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聞
(唐)杜甫
近聞犬戎遠遁逃[1],牧馬不敢侵臨洮[2]。
渭水逶迤白日靜[3],隴山蕭瑟秋云高[4]。
崆峒五原亦無事[5],北庭數(shù)有關(guān)中使[6]。
似聞贊普更求親[7],舅甥和好應(yīng)難棄[8]。
【注釋】
[1]犬戎:古戎族的一支,在殷周時居于我國西部。這里指吐蕃。
[2]臨洮:一指臨洮縣。漢置狄道縣,為隴西郡治。晉為狄道郡治。宋改為臨洮郡,金改為臨洮府,清改為狄道州。1928年改為臨洮縣。一指岷縣。秦置臨洮縣,屬隴西郡,以地臨洮水而名。唐為岷州治。清為岷州。1913年改為岷縣。
[3]渭水:渭河。黃河主要支流之一。源于甘肅渭源縣西北鳥鼠山,東流至清水縣,入陜西境內(nèi),橫貫渭河平原,東流至潼關(guān),入黃河。逶迤:彎曲而延續(xù)不斷。
[4]隴山:六盤山的別稱。又名隴坻、隴坂。在今陜西隴縣至甘肅平?jīng)鲆粠АI絼蓦U峻,為陜甘要隘。
[5]五原:唐代龍游原、乞地干原、青嶺原、可嵐貞原、橫曹原稱五原。在今寧夏境內(nèi)。
[6]北庭:漢時匈奴居住的地方。唐朝六都護府之一,屬隴右道。
[7]贊普:吐蕃君長之稱號。《新唐書·吐蕃傳》:“其俗謂強雄曰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為贊普。”
[8]舅甥:《新唐書》:貞觀十五年(641),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景龍二年(708),贊普乞和親,許與通聘,為舅甥如初。
【解析】
這首詩作于大歷元年(766),寫永泰元年(765)十月,郭子儀與回紇定約,共同擊退吐蕃,時仆固名臣及黨項帥皆來降。大歷元年(766)二月,命楊濟修好吐蕃。吐蕃遣首領(lǐng)論欽陵來朝。渭水、隴山,寫內(nèi)地清凈。崆峒、五原,寫邊外晏寧。北庭使者到吐蕃通和,應(yīng)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