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先富帶后富共同致富之路
我在未來無數億億年有個妹妹叫蟬妸,她現在在月球大學做教授;我現在在地球大學做教授。我是計算機專業的教授,她是經濟專業的教授。她也是從未來無數億億年之后而來,只不過我來了地球,她去了月球。我來地球的目的是想為地球人做點創新,而最接近未來無數億億年之后科技的就是現在的計算機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所以我選擇了計算機專業。而蟬妸妹妹選擇經濟專業的理由是想讓月球人更富有。我們選擇了不同的星球,是因為我們現在這個時間點所愛的人在不同的星球,當然也許是誤判,誤以為愛人在那個星球,其實愛人有可能在另一個星球,但有緣總會相聚,即使在不同的星球,緣分都能把不可能跨越的距離和溝壑貫通并跨越。但我的妹妹在未來無數億億年之后的科技能力比我差很多,所以她到了月球之后無法再通過入定的方式與時間長河中的自己進行溝通,只能與我進行溝通,因為我是她現在最親的人,我們之間的量子糾纏最容易建立。
有一天我在入定狀態中見到了蟬妸妹妹,蟬妸妹妹正在看《圣經》,還皺著眉頭。我問蟬妸妹妹:“你不是研究經濟學嗎?為什么讀起《圣經》來了?”蟬妸妹妹說:“月球上的人自從在地球上得到了《圣經》,以《圣經》中的主仆故事為由來剝削月球勞工、縱容月球資本,使得月球上貧的更貧、富的更富,我必須改變月球這種現狀,但我還沒有找到反駁主仆故事的理由,因為畢竟《圣經》太權威了。”蟬妸妹妹說:“《圣經》中的這段話很奇怪,劫貧濟富不是與基督教的大愛相違背嗎?”我想了一下說:“解鈴還須系鈴人,主仆故事是馬太寫的,你問問馬太就知道了。”
蟬妸妹妹說:“自從我坐宇宙飛船到了月球之后,法力盡失,而且由于月球受太陽電磁輻射太大,我無法在這種強電磁干擾下進入入定狀態,更無法與時光長河中的人物進行溝通了,哥哥,還是你幫我問問馬太吧。”我說:“好的。”然后我就在入定態中進入了二級入定態,在時間的長河中找到了馬太,我問馬太這個問題,馬太算了一筆賬,讓我恍然大悟。至于我怎么樣在時間長河中找到馬太的,這個很容易,因為在量子態之下,一切的發生都是不需要時間的,而一切的關系都能通過量子糾纏瞬間發生,在時間的長河中尋找一個人就是一次量子糾纏的過程,抑或說是一次量子操作。
剛開始我還擔心因語言不通無法與馬太交流,但很快發現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在入定狀態下我具備了一定的法力,能通過“他心通”與馬太進行意識的交流,而這種意識的直接交流是不需要語言作為媒介的。與其說是交流,不如說是量子糾纏,我不斷通過量子操作向馬太的意識中疊加疑問,馬太意識就會自然做出回應或者說解答,我感受完馬太的解答,馬上從二級入定狀態中出來,回到了一級入定態,并把馬太傳遞給我的信息結合我自己對宗教文化的理解告訴了蟬妸妹妹:
“蟬妸妹妹,基督教文化與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王陽明心學、程朱理學、佛教文化一樣,是人類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基督教文化中,馬太福音里面很著名的主人和仆人的故事,說一個主人要到外國去,把他的家業交給他的三個仆人,按照各自的能力分配給他們三人的銀子分別為5000兩,2000兩和1000兩,然后就出去了。結果,得到5000兩的仆人做買賣,另賺了5000兩,得到2000兩的仆人照樣也賺了2000兩,唯有得到1000兩的仆人什么也不做把銀子埋了起來。等主人回來的時候,看見得到5000兩和得到2000兩的仆人拿著額外所賺的錢,就贊揚他們是好仆人。看見得到1000兩的仆人,就說他又笨又懶,并且奪過他所有的1000兩,給那有10000兩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蟬妸妹妹,這個故事讓地球上的人也非常困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為劫富濟貧往往是英雄所為,那基督教文化為什么要通過這個故事來倡導劫貧濟富?聽馬太說那是因為基督教文化中愛是大愛,是對所有人的愛,而不是對某個人的愛,而基督教文化對任何一個人的愛不是因為他的貧窮也不是因為他的富有,這種愛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所以基督教文化對任何一個人制定的規則也是公平的,而這個規則的核心就是讓人類幸福,而不是貧窮直至滅亡。”
“蟬妸妹妹,馬太先按照《主仆故事》中‘劫貧濟富’的規則推算了一下,假如主人每個月出一次差,按照這樣的規則,一年之后家業是多少?經過第一個月5000兩+2000兩+1000兩=8000兩變成了5000兩×2+2000兩×2+1000兩=15000兩;經過第二個月11000兩+4000兩+0兩=15000兩變成了11000兩×2+4000兩×2+0兩=30000兩;如此類推,第一年最后的家業是30720000兩。《主仆故事》倡導的規則一年就能讓家業從不到一萬兩到3億多兩,這種大智慧有哪個家長或企業家能做到?”
