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代崆峒詩文注解
- 馬得瑜注
- 1662字
- 2025-04-25 17:38:27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1]
(唐)杜甫
今代麒麟閣[2],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
開府當朝杰,論兵邁古風。先鋒百勝在,略地兩隅空。
青海無傳箭[3],天山早掛弓。廉頗仍走敵[4],魏絳已和戎[5]。
每惜河湟棄[6],新兼節制通[7]。智謀垂睿想,出入冠諸公。
日月低秦樹,乾坤繞漢宮。胡人愁逐北[8],宛馬又從東[9]。
受命邊沙遠[10],歸來御席同[11]。軒墀曾寵鶴[12],畋獵舊非熊[13]。
茅土加名數[14],山河誓始終。策行遺戰伐[15],契合動昭融[16]。
勛業青冥上[17],交親氣概中[18]。未為珠履客[19],已見白頭翁[20]。
壯節初題柱[21],生涯獨轉蓬[22]。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
軍事留孫楚[23],行間識呂蒙[24]。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
【注釋】
[1]哥舒開府翰:即哥舒翰(? —756),唐突騎施酋長哥舒部之裔,世居安西。因戰功封西平郡王。天寶十一載(752)加開府儀同三司。安史之亂為帥守潼關,失守,降安祿山,不久被殺。
[2]麒麟閣:漢武帝獲麟,作麒麟閣以畫功臣。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大將軍霍光等十二人于麒麟閣。
[3]傳箭:一說外寇起兵,則傳箭為號,無傳箭,息兵也;一說守城之法,更夜傳箭,以防其睡。
[4]廉頗:戰國趙將。在趙與齊、秦、魏戰爭中屢立戰功,拜為上卿,封信平君。是后世將才楷模。
[5]魏絳:春秋時晉國大夫。悼公時,山戎無終子請和,絳因言和戎五利,晉侯乃使絳與諸戎盟。晉無戎患,國勢日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復興霸業。
[6]河湟:指黃河湟水兩流域地。
[7]節制:節度法制。《荀子》:“桓文之節制,不足當湯武之仁義。”此處為節度使之簡稱。
[8]逐北:追逐敗走之敵兵?!肚f子·則陽》:“(觸氏蠻氏)時相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又五日而后返?!?/p>
[9]宛馬:漢伐大宛,得天馬。乃作歌曰:“天馬來,應無草,經千里,循東道。”
[10]《舊唐書》載:哥舒翰與安祿山、安思順并為節度使。祿山在范陽,思順、翰分控隴朔。所以說“受命邊沙遠”。
[11]《舊唐書》載:哥舒翰與安祿山、安思順不協,上命結為兄弟。天寶十一載(752)冬,并來朝。使高力士于京城東駙馬崔惠童山池宴會,賜熱洛河以和解之。所以說“歸來御席同”。
[12]軒墀:軒車。寵鶴:《左傳》載:“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此以衛懿公托諷唐玄宗,鶴喻安祿山、安思順。
[13]《史記·齊世家》載:文王將獵,卜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乃霸王之輔?!惫鎏谖缄枺d與俱歸。此以文王喻玄宗,以太公喻哥舒翰。
[14]茅土:謂受封為王侯。古代帝王社稷之壇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諸侯時,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壇上一色土,以茅包之,稱為茅土,給受封者在封國內立社。名數:戶籍。《史記·石慶傳》:“元封四年中,關東流民二百萬口,無名數者四十萬?!?/p>
[15]策:謀略。戰伐:作戰,攻伐。
[16]契合:融洽,相符。昭融:光明,長遠。轉指帝王的鑒察。
[17]勛業:功績事業。青冥:青天。
[18]交親:互相親近。氣概:氣派。哥舒翰家富于財,倜儻任俠,好然諾,縱蒱好酒,其氣概可知。
[19]珠履:綴珠的鞋?!妒酚洝ご荷昃齻鳌?“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p>
[20]《漢書·田千秋傳》:千秋訟太子冤曰:“臣夢白頭翁教臣言?!?/p>
[21]壯節:壯士的節操。題柱:古代文人題詞于柱。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橋,有送客觀。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
[22]轉蓬:蓬草隨風飄轉,后喻身世飄零。
[23]孫楚(? —293):字子荊。晉太原中都人。富文才。為石苞參軍,楚負其才氣,頗侮易苞。初至,長揖曰:“天子命我參卿軍事。”
[24]行(hánɡ)間:軍中,行伍之間。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吳名將,從周瑜破曹操,拜偏將軍。擒關羽,封孱陵侯。
【解析】
這首詩作于天寶十三載(754),哥舒翰加河西節度使,封西平郡王。杜甫投詩以贈,以期提攜。前四句贊頌皇帝能夠知人善任,選拔卓越之人才。接下來八句將哥舒翰以廉頗相比,歌頌其在隴右之戰功。再下八句仍寫哥舒翰恢復河西之戰功,稱其冠絕群公、威名遠揚,深得朝廷賞識。其后十句寫哥舒翰回朝封王之事。并用典故寫君臣之契合,獨見其昭明。最后十句自敘有意投奔哥舒翰,一連用六個典故來表明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