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元代風俗史話
  • 陳高華
  • 7362字
  • 2025-04-24 18:33:15

第二節 菜肴烹飪

一 宮廷菜肴

元代宮廷菜肴,在《飲膳正要》中有詳細記載。它以蒙古傳統食物和回回食品為主,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菜肴。以肉類制品為主,肉類中又以羊為主。

在宮廷飲食中,羊的各部位都可用于菜肴的制作。羊肉應用最廣,各種湯、羹都可用羊肉熬成,有十余種之多。羊皮、羊肝、羊肚、羊心、羊肺、羊尾子、羊胸、羊舌、羊腱子、羊腰子、羊苦腸、羊頭、羊蹄、羊血、羊脂、羊髓、羊辟膝骨、羊腎、羊骨,可以說除了羊毛、羊角以外,羊身上的一切,都被用來制作菜肴。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是用羊皮制作的“盞蒸”“羊皮面”,用羊血制成的“血絲”,用羊肝制成的“肝生”,以及“柳蒸羊”等?!氨K蒸”是“挦羊背皮或羊肉,加草果、良姜、陳皮、小椒、杏泥等物同炒,五味調勻,“入盞內蒸,令軟熟,對經卷兒食之”?!把蚱っ妗睂嶋H上不是一般所說的面條,而是以“羊皮二個挦洗凈煮軟”,加羊舌、羊腰子、蘑菇、糟姜,“用好肉釅湯或清汁下,胡椒一兩、鹽、醋調和”?!把z”是以“羊血同白面依法煮熟”,加生姜、蘿卜、香菜、蓼子,“用鹽、醋、芥末調和”。“肝生”實際上是生肝,以“羊肝一個水浸切細絲”,生姜、蘿卜、香菜、蓼子各切細絲,“用鹽、醋、芥末調和”。“柳蒸羊”是“于地上作爐三尺深,周回以石,燒令通赤,用鐵苞盛羊上,用柳子蓋覆土封,以熟為度”[96]。其他記載中有“燒羊火炕”一名,和“柳蒸羊”應是一回事[97]。用此法制成的羊肉極爛,“不消割切與煎熬”,到口就化[98]

宮廷飲食中其他家畜制品不多,只有“豕頭姜豉”“攢牛蹄”“馬肚盤”“牛肉脯”“驢頭羹”“驢肉湯”“烏驢皮湯”數種。家禽制品有“攢雞兒”“炒鵪鶉”“芙蓉雞”“生地黃雞”“烏雞湯”“炙黃雞”“黃鵬雞”“青鴨羹”等,為數亦有限。野生動物和魚類在宮廷菜肴中占有相當的比重。以野生動物制作的菜肴有“鹿頭湯”“熊湯”“炒狼湯”“盤兔”“攢雁”“燒雁”“燒水札”“鹿腎羹”“鹿蹄湯”“狐肉湯”“狡肉羹”“野雞羹”“鵓鴿羹”“狐肉羹”“熊肉羹”“野豬肉”“獺肝羹”。以魚類制作的菜肴有“團魚湯”“鯉魚湯”“魚彈兒”“姜黃魚”“魚膾”“鯽魚羹”。

利用羊身各部分制作的菜肴,有的明顯是蒙古傳統食品,如“頗兒必(即羊辟膝骨)湯”、“米哈訥關列孫”(用羊后腳制作);有的應來自西亞,如“炙羊心”“炙羊腰”,都以玫瑰水浸咱夫蘭(阿魏)的汁,“入鹽少許”,將羊心或羊腰子“于火上炙,將咱夫蘭汁徐徐涂之,汁盡為度”。這種汁顯然是波斯人或阿拉伯人的習慣。又如“馬思答吉湯”“沙乞某兒湯”,都應是回回食品[99]。但還有不少與羊有關的菜肴,其來源難以斷定,有些很可能是蒙古、回回飲食傳統混合的產品,有些則可能是蒙古、回回與漢族飲食習慣的混合。例如回回豆子與羊肉同熬,無疑出于“回回”的傳統;而添加羊肉內臟,則為了適應蒙古人的口味;再添加某些蔬菜、調料,則又是漢族食品的制作手段。

