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敘事與地方傳統:努爾哈赤傳說的文本研究
- 劉先福
- 1347字
- 2025-04-25 19:45:49
三 語料來源
本書所使用的傳說語料有兩個來源:一是已經出版的傳說書面文本,二是筆者采錄的查樹源講述的口頭文本。
目前,僅筆者發現的已經出版的包含努爾哈赤傳說的各類文本已經超過兩百篇,其中大多數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時期的搜集整理。從這些文本的整理規范來看,在篇末已經較為科學地標注了搜集時間、講述人、流傳地區和搜集整理者,部分還標有附記,即對與文本相關的內容作以記錄。
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遼寧卷、吉林卷、黑龍江卷等書中都有各省流傳的主要故事類型圖,其中就包括罕王傳說的分布(見附錄三)。這為本書尋找更多的文本提供了新線索,因此,筆者又從各地的縣卷本中收集到若干文本,但這依然不會是“完整”的努爾哈赤傳說文本庫,或者說這個理想的“文本庫”可能并不存在。即便如此,筆者仍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將努爾哈赤傳說的文本分析建立在更廣泛的語料基礎上,以得出更為準確和明晰的闡釋。
東北三省的篇目分布,具體如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卷、哈爾濱市平房區卷、阿城市卷、甘南縣卷、林甸縣卷、富裕縣卷、泰來縣卷、牡丹江市卷一、海林縣卷、穆棱縣卷、密山縣卷一、佳木斯市卷、上饒河縣卷、雞西市卷、望奎縣卷、黑河地區卷上、黑河市卷、北安市卷、肇州縣卷、延壽縣卷、安達市卷。
吉林省:乾安縣卷、雙遼縣卷、梨樹縣卷、公主嶺市卷、長春市卷、吉林市卷、舒蘭縣卷、東遼縣卷、四平市卷、伊通縣卷、柳河縣卷、輝南縣卷、通化市卷、撫松縣卷、永吉縣卷、敦化市卷。
遼寧省:喀左縣卷、錦州市卷、阜蒙縣卷、黑山縣卷、盤錦市卷、開原縣卷、沈陽市卷、撫順市卷、撫順縣卷、新賓縣卷、本溪市卷、本溪縣卷、鞍山市卷、遼陽市卷、遼陽縣卷、丹東市卷、東溝縣卷、長海縣卷。
這些文本的分布不僅為本書的傳說搜集提供便利,也反映出努爾哈赤傳說的流布軌跡,對于研究的進一步思考也給予啟示作用。至此,本書已經搜集到與努爾哈赤相關的各類傳說書面文本257則,詳見附錄五的文本類型表。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占到本書使用語料大半的是以下五種圖書,《新賓資料本》《罕王的傳說》《滿族民間故事·遼東卷》《啟運的傳說》和《清太祖傳說》。它們是本書研究努爾哈赤傳說的核心文本來源。
書面文本僅是不同時期的記錄,還難以反映出當下的傳說情況。為此,在田野中調查口頭傳說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書的主要田野調查對象是新賓縣的查樹源老人,他的傳說在各個時期搜集的資料本中都有發表,可以說,他是努爾哈赤傳說的代表性傳承人。查樹源老人雖然已經年近八旬,但仍然具有較高的講述水平,是十分理想的田野調查對象。
筆者于2014年7月、8月、12月分三次對查樹源進行了采錄和訪談,獲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為本書的口頭傳說文類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分析數據。這些錄音資料和文本資料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努爾哈赤傳說的敘事傳統,涉及東北大部分區域,涵蓋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等地。從最早的20世紀60年代至今,所有文本的搜集時間跨度超過50年。豐富的語料是研究的基礎,民俗學田野調查的核心特征就是在民族志調查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對代表性傳承人的關注,在口述史以外,圍繞目標文類進行集中的文本采錄。雖然所謂完整“文本庫”的構想不能成立,但本書對努爾哈赤傳說的文本研究,依然建立在可控變量下相對閉合的語料中進行,保證了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