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城十老”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
- 魏紅梅
- 10字
- 2025-04-24 18:35:14
第三節(jié) 研究意義與方法
一 研究意義
“諸城十老”畢生致力于詩歌創(chuàng)作,留下了大量的詩歌作品。他們不僅開啟了明末清初諸城詩壇的創(chuàng)作風潮,還以群體的姿態(tài)造就了諸城詩壇的發(fā)展繁榮。他們不僅是明末清初山東詩壇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在中國詩歌史上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針對這一群體,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是必要的。
首先,隨著《丁耀亢全集》、《東武詩存》、《李澄中文集》的出版,尤其是《山東文獻集成》的出版,其中影印了丁耀亢、李澄中、劉翼明、張侗、徐田等人的文集,以及《國朝山左詩鈔》等相關研究資料,為研究“諸城十老”提供了便利的文獻資料,也有助于對“諸城十老”進行全面的深入的研究。這些文獻資料的出版,解決了之前學界對于“諸城十老”的研究只能局限于某一人或者某一問題的不足,也為對“諸城十老”進行全面的綜合的研究提供了文獻支撐。故本文以“‘諸城十老’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作為自己的選題,將丁耀亢、王乘箓、劉翼明、李澄中、丘元武、張衍、張侗、徐田、趙清、隋平十人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擬對“諸城十老”進行一個立體的、全面的、綜合的研究。
其次,通過上文的“諸城十老”研究綜述,我們肯定學界出現(xiàn)的研究成果,也發(fā)現(xiàn)研究的不足,即關于“諸城十老”整體的研究成果不多,且主要圍繞他們的遺民身份展開論述;關于“諸城十老”個體的研究成果雖多,但主要集中在丁耀亢和李澄中的研究上,其余八人多為一些個人資料介紹。這樣的研究現(xiàn)狀,既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研究成果,又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可以進行深入研究的空間。故本文選做該題,不僅要對“諸城十老”中每一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進行考證,還要將他們作為一個詩人群體考察他們詩歌創(chuàng)作的共性和差異性,并將“諸城十老”放置在明末清初這一特殊時代背景(包括國家社會環(huán)境、山東社會環(huán)境和諸城具體環(huán)境以及明末清初詩壇背景等諸多因素)之下,考察他們的詩壇地位和影響。
再者,之所以選做該題,一是因為本人在2009年獲得了一個市廳級項目“濰坊歷史文化名人研究——丁耀亢與‘諸城十老’”,已經(jīng)搜集了丁耀亢等“諸城十老”的相關資料,也發(fā)表了幾篇相關的研究論文,有一定的研究基礎。二是因為本人的家鄉(xiāng)就是諸城,也想借課題的研究,向家鄉(xiāng)的前輩先賢表達敬意。
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一是立足于明末清初這一特殊時代背景之下,全面考察“諸城十老”的人生經(jīng)歷和文學活動;分析“諸城十老”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題、創(chuàng)作傾向和詩歌風格的共性和差異性,以及在諸城詩壇、山左詩壇和全國詩壇的地位和影響。在此基礎上,探究“諸城十老”的人生境遇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主題、創(chuàng)作傾向和詩歌風格的影響。試圖讓讀者對“諸城十老”的人生歷程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情況有一個更為全面、立體的了解與把握。在為學界提供相關“諸城十老”研究資料的同時,試圖推動學界對“諸城十老”的研究能向更深處發(fā)展。二是設想通過對明末清初諸城詩壇“諸城十老”這一詩人群體的個案解讀,使讀者對身處明末清初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大多數(shù)中下層文人的生存狀況和詩文創(chuàng)作情況有一個大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