其他幾種家畜肉制作的菜肴,有的似可認為來自漢族,如“豕頭姜豉”和幾種與驢有關的菜肴;有的則難以斷定其來源。以家禽制作類的菜肴,應以來自漢族的居多。但如“芙蓉雞”,名稱顯然來自漢族,制作時在雞兒、雞子之外,加上羊肚肺、胡蘿卜及生姜、杏泥等物,也是各種民族習慣的混合產品。魚類菜肴中多數以魚(鯉魚、鯽魚)加各種調味品煎、炒而成,無疑是漢族傳統制作技術,但“團魚湯”用羊肉熬湯,“魚彈兒”(魚丸子)以鯉魚肉和羊尾巴(剁成泥)加調料做成丸子,顯然是為適應蒙古人的口味而有所改造。以野生動物制作的菜肴,多數應是蒙古的傳統飲食,當然也有所改進,例如“炒狼湯”,《飲膳正要》有所說明:“古《本草》不載狼肉,今云性熱治虛弱,然食之未聞有毒。今制造用料物以助其味,暖五臟,溫中?!彼谩傲衔铩庇胁莨⒑贰⒐裟唷⑸湏堋⒖s砂、姜黃、咱夫蘭。使用多種調味品,可見這種野生動物菜肴已有很大的改動。其他如“攢雁”“燒雁”“燒水札”以及與鹿有關的菜肴,可能源自漢族。應該說明的是,《飲膳正要》列舉的菜肴,不能認為是宮廷飲食的全部。以魚類菜肴而言,只有團魚、鯉魚、鯽魚數種,而遼陽行省進貢的阿八兒忽魚、乞里麻魚等理應在宮廷飲食中有一席之地,卻不見于此書。就野生動物而言,元朝皇帝每年春初要到大都東南柳林“飛放”,捕捉天鵝。這種動物理應是皇家庖廚的珍品,但在此書中也未涉及。忽必烈宴請南宋亡國小皇帝時有“杏漿新沃燒熊肉”,而此書所記有“熊湯”“熊肉羹”而無“燒熊肉”[100]。凡此種種,都說明《飲膳正要》的記載并不是很完備的。這可能與它重視食療有關。凡是作者認為食療效果不明顯的,就不列入了。

除了來自蒙古、回回、漢族的菜肴外,宮廷中還有其他民族的菜肴:一種是“河西肺”,以“韭六斤取汁,面二斤打糊,酥油半斤,胡椒二兩,生姜汁二合”,“用鹽調和勻”,灌入羊肺之內,“煮熟,用汁澆食之”。既名為“河西”,原來應是西夏(唐兀)人的食品。一種是八不兒湯,“系西天茶飯名”。這種湯以羊肉、草果、回回豆子、蘿卜同熬成湯,濾凈后在湯內加羊肉、蘿卜和咱夫蘭、姜黃、胡椒、哈昔泥、芫荽汁等多種調味品,還有“鹽少許,調和勻,對香粳米干飯食之,入醋少許”。又有一種“撒速湯”,也“系西天茶飯名”,是用羊肉、草果、官桂、生姜、哈昔泥、石榴籽、胡椒等制成的。元代的“西天”指印度次大陸。這兩種用多種調料制成的“西天茶飯”,無疑是印度次大陸的食品,在元代宮廷飲食中亦占有一席之地。

宮廷中的家禽、家畜、野生動物、魚類菜肴,有相當一部分只加調料烹制,用得最多的是草果,其次是胡椒、姜黃、咱夫蘭、官桂、哈昔泥、生姜、糟姜、小椒等。這些調料有的是回回飲食中常見之物,有的則用于漢族飲食,而在元代宮廷菜肴中常常混合使用。宮廷菜肴中也有一部分加上蔬菜同炒、熬,用得較多的是胡蘿卜、蘿卜、蘑菇、蔥,其次有蔓菁、韭菜、黃瓜、瓠、臺子菜、芫荽等,總的來說品種不多。而且,《飲膳正要》列舉的菜肴,沒有一種是單純的蔬菜制品,有的從名稱上看似乎是素菜,如“葵萊”“瓠子湯”“臺苗羹”,實際上都有羊肉在內。以肉食為主,忽視蔬菜,是原來過著游牧生活的蒙古人的飲食特色。但是,蔬菜在宮廷飲食中的出現并占有一定比重,也反映出蒙古人在人居農業區和城市以后生活的變化。

