西賢、牛頭三個航段,為人工疏浚的單程航道,可為20萬噸級船舶乘3.5米潮高進出港口。其中,三牙段為15萬噸級,底標高-16米,寬160米。防城港錨地分為三個區域:一是引航、檢疫錨地,位于北緯21°27′56″,東經108°21′13″,半徑為1000米,水深-13米;二是大型船舶待泊及避風錨地,位于北緯21°28′30″至21°29′02″,東經108°20′17″至108°24′12″,半徑為500米,設有10個錨位,面積達790萬平方米,水深-19米至-21米,可錨泊2.5萬噸級以上船舶;三是中小型船舶錨地,位于東經108°21′12″至108°21°36″,北緯21°33′00″至21°3′09″,半徑為300米,面積為113萬平方米,水深-7.0米,共設錨位4個,可泊5000噸級船舶。

防城港年平均氣溫22.2℃。最熱月為6月,平均氣溫為27.9℃,極端最高氣溫為35.4℃。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13.9℃,極端最低氣溫為2.8℃。港口年最大降水量3111.9毫米,年最小降水量1745.6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2334.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4個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2%,而11月—翌年3月五個月的降水量僅占年降水量的6.4%。防城港常風向為季節性東北風,出現頻率30.9%;次常風向為西南風,出現頻率8.5%;強風向為東,出現頻率4.7%,多年平均風速達5米/秒,強風風速一般為20米/秒。熱帶風暴年平均1次,最多3次,多發生在6—9月份,風力一般為8—10級。防城港多年最高相對濕度達100%,最低相對濕度17%,平均相對濕度81%。防城港潮汐屬正規全日潮,根據防城港潮位站1976—1990年實測潮位資料統計:最高高潮位5.54米(1986年7月22日),最低低潮位-0.29米(1990年11月21日),平均潮位2.27米,平均高高潮3.82米,平均低低潮0.96米,平均潮位3.67米,平均低潮位1.12米,最大潮差5.32米(1987年11月14日),平均潮差2.39米。攔門沙以外開闊海域潮流具回轉流性質,主流線與潮波傳播方向一致,流速小,灣內受地形影響流速增大,攔門沙以內基本上為往復流。沿攔門沙航道軸線附近流速較大,防城港水域由于東面有企沙半島,西面有江山、白龍尾半島兩道天然屏障掩護,港內風平浪靜,只有6—9月的臺風季節才有4—5級波浪,但次數不多。根據有關資料分析,當風力達到7—8級時,港內波高僅1米—1.2米,進港航道入口處(即一號燈浮處)附近水域波高為1.5米;當風力在3—4級時,港內水域平穩,船舶入港靠泊十分便利。

(四)廣西內河出海門戶——梧州港現狀及環境

梧州港,位于潯江、桂江和西江匯合處,扼廣西內河水運咽喉,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西江航線,上連桂、滇、黔、湘,下通粵、港、澳,梧州港是西江水道的交匯點。因此,自古以來梧州港就是大西南與珠江三角洲水路的出海通道口,是西江內河水運的交通樞紐。2016年港口貨物吞吐能力可達3000多萬噸,居我國內河港口的第6位。據統計,港區總面積2931萬平方米,其中陸域33萬平方米,水域2898萬平方米,自然界線長96.1公里,擁有169個泊位,泊位岸線長6467米。在珠江水系的港口中,梧州港排列第二位,僅次于廣州港。

