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史詩《勒俄特依》譯注及語言學研究
- 胡素華
- 682字
- 2025-04-24 20:40:34
五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方法特別是語言類型學的框架下,運用如下幾種具體的方法進行研究:(1)文獻學(語文學)研究(philological study)方法。文獻學(philolgy)即是基于文本和口頭的文明研究。一方面是搜集和分析現(xiàn)有的各種相關的古典文獻資料,即前人整理公開發(fā)行(包括正式出版物和油印發(fā)行物)的史詩《勒俄特依》版本,從中選取合適的研究文本;另一方面搜集、梳理和參考該古典文獻的相關研究文獻,即前人對《勒俄特依》的研究及其他詩學語言學相關的研究文獻。文獻學的研究不同于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和人類學,文本收集和研究是最核心的研究方法(Witzel, 2014: 17),包括對文獻的校勘(textual critcism)。一方面是搜集和分析現(xiàn)有的各種相關古典文獻資料,即前人整理公開發(fā)行(包括正式出版物和油印發(fā)行物)的史詩《勒俄特依》版本,從中選取合適的研究文本;另一方面搜集、梳理和參考該古典文獻的相關研究文獻,即前人對《勒俄特依》的研究及其他詩學語言學相關的研究文獻。(2)田野調查法。赴彝族地區(qū)親歷史詩口述現(xiàn)場,了解史詩吟誦韻律。(3)訪談法。訪問本族懂相關知識的長者和老知識分子,尤其是做過相關研究的學者。(4)比較法。對古彝語和現(xiàn)代彝語進行比較,對口語和文學語言進行比較;將史詩與其他彝文文獻如教育經(jīng)典《瑪牧特依》進行對照研究;將彝語與漢語的構詞韻律及詩歌節(jié)律進行比較、參照并借鑒漢語的研究。(5)篇章分析法。史詩的釋義與句子結構、語篇上下文相關,故用結構分析法與語篇分析法。(6)融入法。這其實已經(jīng)不只是一種研究方法,也是我從小至今的一種生活方式,早期是一種自然而然地融入,而后來是有目的地在融入史詩演述場景中進行觀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