二 民間菜肴

“民間”是相對于“宮廷”的廣泛的概念。元朝疆域廣闊,民族眾多,各地區出產的物品千差萬別,而有關的資料又不充分,對于當時民間的菜肴,只能作簡略的說明。

民間的菜肴,可以分為葷、素兩大類。葷菜中使用的家畜肉,以羊肉為主,豬肉次之,牛、馬、驢肉又次之。各類家禽肉使用相當普遍。野生動物肉在北方菜肴中出現較多,南方亦常見。魚類中海魚制作的菜肴限于沿海地區,淡水魚菜肴在全國都相當普遍。素菜包括蔬菜和某些豆類制品,在農業地區都很普遍,但食用蔬菜的品種因地而異。

《居家必用》的《飲食類》可以看成是當時民間比較通行的食譜。它將肉類菜肴分為“燒肉品”“煮肉品”“肉下酒”“肉灌腸紅絲品”“肉下飯品”“肉羹食品”等幾類。所謂“燒肉”,包括蒸、烤兩種制作方法?!叭庀戮啤笔枪┫戮朴玫娜庵破罚愃片F在的冷盤?!叭夤嗄c紅絲品”和“肉下酒”實際上差不多?!叭庀嘛埰贰笔浅燥垥r的葷菜?!叭飧称贰本褪菬跞猓~)湯。上述分類并不科學,每類下面所載菜肴名目多少不等,有些菜肴歸類亦不合適,但由此大體可知當時菜肴的制作有蒸、煮、燉、炒、烤等多種方法,有“下酒”“下飯”之分(圖2-6)。

圖2-6 山西平定出土的元代墓室壁畫廚師圖

烤是將各種動物肉(羊、獐、鹿、野雞、鵪鶉、水札、兔、塔剌不花等)“用簽子插于炭火上,蘸油、鹽、醬、細料物、酒、醋調薄糊,不住手勤翻,燒至熟。剝去面皮供”。另一種是“爐燒羊”,這種羊是“全身羊”,也就是將整只羊在爐中燒烤,顯然和宮廷中的“柳蒸羊”是一樣的。又有釀燒魚、釀燒羊。前者是將鯽魚剖開洗凈,腹中加肉;后者是用羊腔,內實切細的腿腳肉和羊膘,再加料物;都以“杖夾燒熟供”。顯然也是放在火上燒熟的。蒸法可以“碗蒸羊”為例,將肥嫩羊肉切成片,放在盛水的碗內,加蔥、姜、鹽少許,用濕紙封碗面。將碗置于沸水上使碗內水沸,打開封紙加入酒、醋、醬、姜末,“再封碗慢火養”,“候軟供”。

煮是制作肉類菜肴的重要方法。當時對煮各種動物(家畜、野生動物)肉已積累了頗為豐富的經驗。羊肉要“滾湯下,蓋定,慢火養”;“牛肉亦然,不蓋”;馬肉則“冷水下,不蓋”。其他如獐肉、鹿肉、虎肉、駝肉、熊肉等,各有講究。燉是將各種肉用“慢火養熟”,例如“爊鵝鴨”,是將物件洗凈后先用香油炙烤,再放在“酒、醋、水三件中浸沒”,加入調料,“慢火養熟為度”?!胺酃囚~”“酥骨魚”的制作亦類似,“粉骨魚”要將加有料物的魚放在水(“入酒半盞”)中,“慢火養半日或一夜”,“其骨如粉”。“酥骨魚”則先將魚“煎令皮焦”,放在鋪箬葉的鍋內,加入“料物水”(有各種調料物的水),“浸沒,盤合封閉,慢火養熟,其骨皆酥”。各種“肉羹食品”(如“骨插羹”“蘿卜羹”“炒肉羹”“團魚羹”等)或煮或燉。

《居家必用》中關于炒的菜肴很少,有代表性的是“川炒雞”:“每只洗凈,剁作事件。煉香油三兩,炒肉,入蔥絲、鹽半兩,炒七分熟。用醬一匙,同研爛胡椒、川椒、茴香,入水一大碗,下鍋煮熟為度。加好酒些小為炒。”又有“盤兔”:將肥兔一只,“煮七分熟,拆開,縷切。用香油四兩煉熟,下肉,入鹽少許,蔥絲一握,炒片時。卻將元汁澄清下鍋,滾二三沸,入醬些小。再滾一二沸。調面絲,更加活肉兩勺,滾一沸??醋涛?,添鹽、醋少許。若與羊尾、羊膘縷切同炒,尤妙”。宮廷飲食中亦有“盤兔”,制法是“兔兒二個,切作事件。蘿卜二個切。羊尾子一個切片,細料物二錢。右件用炒,蔥、醋調和,下面絲二兩調和”[101]。兩相比較,大同小異。“盤兔”實際上就是炒兔肉,但宮廷制作時添加了蘿卜。