梧州港地處珠江水系中游,東經119°9′至119°29′,北緯23°21′至23°35′方位。溯潯江而上12公里抵蒼梧縣龍圩港,318公里至貴港,623公里至南寧港,565公里至柳州港。順西江東流21公里抵廣州封川江口港,408公里至廣州港,384公里至澳門,435公里至香港。溯桂江58公里抵蒼梧長發港,350公里至桂林[20]。梧州港區的范圍,西江下游東至界首航標站,上游西至藤縣白馬圩,桂江上游北至平浪。梧州港區主要分中心港區、蒼梧港區和藤縣港區。中心港區碼頭主要分布在潯江、西江及桂江兩岸,使用岸線4.72公里。梧州港主要港區有河西集裝箱碼頭港區、中外倉碼頭有限公司李家莊集裝箱碼頭港區和赤水圩作業區(位于藤縣)。2014年,“全市已建成投入的生產性泊位79個(3000噸級泊位6個,2000噸級泊位9個,1000噸級泊位18個;有倉庫和堆場面積共29.73萬平方米)”,“主要裝卸機械70臺,最大起重能力45噸,港口吞吐能力3000萬噸”[21]。同時,梧州市擁有水運企業37家。其中,內河省際運輸企業27家,沿海省際運輸企業2家,港澳運輸企業8家。水運服務企業13家,船舶管理業1家。全市擁有運輸貨船515艘,58.39萬載重噸。其中,1000噸級以上船舶有270艘,共46.34萬載重噸。2014年,“梧州港累計完成水路貨物運量2170.6萬噸,同比增長22%;貨物周轉量56.8億噸公里,同比增長30%”。同年,全市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141.53萬噸,同比增長4.21%。其中,集裝箱完成吞吐量4.8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2%,“保持廣西內河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第一大港”[22]。截至2016年底,梧州港已建成泊位81個,倉庫堆場面積398029平方米,裝卸機械89臺套,最大起吊能力45噸,最大靠泊能力3000噸,港口設計通過能力為1514萬噸,集裝箱73.6萬TEU(綜合通過能力可達5687萬噸、集裝箱130萬TEU)[23]。2017年,全市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升為3637.74萬噸,同比增長7.35%。

梧州港李家莊碼頭(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梧州港口年平均風速1.6米/秒。最大風速17米/秒(1956年8月4日),極大風速29.3米/秒(1969年5月7日),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風向頻率15.1%;夏季主導風向為東風,風向頻率為15%。風向較穩定,對航運很有利。港口年平均降雨量1515毫米,最大降雨量1907毫米(1961年),年平均降雨日數156.9天。因而港口河流水量豐富,常年可通航輪船。雨季從每年4月中旬開始,至9月上旬結束。暴雨多在5—6月份,而11月至次年3月幾乎無暴雨。港口氣候溫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1℃,平均低溫6℃,極低溫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3℃,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1.9℃。因而梧州港是個不凍港。港口地區水量充分,年平均水位7.24米,最高水位(珠基)27.07米(1915年),最低水位(珠基)1.9米(1900年)。1935年—1977年的平均高峰水位為19.40米,平均水溫是21.9℃。月平均水溫中,以8月份最高,為28.8℃;2月份最低,為14.1℃。歷年最高水溫38.5℃,出現于1962年8月2日;最低水溫是6.4℃,出現于1964年2月26日。

梧州港(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五)廣西內河最大中轉港——貴港港現狀及環境

貴港港位于東經109°42′,北緯23°04′,地處西江流域中游,潯郁平原中部,是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和對外開放一類口岸。貴港區位優勢明顯,屬于集水路、公路、鐵路聯運于一體的重要交通樞紐,貴港至粵港澳可常年通航2000噸船舶。324國道、209國道、南寧至廣州高速公路、南寧至梧州二級公路在市內交匯。貴港至南寧公路154公里,至廣州527公里,貴港至長沙923公里,至貴陽799公里,至昆明1002公里,至成都1750公里。與南昆線、黔桂線、湘桂線、枝柳線、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相通。擁有西江“黃金水道”貴港段長287公里,其中,二級航道244公里。水路貴港至廣州630公里,至珠海700公里,至香港754公里。貴港是連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珠三角洲經濟區和大西南地區的最便捷的物流通道。