“蟬妸妹妹,馬太再按照劫富濟貧的規則‘每次都重新按照5:2:1的份額平攤’推算了一下,經過第一個月5000兩+2000兩+1000兩=8000兩變成了5000兩×2+2000兩×2+1000兩=15000兩;將15000兩按照仆人各自的能力5:2:1的份額分配給他們三人分別9375兩,3750兩,1875兩;經過第二個月,9375兩+3750兩+1875兩=15000兩變成了9375兩×2+3750兩×2+1875兩=28125兩;如此類推,第一年最后的家業是15104462兩。家業比主仆故事里的減少了幾乎一半,減少的原因在哪里?在于沒有遵從《主仆故事》中倡導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但一年就能讓家業從不到一萬兩到一個多億兩,這還是非常了不起的,這種了不起的成就的根源在哪里?在于遵從了《主仆故事》中倡導的‘按照仆人各自的能力分配給他們’。”
“蟬妸妹妹,馬太再按照吃大鍋飯的規則‘每次家業都平分’來推算了一下,8000兩的家業平分給3人,每人2667兩;經過第一個月,8000兩變成了2667兩×2+2667兩×2+2667兩=13333兩;如此類推,第一年最后的家業是3675149兩。家業才3000多萬兩,天壤之別的原因在哪里?在于既沒有遵從《主仆故事》中倡導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又沒有遵從《主仆故事》中倡導的‘按照仆人各自的能力分配給他們’。”
“蟬妸妹妹,馬太說,實際上,如果按照吃大鍋飯的規則‘每次家業都平分’,那么那兩個能力強的人每次辛苦賺的錢都被平分給另一個什么事情都不做的人,必然會人心渙散,不思進取,而導致不但不能盈利反而虧本,導致每次做買賣都虧掉一半。我們按照每次虧掉一半來推算一下,8000兩的家業平分給3人,每人2667兩;經過第一個月,8000兩變成了2667兩/2+2667兩/2+2667兩=5333兩;如此類推,第一年最后的家業是62兩。家業快敗光了,這就是吃大鍋飯的現實后果。我也覺得這種后果在我們現實的歷史中不止一次出現過,包括地球16世紀至19世紀初西方空想社會主義的失敗。地球科學社會主義的成功,是因為拋棄了平均主義,做到了主仆故事中所體現的按勞分配。”
“蟬妸妹妹,你可能擔心這樣一來會導致貧富分化,《主仆故事》里沒說管吃管住,但我想應該是管吃管住的,這就要求建立富足的社保體系,使得沒有分到家業的人也能吃喝玩樂而不會流落街頭,所以每次街頭有人乞討或行騙,我都會從口袋里找幾元錢給他,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賺錢的能力和途徑,但每個人都有生存和過好日子的權利。”
蟬妸妹妹說:“哥哥,我明白了。從本質上說,《主仆故事》中倡導的劫貧濟富才是真正的劫富濟貧,是劫了富人創造財富的能力,將富人創造財富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而收益一方面用來繼續多分配給富人來繼續激勵富人創造更多財富;另一方面來作為社會福利供窮人吃喝玩樂。試想,如果不是通過這種巧妙的劫富,多余的社會福利從何而來?如果沒有社會福利,又如何濟貧?因此《馬太福音》里《主仆故事》貌似在倡導劫貧濟富,實質上基督教文化倡導的是真正的劫富濟貧,體現出了基督教文化非凡的大智慧和大愛。”
蟬妸妹妹說完非常興奮,接著說:“月球最大的問題是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沒有做好,按勞分配不等于剝奪生活權,按勞分配的目的是實現社會共同富裕,只不過是先富幫后富,我得發表一篇論文糾正當今月球政府的錯誤做法。”我說:“怎么你說的這番話,跟我們地球上的偉人思想有點接近。”蟬妸妹妹說:“因為我是研究經濟學的,地球上大部分偉人的書,我早看過了,只是我一直沒有領悟其中道理,現在明白了。”我說:“地球和月球老死不相往來,而且地球人現在還沒有發現月球上有人,你怎么會有地球上的書?”蟬妸妹妹說:“哥哥,這你就不知道了,月球上的科技比地球發達,人們都不是通過投胎生的,而都是從其他各大星球通過宇宙飛船移民過來的,甚至有像我這種從未來坐著時空穿梭器來的,月球情報部門早就通過電磁截取技術把地球上所有電子圖書資料獲取到了,并在月球上共享,我們月球大學的教授自然能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