烤、煮、蒸、燉、炒幾種方法做成的菜肴,可以稱之為熱菜。高麗漢語教科書開列宴會上的菜肴,有烤的“燒鵝”,炒的“川炒豬肉”“炮炒豬肚”,燉的“爊爛()蹄”,煮的“白炸雞”“鴿子彈”,蒸的有“蒸鮮魚”[102]。可見這些制作方法在當時烹飪中是普遍得到應用的。

熱菜之外,又有現在通常所說的冷盤,當時稱為“肉下酒”和“肉灌腸紅絲品”。有灌腸、灌肺、肉絲、水晶膾和生吃肺肝等。灌腸一類食品有“灌腸”“馬駒兒”等?!肮嗄c”是將“肥羊盤腸并大腸洗凈,每活血勺半,涼水勺半,攪勻,依常法灌滿”。蒸熟食用?!榜R駒兒”則是將馬腸洗凈,“將馬肉、羊肉同川椒、陳皮、茴香、生姜、蔥、榆仁醬一處剁爛,裝入腸內”。“線扎煮熟,就宴上割塊,又入芥末肉絲食之?!鼻罢哂醚蜓嗄c,后者用馬肉、羊肉灌腸,實際上和今天西北少數民族的馬腸子差不多。宮廷中有“馬肚盤”,用“馬肚腸一副,煮熟切,芥末半斤”,“將白血灌腸,刻花樣,澀脾和脂剁心子攢成炒,蔥、鹽、醋、芥末調和”[103]。文字有難解之處,似是“白肉灌腸”“煮熟”以后,再與他物炒成。就“白血灌腸”而言,顯然與上述“灌腸”相近,是另一種類型馬腸子。可以認為,灌腸有兩種,一種灌血,另一種灌肉?!肮喾巍笔窃谙磧舻难蚍蝺忍钊肷?、麻泥(芝麻糊)、杏泥(杏仁糊)以及白面、豆粉、熟油,再加鹽和肉汁,“灌滿,煮熟”,便可食用。它和宮廷中的“河西肺”類似。肉絲是將煮熟的羊肉、雞肉等切成絲,加上其他食物、調料而成,屬于這一類的食品有“松黃肉絲”(加松仁、黃瓜絲及調料)、“韭酪肉絲”(加稠酪、生韭等),“聚八仙”(雞絲、羊肚絲、筍絲、姜絲等)。“水晶膾”是將豬皮加調料慢火煮,待皮軟質取出,“細切如縷,卻入原汁內再煮,稀稠得中,用綿子(紙)濾,候凝即成。膾切之,釅醋澆食”。實際上就是現在常見的肉皮凍。水晶形容豬皮凍透明得猶如水晶一般。類似的有“水晶冷淘膾”,是將豬皮熬成的汁澆在盤內,“如作煎餅,乘熱搖蕩,令遍滿盤底。候凝,揭下,切如冷淘。簇生菜、韭、筍、蘿卜等絲,五辣醋澆之”。這是切成面條(冷淘即冷面)一樣加有調料的豬皮凍。