貴港港分為貴港中心港區、桂平港區、平南港區等三個港區,2016年擁有碼頭泊位162個。其中,2000噸級以上泊位31個,1000噸級泊位14個,500噸級泊位117個;堆場面積48.4萬平方米,倉庫面積7萬平方米,各類裝卸機械298臺(套),港口起重機械最大起吊能力50噸,港口貨物吞吐能力為5500萬噸和25TEU[24]。2017年,全市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達6322萬噸,同比增長9.68%。貴港市擁有港航企業238家。其中經營內河跨省普通貨物運輸航運企業117家;經營港澳航線運輸航運企業8家;經營港口貨物裝卸業務企業90家;經營水運輔助性業務類的船舶管理業和船代、貨代服務企業31家。全市擁有內河貨運船舶運力達到3178艘、464.56萬載重噸;最大單船運力載重噸位達到4451噸,為江海直達集裝箱專業運輸船舶。開辟有貴港至香港、深圳集裝箱定期班輪,廣州港“穿梭巴士”廣西貴港支線,貴港至南沙集裝箱定期班輪,貴港至珠海集裝箱班輪航線,貴港至粵港澳地區的水路常年貨運航線,以及貴港至昆明鐵路集裝箱快運班列。近年,貴港市大力推進港口碼頭、疏港公路和航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共實施項目16個,完成投資28.14億元。其中,中心港區貴鋼碼頭、貓兒山作業區二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中心港區永泰碼頭、蘇灣作業區一期工程水工主體已全部完工并部分投入試運營,桂平港區棉寵作業區一期工程1號泊位、平南港區武林港作業區二期工程1號—2號泊位水工主體已完工并投入試運營,羅泊灣作業區進港公路、峽山路口至貓兒山作業區二級公路改造工程、棉寵作業區進港大道、武林港進港公路、南寧至貴港II級航道工程(貴港段)等疏港公路和航道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截至2016年底,貴港港現有碼頭泊位162個。其中,2000噸級以上泊位達到31個,年吞吐能力為5500萬噸和25萬標準箱,并形成中心港區郁水作業區服務覃塘區覃塘產業園,蘇灣作業區服務港南區江南工業園,羅波灣作業區及貓兒山作業區服務港北區西江產業園及粵桂熱電循環產業園,桂平港區蒙圩棉寵作業區服務桂平市龍門陶瓷工業園及長安工業園,平南港區武林作業區服務平南縣臨江產業園的港、產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2014年,全市水路貨運量完成10897.98萬噸,貨物周轉量完成348.92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20.38%、20.3%[25]。

貴港碼頭一瞥(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貴港地處亞熱帶,四季溫潤,自然環境比較優越,年平均氣溫21.1℃。7月氣溫最高,平均氣溫23℃—29℃;1月氣溫最低,平均氣溫6℃—14℃。極端最高氣溫39.5℃(1970年7月29日),極端最低溫度-3.4℃(1955年1月15日)。港口年平均降雨量1505.7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185.9毫米(1942年),最小年降雨量951.1毫米(1956年)。年平均降雨159.4天。港口年平均風速2.49米/秒,常風向北。港口年平均霧日2天,最多5天,多出現于冬季。港口年平均水位30.23米(黃?;?,下同),最高水位45.92米(1968年8月21日),最低水位25.99米(1964年1月17日),年平均流量1450m3/秒。

貴港平南潤華作業區(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六)桂南水運交通樞紐——南寧港現狀及環境