以上都是熟肉制品。還有生食的肉制品,如“肝肚生”“生肺”“酥油肺”“琉璃肺”“照膾”等。“肝肚生”是以“精羊肉并肝,薄批,攤紙上,血盡,縷切,羊百葉縷切,裝碟內。簇嫩韭、芫荽、蘿卜、姜絲,用膾醋澆”?!澳挻住笔窃诖變燃邮[、姜、醬、椒、糖、鹽等物,專供生吃肉時用。它和宮廷中的“肝生”相似?!吧巍庇玫氖氢?、兔肺或山羊肺,洗凈后冷鎮,再灌入韭汁、蒜泥、酪、生姜汁、鹽,“務要充滿,就宴上割散之”[104]。“酥油肺”“琉璃肺”灌入物品不同,前者“用蜜、酥加稠酪、杏泥、生姜汁同和”,后者用杏泥、生姜汁、酥、蜜、薄荷葉汁、酪、酒、熟油和勻灌入。然后冰鎮,“就宴割散”。水產品亦可生食?!罢挣T”實則生魚絲,其制作方法是:“魚不拘大小,鮮活為佳,去頭尾;肚皮,薄切,攤白紙上晾片時,細切如絲。以蘿卜細剁,布紐(扭)作汁,姜絲少許,拌魚鲙入碟。饤作花樣。簇生香菜、芫荽,以芥辣醋澆?!薄毒蛹冶赜檬骂惾分猓渌髦幸噍d有生吃水產品之法。蚶子,“以生蚶劈開,逐四五枚,旋劈,排碗中,瀝漿于上,以極熱酒烹下,啖之,不用椒、鹽等”。就是將滾燙的酒澆在蚶肉上,就可以吃,不用其他調味品。江暚(珧、瑤),“生取肉,酒凈洗。細絲如筋頭大,極熱酒煮食之?;蜃骺|生,胡椒、醋食之。椒、醋入糖、鹽少許。冷供”。江暚肉(江珧柱)切成細絲用熱酒“煮”了吃,實際上也是將酒澆在絲上,另一種辦法是切成絲后蘸胡椒、醋吃[105]

現存記載中提到素菜的不多。素菜應以蔬菜為主。當時食用蔬菜,一種是洗凈后生吃,一種是用醋、糖等稍加浸泡便可食用。另一種經過較長時間的曝曬或鹽腌,可以長期貯存。此外便是用炒、煮、蒸等法加工成為熟菜。曝曬或鹽腌之法后面有專門的介紹?!毒蛹冶赜檬骂惾芳杭讹嬍愁悺贰笆呤场遍T主要介紹各種干、腌蔬菜之法,其中“芥末茄兒”稍有不同:“小嫩茄切作條,不須洗,曬干,多著油鍋內,加鹽炒熟。入磁盆中攤開,候冷,用干芥末勻摻拌。磁罐收貯?!边@是炒熟的一道菜,但仍作長期貯存的食品。畫家倪瓚的菜譜中,“雪庵菜”“醋筍”“燒蘿卜”可以列為蔬菜食品?!把┾植恕笔窃谇嗖诵纳仙w乳餅切片,再撒花椒末,澆酒加鹽,“上籠蒸”熟。“酸筍”是先煮筍,將筍撈出,再“用筍汁,入白梅、糖霜或白沙糖、生姜自然汁少許,調和合味。和筍淹少時,冷啖”?!盁}卜”則將蘿卜切成四方塊,將生姜絲、花椒粒撒在上面,再“用水及酒,少許鹽、醋調和,入鍋一沸,乘熱澆蘿卜上,急蓋之,置地。澆汁應浸沒蘿卜”[106]?!把┾植恕庇谜舴ǎ八峁S”和“燒蘿卜”都是用調味品、料物浸泡而成。

素菜的另一類是豆制品。豆腐仍是民間流行的食品。雜劇《看錢奴買冤家債主》描寫慳吝的富翁賈仁,平時“一文不使,半文不用”,病重時想“破一破慳”,叫兒子“買一個錢的豆腐”。他的兒子說:“一個錢只買得半塊豆腐。”于是買了五文錢的豆腐[107]。可見豆腐是價格低廉的食品。另一種豆制品是豆芽菜:“菜豆揀凈,水浸宿。候漲,以新水淘,控干。掃凈地,水濕,鋪紙一重,勻摻豆,用盆器覆。一日灑水兩次。須候芽長一寸許,淘去豆皮。沸湯焯,姜、醋、油、鹽和食之,鮮美?!?a id="w108">[108]

還有一種素食是面筋。麥“麩中洗出面筋,味甘,性涼,水油炒煎,則性熱矣”[109]。由面筋可以制作多種菜肴。倪瓚的菜譜中有“煮麩干法”,“細麩”(細面筋)扯成小薄片,用甘草、酒少許加水煮干,取出甘草。再用紫蘇面葉、橘皮片、姜片同麩略煮,將麩取出,再用熟油、醬、花椒、胡椒、杏仁末和勻,和麩揉拌,“令味相入”,曬干后放入壇子中封存,吃時取出[110]。這實際上是供下酒用的食品。類似的還有“膳(鱔)生”,即用面筋絲制作的假冒的生鱔絲;又有“素灌肺”,用“熟面筋,切肺樣塊,五味腌,豆粉內滾熟,合汁供”;以及酥煿鹿脯、炙脯、假魚膾等[111]。

三 回回菜肴和女真菜肴

元代的“回回”指來自中亞和西南亞的信奉伊斯蘭教的各族居民,他們的飲食別具特色?!毒蛹冶赜檬骂惾犯痘鼗厥称贰份d食品12種,其中“河西肺”顧名思義應是西夏唐兀人的食品,不應列入。“禿禿麻失”是濕面食品,“八耳塔”“哈爾尾”“設克兒匹剌”“古剌赤”“即你匹牙”是糕點一類食品,“卷煎餅”“糕糜”亦可歸入主食加工品一類。以上數種前面均有說明。還有“酸湯”:“烏梅不拘多少,糖、醋熬爛,去渣、核。再入沙鍋,下蜜,嘗酸甜得所,下擂爛松仁、胡桃、酪熬之。胡桃見烏梅、醋必黑。此汁須用肉汁再調味,同煮爛羊肋寸骨、肉彈、回回豆供?!边@是一種酸甜的肉羹?!昂B輳P”:“雞卵二十個,打破,攪勻。以羊肉二斤細切,入細料物半兩,碎蔥十莖,香油炒作燥子。攪入雞卵汁令勻。用醋一盞、酒半盞、豆粉二兩調糊,同雞子汁、燥肉再攪勻。傾入酒瓶內。箬扎口。入滾湯內煮熟。伺冷,打破瓶,切片,酥蜜澆食?!彼噪u蛋和燥(臊)肉為主要成分,用酒瓶作制作器具,別具特色?!肮锶觥保骸靶←溡煌?,搗去皮。牛肉四五斤或羊肉,切臠,同煮極糜爛。入碗攤開。澆羊尾油或羊頭油。同黃燒餅供。加松仁尤妙?!边@幾種回回菜肴都是以羊肉或牛肉制成的。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己集的《女直食品》共收6種,內柿糕、高麗栗糕已在前面“主食加工”部分述及。其余4種分別是“廝剌葵菜冷羹”“蒸羊眉突”“塔不剌鴨子”“野雞撒孫”?!皬P剌葵菜冷羹”是一道以葵菜心、葉為主加有多種配料的葷素冷盤:“葵菜去皮,嫩心帶稍葉長三四寸,煮七分熟,再下葵葉。候熟,涼水浸,撥揀莖葉另放,如簇春盤樣。心、葉四面相對放。間裝雞肉皮絲、姜絲、黃瓜絲、筍絲、萵筍絲、蘑菇絲、鴨餅絲。羊肉、舌、腰子、肚兒、頭蹄、肉皮皆可為絲。用肉汁、淋蓼子汁,加五味,澆之。”“蒸羊眉突”就是蒸羊肉:“羊一口,挦凈。去頭、蹄、腸、肚等,打作事件(切成塊)。用地椒、細料物、酒、醋調勻。澆肉上,浸一時許。入空鍋內,柴棒架起,盤合泥封。發火,不得大緊。候熟,碗內另供原汁。”制作方法和中原的“鍋燒肉”相似?!八回蔌喿印保骸按笳咭恢唬瑨簦ツc、肚。以榆仁醬、肉汁調。先燒蔥、油,傾汁下鍋,小椒數粒。后下鴨子,慢火煮熟。折開,另盛湯供。鵝、鴨、雞同此制造?!薄耙半u撒孫”:“煮熟,用蒲上肉(脯子肉),剁爛。用蓼葉數片,細切,豆醬研,紐汁,芥末入鹽,調滋味得所,拌肉,碟內供。鵪鶉制造同。”這實際上是冷盤??偟膩砜?,“女直(真)食品”與中原漢族的食品相差不大,制作方法很相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象山县| 酉阳| 闸北区| 桐乡市| 武邑县| 同德县| 德安县| 甘南县| 琼中| 奉新县| 衢州市| 伊宁市| 宣威市| 浠水县| 额济纳旗| 宝清县| 衡东县| 江北区| 达拉特旗| 恩施市| 兴安县| 囊谦县| 灵川县| 色达县| 文山县| 龙里县| 陕西省| 克拉玛依市| 乌兰县| 西青区| 舟山市| 武陟县| 城口县| 台山市| 巩义市| 临颍县| 嘉祥县| 尉犁县| 大邑县| 渝北区|