南寧港是天然良港,位于廣西首府南寧市,地處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中上游,東經180°22′,北緯22°48′方位。左江、右江在港口上游45公里之三江口匯合。溯江而上410公里至百色港,360公里至龍州港,順郁江而下305公里至貴港港,623公里至梧州港,1031公里至廣州港,1008公里至珠海、澳門,1059公里至香港[26]。南寧港域范圍自上游那龍碼頭起至下游豹子頭灘止,長76公里。港域自然岸線長152公里,總面積30.58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15.65萬平方米。該港水陸空交通發達,是大西南出海通道和面向東南亞沿邊的要塞。公路東聯廣東,南接北部灣,北連湖南,西達云貴。航空直達國內主要城市,并開通有多條國際航線。鐵路客貨運輸通過湘桂線、黔桂線、黎湛線、南昆線、枝柳線聯系中南、西南地區,并通過南防線由欽州、防城港出海?!澳蠈幐凼菄叶悓ν忾_放口岸,為全國內河主要港口”。

南寧港主要由牛港(中心城港區)作業區和六景作業區組成,還包括隆安、橫縣港區等。截至2016年有生產泊位91個,總長5796米,前沿水深1.8米—2.5米,可靠泊2000噸級船舶。各類倉庫共16座,總面積為8.36萬平方,堆場面積24.65萬平方米;港口擁有各類裝卸機械98臺套,港口機械最大起吊能力50噸[27]。2017年,全市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381.15萬噸,同比增長5.27%。

南寧港碼頭一瞥(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南寧地質屬湖泊盆地,第三紀上部邕寧系地層。其巖石層松軟,暴露于地表被水沖刷,故南寧附近無高山,只有平坡丘陵。邕寧系之底部為下第三紀永福系層,此層由堅硬的礫石或角礫組成,其上則為紅色沙石。邕寧系為沉積層的沙礫頁巖和黏土底層,絕無可溶性巖石存在,因此,在邕寧系上層建筑廠房等,均無空洞性與喀斯特陷落之虞[28]。邕江枯水期,一般為10月至次年4月,以12月至次年的1、2月為最低;洪水期為5—9月,洪峰出現在7、8、9月。據有水文記載以來的50年統計,邕江最高水位為79.10米(坎門),最低水位為60.30米(坎門);最小流量為15.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為95.6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為411.2億立方米,最大徑流量為678.4億立方米,最小徑流量為201.8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速為0.75米/秒,年最大流速2.59米/秒,年最小流速為0.13米/秒。

南寧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且有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長冬短,干濕季節分明等特點。全年平均氣溫21.7℃。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2.8℃,最低氣溫-2.1℃;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8.2℃,最高氣溫40.4℃。年平均降雨量為1300.06毫米,每年以5—9月降雨最多,占全年降雨量70%以上,暴雨也多發生在這期間。冬季盛吹東北風,夏季盛吹東南風,以西風和偏西風為最少。年平均風速為1.9米/秒,最大風速為28.3米/秒。夏季濕度較大,秋季濕度較小。全年以陰天為多,年平均晴天為27.7日,年平均陰天為199.26日。年最多晴天48日,年最少晴天11日;年最多陰天248日,年最少陰天為163日。一年中以秋冬季晴天較多,春夏較少。年平均雷暴日為3.1天,多集中于5—8月,以7月為最多,達19天;最少為12月,為0.1天。

南寧港靠近左江、右江的匯合處,是通往北海、欽州、防城港這個大西南最佳出??诘难屎恚瑫r也是我國沿海南部發達地區(尤其是珠江三角洲)與大西南不發達地區的主要交匯點之一。南寧已成為西南地區水路、陸路、航空最便利的綜合交通樞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發,將對南寧港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南寧港(廣西港航管理局提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池州市| 沙坪坝区| 黄骅市| 阳朔县| 阳高县| 洛隆县| 印江| 湖州市| 章丘市| 石首市| 惠水县| 双柏县| 固安县| 罗源县| 扶沟县| 蓬溪县| 千阳县| 资源县| 溧水县| 怀柔区| 黄龙县| 开封市| 偏关县| 府谷县| 正蓝旗| 昌都县| 德清县| 罗城| 宜城市| 辰溪县| 城市| 巫溪县| 凤城市| 彝良县| 平山县| 农安县| 原平市| 东平县| 美姑县|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